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馬幫飯”:怪不得想做牽馬人,馬幫日子快樂逍遙飯菜真香


馬鍋頭是茶馬古道上馬幫的首領稱謂,從前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必須有一個首領來帶頭,這個首領就是馬鍋頭。趙宗銘是雲南省劍川縣羊岑鄉人,他就被人稱為現代的“馬鍋頭”,不久前我去拜訪他,他用“馬幫飯”來招待我們。

所謂的“馬幫飯”,就是茶馬古道上牽馬人吃的飯,趙宗銘說雖然牽馬人風餐露宿,但由於他們掙的錢多,也受人尊敬,他們的伙食還是不錯的。

只見他先把米洗好,然後放進一些切成小塊的洋芋,最後放進一些火腿肉。

劍川屬於滇西高原,主要是白族聚居地,這裡人善養豬,更會做火腿,所以這裡的火腿非常好吃,也很出名。

趙宗銘把要做的“馬幫飯”放在一臺藏式火爐上,他說過去牽馬人是野外做飯,使用順手撿到的柴火來燒,方法還是有區別的,但使用的炊具是一樣的。

燒飯的時候,他用一個大大的水煙槍吸給我們看,他在這裡開了一家“馬幫民俗博物館”,收藏了很多馬幫人使用的舊物和一些稀奇古怪的老東西,其中水煙槍有好幾種款式,他是一個有經歷、有文化底蘊,熱愛馬幫文化的人。

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他把鍋打開,給我們看一下,說還沒有好,還要換個方式繼續燒。

這次是燒四周了,原來馬幫飯是吊在火上煮的,他是想盡最大可能復原真正的馬幫飯的原始口味。

最後一個環節又把整個飯鍋倒過來,這是要四周都要火燒烤到,這樣的燒飯方法還是頭一次看到,稀奇中又感到了馬鍋頭趙宗銘做事認真。他說現在會做馬幫飯的人沒有幾位了,茶馬古道雖然還在,但牽馬人早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尚在不多的牽馬人也只有回憶馬幫飯了。

最後馬幫飯終於做好了,打開鍋蓋的那一瞬,香氣撲鼻,直刺味蕾。這一鍋馬幫飯基本是飯菜齊了,差的是一杯酒了!趙宗銘說牽馬人的路途雖然遙遠,但日子還是很快樂,翻山越嶺走過四季,但也風花雪月,怡情四方。

品嚐馬幫飯,聽馬鍋頭講述馬幫的歷史與文化,於好奇中也有了一絲的嚮往,對於喜歡在路上、喜歡看風景、喜歡周遊四方的人,何嘗沒有馬幫情懷,不是又一類的馬幫人呢?

趙宗銘的“馬幫民俗博物館”位於劍川縣羊岑鄉興文村,他前面這條路就是走了幾百年日夜人流不斷,不曾安靜著名茶馬古道,如果有一天你路過這裡,千萬別錯過馬鍋頭做的馬幫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