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導讀】自互聯網大佬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又成為當下一個熱議的話題,馬雲認為: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

新零售產生的時代背景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我們說任何一種理論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先來了解一下新零售產生的時代背景。這對我們認識和了解新零售有很大的幫助,在掌握時代背景的前提下就會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避免人云亦云。

背景一:在2016年左右全國線下門店出現過關店潮,包括一些大型的賣場如深圳的新一佳等。

背景二:2017年互聯網銷售額佔到社會零售總額的15%,達到了7.1萬億,移動端購物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互聯網銷售持續火爆。

背景四:互聯網流量成本的提高,線上“獲客”的成本甚至已經過超過線下。

背景五: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線下門店,例如,馬雲收購了百聯集團、京東控股了永輝超市。

背景六: 隨著地產的調控,傳統零售連鎖已經受到金融資本市場的青睞。

在上述背景的前提下馬雲所說的新零售如何具體解讀,新零售到底涵蓋哪些內容?新零售對銷售業績的增長又有什麼幫助?傳統零售業是不是一定要轉型升級?

新零售的“十化”

一、客戶中心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傳統時代是“買得沒有賣得精”,而互聯網時代卻是“賣得沒有買得精”,因為互聯網搜索引擎的便利,信息變的對稱。靠“忽悠”已經不能搞定消費者,互聯網時代不是你賣什麼而是我買什麼,不是你推薦什麼而是我選擇什麼。一切要以消費者為中心才有出路。

二、產品年輕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隨著80/90後成為消費的主力軍,產品的功能屬性正在逐漸降低,產品的精神訴求卻在逐漸增長,中國市場持續的消費升級很大一部分是精神層面帶動的,江小白酒的旺銷決不僅是因為酒好喝,而是契合了“屌絲”的情懷。

可口可樂的歌詞瓶的面市迎合了年輕人的精神需求,在喝可樂的同時也能通過手機掃描可樂瓶上的二維碼聽音樂;還有眾多淘品牌的誕生,火爆的美容市場、時尚服飾、家居市場都反映出了產品年輕化、時尚化的特點,新零售中互聯網、智能終端的使用加速了產品年輕化的特徵。

產品耐用、品質好再也不是核心賣點。記住互聯網時代是一個認知大於事實的年代,價格再也不是購物的主要理由而僅僅是一個核心因素。

三、品類擴大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零售店面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直接進行貨物調配、選購、減少了庫存,擴大了品類,原先零售店貨架和產品陳列區佔居了很大面積,作為店家都認為:“不怕不賣錢,就怕貨不全”、“ 貨賣堆山”,貨不全自然人氣受影響,而在互聯網時代,產品可以精選,省出了空間就可以適當注意提高店面的逼格,可以將店面裝修和佈置升級。

產品即使不在現場,消費者照樣可以在智能終端上選購,這樣就極大的豐富了貨物的品類,滿足消費者的多種購物需求,對於選中但不在店裡的產品,也可以通過便捷的支付和發達的物流來完成購物。

四、消費場景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智能終端減少了產品展示的區域,增加了體驗、休閒的功能,不需要店員貼身服務,在沒有導購的情況下也可以體驗,增強了“逛”店的自助性、在沒有人“促銷、逼單”購物環境中顯得更加自由、休閒。

和以前的購物場景相比,新零售在時間、地點、產品等維度下又增添了智能硬件和互聯網,使購物的場景更加立體化,線下的體驗功能逐漸增強,同時互聯網和智能終端也將消費者的體驗帶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五、關係交易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六、傳播的無界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由單獨線下門店的傳播擴大為社群及網絡的傳播,過去零售店要進行新產品上市促銷和節假日促銷,門口插滿了旗幟、支起了拱門、站滿了身披綬帶的導購,搞得熱火朝天,臨近的店家為了拉人氣用高音喇叭對著街區,叫賣聲不絕於耳,店附近的社區更是不甚其擾,店家花去了大把的銀子,效果未必好。

