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在敗走麥城時, 為啥士兵離他而去? 原因就4點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敗走麥城時關羽一生中最慘痛的一段,也是其性格使然的必然結局。關羽一生經歷了很多次單槍匹馬,下邳被圍,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基本上都是靠著關羽自己的勇武之力。這也就造成了最後關羽年老體衰,箭傷未愈,最後被徐晃追殺敗走麥城。那麼在敗走麥城時為什麼士兵都離他而去呢?

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在敗走麥城時, 為啥士兵離他而去? 原因就4點

關羽的性格是存在缺陷的,恃才傲物,看不起龐統,看不起諸葛,看不起馬超。關羽性格耿直,但是義薄雲天,這也是現在大家都供奉關公的原因,雖然不喜歡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說話總是頂撞同事跟上司,但是對自己的兄弟是非常夠意思的。愛兵如子並不過分,所以關羽在軍中的威望也非常高。

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在敗走麥城時, 為啥士兵離他而去? 原因就4點

他的性格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在哪裡呢?那個時期的大多數士兵都忠於將軍,忠於自己的國家。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保衛國家而勇敢無畏。軍人的榮譽感很強,保護主公,保護主帥是他們印在骨子裡的信條,當主帥遇到危難的時候,只要主帥還在,他們肯定會誓死保衛的。袁紹那麼無能的一個人,在官渡失敗以後,手下還誓死追隨,掩護撤退呢!

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在敗走麥城時, 為啥士兵離他而去? 原因就4點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士兵都願意追隨關羽,為啥到最後都離他而去,導致關羽、關平父子二人被東吳殺害呢?後來,經過廣泛的討論,一些人總結了以下四個原因。第一,關羽退敗之後,東吳孫權控制佔領了江陵,之後把士兵們的家屬全部都抓了起來,以此來要挾士兵。因為這些家庭的命運掌握在孫權手中,士兵們被迫放棄抵抗,紛紛四散奔逃。第二,最後追殺關羽的是東吳將領呂蒙,呂蒙雖然比不上劉關張,但是在東吳也是赫赫有名的戰將,而且信用等級不低,所以關羽為了士兵們的生死考慮,就去派人找呂蒙談判。這樣一來,士兵們更是沒有戰鬥的慾望了,認為自己安全無憂了。

義薄雲天的關雲長, 在敗走麥城時, 為啥士兵離他而去? 原因就4點

第三,接連的敗仗,早已讓戰士們沒有了鬥志,身心俱疲,精神幾近崩潰,已經無力再戰了。第四,主帥也已經沒有了鬥志,而且身負重傷無力迎戰,沒有援軍,沒有糧草,堅持下去毫無意義。索性就溜之大吉了,心裡的愧疚就讓時間來沖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