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的分數毀在報志願上!家長必須瞭解這些事兒

別讓孩子的分數毀在報志願上!家長必須瞭解這些事兒

這幾天,高考生就要陸陸續續面臨報名學校,選取專業了。

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高考志願填報的學問可多著呢。這裡面既包括對學校和專業的選擇,還有怎樣才能更好地瞭解一所大學。

如果能認清格局,選擇適合自己的,就算沒有考好,也能拉回一點。

倘若選擇錯誤,即使考得不錯,也有可能與那個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今天,中教君給大家分享一篇報志願的建議文章,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願各位同學都能選到那條“對”的路,被喜愛的學校錄取,前程錦繡。

1

一本、二本,什麼概念?


我是在2003年參加的高考。

那年的考題比較難,有同學一邊考一邊哭,有同學比較剋制,從考場出來才哭,這裡面以復讀生居多,誰能想到復讀一年,竟然趕上這麼難的題,簡直傷心欲絕。

我媽在校門口問我考得怎麼樣,我以為自己肯定要復讀了,沒想到開始估分後,發現發揮得還不錯,原來只能過三本線的我,居然有可能過一本!

知道了分數,那麼問題來了,該報什麼學校、什麼專業呢?

我是黑龍江人,在上大學之前,連省會哈爾濱都沒去過,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大慶,我父母這輩子幾乎沒出過東北,更沒有什麼經驗可以供我參考。

出分後,我的分數超出當時黑龍江省一本分數線12分。這個分數非常尷尬,特別好的學校去不了,太普通的又不想去,只能在一本的末端和二本的前端來選擇。

這可怎麼辦?

其實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會遇到這個比較尷尬的問題。我的意見是,請各位考生和家長模糊一本、二本的概念。

一所學校在某個省是一本還是二本的決定因素有很多,比如生源質量差異、地域遠近等,這種批次的概念只是個報考概念。

我相信大家在報考的時候,經常會發現在你本省當地都有這種大學——說特別好吧,也不是特別好,說末端吧,也有自己的優勢專業。那它就可能將自己的優勢專業設為一本招生,將自己的非優勢專業設定為二本招生。問題來了,你說這個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沒法說。而學生即使錄取的時候是二本批次,最後畢業證上也不會體現當時上的是二本!

我就是這樣,當年我考上我的本科學校時,心裡還是有點小失落的,因為這所大學是我的二本一志願。結果我在學校問了一圈,發現這所大學只在黑龍江是二本批次招生,其他省份都是一本,同學們都說:“你賺大了。”最後,我的本科畢業證書上,也沒有寫當時我是幾本錄取進來的。

所以,萬一孩子的分數正好過了一本線,但沒有高特別多,千萬不要僅僅通過本科批次就認為學校好不好,一定要全方面瞭解各個學校的情況!

2

怎樣瞭解一所大學?


中國目前大概有3000所高校,這麼多高校,如何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成了我們在報考志願時最大的問題。

下面我教大家幾個瞭解學校的粗略方法,相應的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會在後面寫到。

1.必須瞭解的校史

根據我的瞭解,很多同學和家長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根本不會到學校的網站去了解一下。

很多人說:“大學的網站是面子工程,肯定都做得非常‘漂亮’,說自己多厲害,那怎麼從網站獲取一些有用的學校資料呢?”

我來告訴你,到大學的網站去查看資料時,一定要看學校的簡介,尤其是這個學校的歷史!

舉個例子,青島科技大學。你會發現在這所學校的歷史上,一直離不開兩個詞,一個是“橡膠”,另一個是“化工”,就此我們可以大致推斷這所學校最厲害的兩個專業。事實也確實如此,青島科技大學的橡膠學專業是全國第一名,化工專業排名全國前20名左右。

瞭解學校的曾用名,也可以加深對這個學校的瞭解。

比如,黑龍江科技大學,實際上黑龍江科技大學在最早成立的時候叫雞西礦業學校。再往前推,你會發現它是東北第一所煤礦工人學校,也就是說,礦業工程一定是這所學校最好的專業!事實上,黑龍江科技大學是黑龍江省唯一有礦業工程碩士點的學校。

