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6月21日,中糧期貨在深圳召開了"2018年深圳策略會‘’,以下為會議的主要內容與觀點。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非常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與交流。我今天將與大家分享我們對中美貿易爭端下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與接下來市場變局的分析與看法。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回顧這一年多以來中美雙方貿易爭端的演變過程,我們認為中美貿易爭端的背後存在著長期性、必然性、多樣性和博弈性。基於這四個性質,我們得到一個基本結論,中美之間的爭端未來很可能還會經常出現,並且不侷限於貿易層面。

接下來就這四個性質進行具體的展開說明。首先是長期性。從新中國成立開始,中美關係經歷了長期的變化過程。從朝鮮戰爭到今天,中美關係在幾十年裡由冷到暖,由暖變冷出現了數次的交替。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的十餘年,中美關係的定位轉變為建設性的合作伙伴關係,中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直到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臺以後,美國重要戰略性文件《國家戰略諮詢報告》將中美關係重新定義為戰略競爭關係,這標誌著美國對華戰略再次發生重大轉變。

中美貿易爭端也具有必然性。從接觸融入過渡到現在的對抗,這是美方智囊團的基本思路,代表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變過程,這說明美方高層對中美關係的變化發展有一種長期性的規劃。目前貿易戰映射出的中美關係現狀,中方希望以戰促和,重點在促和,核心在於解決經貿平衡關係;而美方則在解決經貿問題之外,還可能有其他的訴求,因此這種競爭性的狀態是有其必然性的。另一必然性是美方的動機:短期動機就是美國的中期選舉,中美爭端給美國帶來民粹化浪潮,從而獲得更高的支持率;中期來看,美國所訴求的是解決長期以來中美貿易逆差問題。而從更長期的維度來分析,美方真正的意圖是遏制中國的高科技2025計劃,從而阻礙未來中國的快速發展。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所謂的70%博弈原理。

挑戰者若對強者構成了一定強度的威脅,就自然引起強者一方的警惕,繼而壓制,這種博弈關係的必然性同樣存在於中美之間。IMF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已接近美國的七成,這給中美之間的爭端帶來了另一種必然性。

特朗普特有的商人性格以及張揚的個性,給此輪中美貿易爭端增添了很多戲劇性。但是我們認為更深層的原因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戰略性調整,在美國的政治制度下,特朗普並不能擁有美方的絕對話語權。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中美貿易爭端的多樣性體現在中美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上。從大的角度來講,中美之間的競爭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經貿、地緣政治以及軍事,這裡主要就貿易方面進行討論。中美之間的爭端可能會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而國際貿易的制高點則是世界貨幣體系。這裡我們特別向大家提到兩個系統。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與黃金脫鉤,成為美國全面國際化的起點。隨後1973年美國主導成立了SWIFT系統,建立了全球性的交易平臺,至今已覆蓋了全球大約90%的銀行,大額交易全部通過這個系統完成。近年來美國對伊朗等國發動經濟制裁,正是通過這樣的貨幣清算體系達到目的。2015年開始,中國主導建立了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系統CIPS,這代表中國開始介入國際貨幣體系,客觀上對美元在全球貿易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目前CIPS系統包括了來自30多個重要的國際金融機構,其中包括歐美一些大型銀行。這意味著中國正在逐漸建成一個獨立於SWIFT的,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支付與結算系統,表明中美經貿層面的衝突已經進入了深層次的貨幣博弈狀態,這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體現。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最後就是博弈性。儘管中美雙方加徵關稅商品總額相同,但中方清單的單位衝擊力遠遠高於美國。這樣的反應中包含了時間層面與反應程度兩個超預期特徵。中國超預期的激烈反應源於中美之間暫時存在的不平等狀態,中國目前相對美國仍處於弱勢一方。在這種狀態下,中方選擇的是採用強衝擊力的博弈手段。在500億清單裡,中國方面僅大豆與汽車兩項所佔的比例達到一半以上;而反觀美國,在1300多項清單裡,我們把眾多細項歸類,最大的兩項特種機械與通訊電子只佔500億裡的11%9%。因此這一輪的博弈,美國企業,與共和黨票倉地區的農民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另外,美國將
340億與160億分拆,也反應了此次博弈的美方猶豫。雖然我們認為中美雙方如果最終達成協議,引用圍棋中術語“雙活”是此輪爭端的次優結局,但是投資者們還是應該具有底限思維,做好最壞可能出現的心理準備。中方的戰略十分明確,就是以戰止戰、以戰促和,“我們不想打、但是也不懼怕打”。假如最終中美雙方達成和解,那麼對於中國的未來,促進國內消費升級、改善要素市場結構、加快相關產業升級、提升以開放促改革。開放的同時,中國也將更加融入於世界的競爭。

因此,在中美貿易爭端的大背景下,我們再去分析中國未來的宏觀走勢。其中最需要考慮的有兩點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國的貿易順差將會持續下降,將會從以往的出口型大國變成一個進出口並重的國家。由於我國結匯制度的要求,將導致外匯佔款的下降,進而導致基礎貨幣減少,隨之出現貨幣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根據官方的統計,至

