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花信,即以花作為標誌的花期,因為風應花期而來,又叫做“花信風”,即風報花之消息。在我國古代,一百二十日,八個節氣,以每五日為一候,計二十四候,人們在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應一種花信,這就是二十四花信。

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說》: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順序為:

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簡單來說,二十四花信,就是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一個節氣,有三個候,每個候為五天。每五天中,有一個花信,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花綻蕾開放,即一月二氣六候花信風。每一候花信風便是候花開放時期,到了穀雨前後,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四處飄香,春滿大地。楝花排在最後,表明楝花開罷,花事已了。

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陸游《春日絕句》


二十四番花有信,一百七日食猶寒。

眼中不是無春色,嘆息衰翁自鮮歡。

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白玉蟾《春晚行樂》

曉雨初收翠靄濃,此番二十四番風。

忽驚春暮翻為雪,乃是楊花飛滿空。

古人的詩意:每一個應花期而吹來的風都有名字,叫花信風,收藏了

關於,花信風,你還知道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