現在強化了市容市貌的管理,傳統的促銷手段逐漸消失,臨近深圳的香港就很少有店外的宣傳,這反映了業態的成熟,新零售化的店面會變得時尚高雅不再依靠傳統的促銷手段。

現在移動互聯網七億網民,消費者大多是“拇指一族”人們很多時間都是在上網,傳播就是動動手指的事情。

七、運營數據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智能硬件+互聯網技術極大的提高了運營的效率,顛覆了傳統的零售管理的“人、貨、場”。

“人”:智能硬件可以強化對店長、導購的管理,同時用大數據提高店裡工作人員的效率;運用智能硬件和互聯網技術對消費者進行引流,運用智能體驗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大數據還可以使消費者更加“透明”,不需要通過調查問卷而通過智能硬件就可以知道消費者的年齡、購身份、購買力、購買能力等,這樣為後續的營銷提供了準確的資料,再業不需要通過經驗來判斷了,轉化率會大幅提高。

“貨”:是可以在店的產品、也可以是在智能終端上刷到的產品,店中沒有的貨依舊可以產生交易、產品進銷存的管理、產品的定價、尤其是可以解決合理庫存的問題、不需要為滯銷產品或臨保質期的產品來打特價了;店家該增加什麼產品,該減少什麼產品一目瞭然,使貨物的調配更加精準化。

“場”:在傳統的零售業最關心的是“平效”,就是零售店每平方米所產生的效益,居高不下的房租,讓店主揪心,互聯網+智能硬件突破了店的面積,並且在安保管理、客戶進店後的動態方面一目瞭然,同時減少了店員的數量,節省了人工成本,在氛圍的佈置是上可以通過各種“屏幕”,展示產品、進行品牌宣傳、利用動態的數碼影音打造數字化的購物環境。

八、形態多元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新零售時代的到來,電商、便利店、無人店、體驗店、大型購物廣場等等,百花齊放、多業態並存。有人說隨著互聯網的到來,只有“人身店”會存在,就是指健身、休閒店等必須人進入的店,其它的門店都將會銷售逐步消失。

這個觀點不敢苟同,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但是不能完全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比如,有人喜歡開車週末去購物廣場做一次性採購,儘管可能採購的物品比電商的貴,同時還要耗去汽油費和停車費,但是還是有人樂此不疲,因為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網購沒有購物廣場的場景、購物廣場的產品可視、安全性更有保障,特別是農產品。

又比如都市女性戶外活動的最佳形式就是逛街,“逛街”融入了大多數女性同胞血液中,甚至成為一種本能,不管電商如何發達,也改變不了人們“逛街”的習慣。

只要有人逛就有人氣,只要有人氣就有無限的商機,儘管一段時間內出現過關店潮,但是我們欣喜的看見各種門店依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店面在不停的升級換代,房租越來越貴、裝修越來越豪華,品味、藝術感在提升,大街上、核心購物區依舊人頭攢動,便利連鎖越開越多,擔心實體店面會消失,簡直就是杞人憂天。

九、選址精準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尋址一直是困擾各種店家的一大難題,而選址對開店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有的店熱熱鬧鬧的開業,但是沒有過半年就貼出轉讓的廣告。可以說選址的正確與否決定了門店的生死,營銷界對肯德基、麥當勞、沃爾瑪的選址都奉為經典,雖然這些品牌在選址上有一套科學的方法,但是,選址上所花去的費用也是不菲的。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可以利用大數據對區域人群的社會階層、年齡段、購買力、購買習慣進行精準化定位,然後根據消費者及消費能力對店的類型、店的產品、店的風格進行精準化的匹配、這樣極大的提高了選址的準確率,即使開店後短期經營狀況不理想,也可利用大數據告訴我們的資料有針對性的進行營銷活動,提高開店的成功率。

十、經營金融化

新零售的“十化”來為大傢俱體解讀新零售

新零售程度高的連鎖店面或大的百貨業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兼併重組、投資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同時一個店面在沒有新零售化之前,由於沒有大數據收購或轉讓只能依靠人的評估,大數據不僅增加了店面的估值,同時也增加了評估的準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