2000年以來,我國經常項目的順差從未出現過季度性下降,而今年卻破了這個先例。另一方面,就是美聯儲的加息對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的匯率衝擊,其中人民幣也在其中。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美元指數在12-13年之間產生了一個拐點,從低位開始轉向上升。從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全球金融市場已經處於一個新的週期性的變化過程中。支撐美國不斷提高利率以致美元指數不斷上升的重要因素是失業率長期保持在較低位置,目前已經達到歷史低位,這使美國可以有充足的餘裕進行經濟政策調整。這一系列指標可以看出,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仍然位列全球各經濟體的領先地位。

美元的上升對除英鎊之外的各主要工業國貨幣市場並不會造成很大波動,但對新興市場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上月阿根廷基準利率高達40%,土耳其基準利率也達到了20%,在1998年金融危機時期也曾出現過類似的狀態,其可能發生的連鎖反應需要高度警惕。而與農產品價格相關的巴西雷亞爾、馬來西亞林吉特等貨幣也處於相對貶值的狀態,值得重點關注。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此輪對峙,中國的問題還包括中美經濟狀況的不同步,其中的核心因素則是貨幣政策的不同步。儘管短期之內匯率還有一些迂迴的餘地,但中長期內存在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中國經濟的問題主要在於投資、消費和外貿三駕馬車,其中投資已經無法進一步增加,而對外貿易也在轉弱,因此國民消費單獨擔負起了拉動經濟高增長的巨大壓力,近日有關個人所得稅的調整也是在謀求提升國內的消費能力。央行也許會在短期之內實行降準等擴大流動性措施,但只能是一種短期行為,很難在長期保持有效。去年年底,中央提出2018年的三大任務之首是防範風險,目前來看這一判斷確實具有未雨綢繆的必要性。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談到大宗商品,首當其衝的便是原油,所以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原油的狀態。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正處於攀升的過程中。從原油價格走勢中可以看出,美國近期對華貿易爭端手段及退出伊核協議等地緣政治行為的內在邏輯。在油價處在高位的時候,如果對伊朗進行制裁,阻止伊朗原油出口的話,形成的供給缺口給美國原油的出口帶來了較大的機會,中國也有可能從美國購買原油。因此我們認為近期歐佩克以及俄羅斯是否增產、伊核協議也將成為中美貿易博弈的又一舞臺。我們經過的測算,如果WTI油價持續站上75 美元數月以上的話,那麼中國將面臨輸入型通脹的風險。與此同時,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生物化燃料等替代品使用狀況,因此農業工業一體化,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同樣會影響到農產品價格的變化。

最後是農產品的研究。研究農產品就不得不提到天氣,從南極冰蓋面積異常指數來看,已經從前兩年的負值轉為正值,絕對變化量較大,值得市場關

注。其次就是種植成本大幅擴張,尤其是玉米地租漲幅顯著,部分區域增幅超70%。從全球角度看,小麥、稻米是小幅去庫存,而玉米是大幅去庫存。庫存最多的還是小麥,但玉米的供需格局並不樂觀,因為按照世界糧農組織所講,庫存低於20%就是一個緊平衡狀態。

豆類產業對外依存度高達87%,也在此輪中美貿易爭端下扮演了重要角色,價格也將受到巨大的影響。玉米產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深加工消費和新增產能,這部分的需求增量非常顯著。棉花產業目前處於緊平衡狀態,產需存在缺口,價格也處在從低位區間上升至中位區間的階段,是當前一個熱門品種。

根據中糧期貨CME研究體系,我們認為供需、政策與資本是構成了農產品的三個定價組合模式,最終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價格走勢。例如對於小麥,仍然沒有走出供求與政策相結合的指導模式;而玉米自2016年取消託市政策後,已經逐步進入供需與資本相結合的定價階段,價格波動越來越大,明年的市場化程度將越來越高,值得大家關注;相對而言,大豆已經完全是“供需+資本”主導的市場化定價模式。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從境外市場看,當前全球農產品指數與標普指數的比值已經達到了1995年來的新低點,從大類資產配置的比價效益上來講,全球農產品整體上已經處在極具配置價值的位置上了。從國內市場看,考慮到中國投資的主體是房地產,而非股市,因此在比價標的選擇上有所差異,我們如果拿南華農產品指數與房地產均價做比較,走勢就與全球農產品指數與標普指數的比例走勢較為一致,這也印證了我們認為農產品具有配置價值的邏輯。

在未來中美貿易爭端長期化與突變化的背景下,投資者要做好大宗商品大幅波動的心理準備。我們建議投資者主動面對波動、做好風險管理,靈活運用對沖風險的衍生品工具,來應對未來市場的走勢。我們相信未來中國農業可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局狀態,通過產業的升級,讓中國的農業在全球更具競爭力,投資者需要把握未來農業變局中的寶貴機會。

中美貿易爭端下經濟形勢與農產品市場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