2.從院士和碩士博士點看專業

院士,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的榮譽稱號。在中國,院士一般是指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院士的評選需要提名,提名資格特別高,一般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此外,還要經過大概三輪的評選才可能被評上。

正是因為院士標準和評選都十分嚴苛,再加上一部分專家教授被評選上時,已經年近古稀。所以,中國的院士數量是很少,而在大學從事科研教學的院士就更少。院士數量的多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學校的實力,尤其是以自然科學學科(理工農醫)為主的學校。

實力較強的學校會自己培養院士,沒有培養能力的學校會聘請校外院士來指導本校相關學科的學術科研。在這方面,學校會對優勢專業有所側重,一般都會為最具優勢、最有實力的專業聘請校外院士。

當你搜索到某一所高校有院士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這位院士的研究領域,進而推出這所學校比較側重的專業。

從博士點和碩士點的數量和學位授予的專業上,也可以看出這所學校側重的優勢專業。

打開任意一所大學的網站都可以看到有招生專欄,點開後大多數學校都會有研究生招生或者研究生院的網站,你只需要找到招生專業目錄就可以看到這所學校在哪個專業上有碩士點,甚至有博士點,有碩士點的專業,說明學校比較重視,而有博士點的專業一定是這所學校最好的、重中之重的專業。

3.那些名字頗有特點的學校

還有一種大學,你通過名字就能知道它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某某政法大學、某某電力大學、某某鐵道大學、某某郵電大學、某某電子科技大學等都屬於這樣的學校。通過這些名字,你能很容易知道該學校最好的專業是什麼。那麼這樣的學校除了最好的專業,其他專業是否值得報考呢?

肯定值得報考,尤其是與大學名字裡包含的專業相關的專業。

舉個例子,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中國外國語類專業最好的學校之一,這從名字就看得出來。其實除了外國語專業,北外跟外語相關的專業都是業界比較知名的,它被稱為“中國外交家的搖籃”,其外交學以及相關政治學的實力可見一斑。

我有個關係非常要好的高中同學,當年高考考了三次,最後終於考上了另外一所有特色的學校——東北電力大學。這所學校在吉林省吉林市,其歷史比華北電力大學更為悠久。我的同學雖然沒有讀東北電力大學最好的電氣工程專業,但讀的是跟電力系統有一定關係的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他和他的女朋友雙雙被浙江某地級市國家電網公司招走,成為國家電網公司的職工,在浙江生活得很不錯。

所以,對於這種名字有特點的學校,考生和家長也可以重點關注。

3

學校和專業,優先選擇哪一個?


我個人認為,這要看你想學什麼專業。

如果你想學工科,應該以專業排名為導向;如果你不學工科,首先以城市地區為導向,其次考慮學校排名,最後考慮專業排名。

為什麼呢?

首先,大家應該瞭解一下中國大學專業的一個大概分佈。

我們把所有專業分成了十三個學科門類,分別是:01哲學、02經濟學、03法學、04教育學、05文學、06歷史學、07理學、08工學、09農學、10醫學、11軍事學、12管理學、13藝術學。

大家注意,每一個學科門類都有一個學科門類代碼,前面的數字分別是這十三個學科門類的代碼,上哪個學科門類的專業,畢業後就授予相應的學位。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教育技術學,這個本科專業可以授予教育學學位,也可以授予理學學位,一定要注意,如果是授予教育學學位,專業課主要針對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來培養學生;如果是授予理學學位,主要是從技術的角度培養學生,上的主要課程是不一樣的!

在報考的時候,除了需要問清楚學校是按照哪個學科門類招生,還要學會從專業代碼上進行判斷,如果這個專業的代碼前兩位是04開頭,則代表授予教育學學位。如果專業代碼是07開頭,則代表授予理學學位。

那麼,在十三個學科門類中,為什麼唯獨工學需要看專業排名呢?主要原因是,工學的專業排名代表著一所學校在這個專業的先進程度。換句話說,在工學領域,專業排名靠前的學校教授的專業知識,專業排名靠後的學校可能根本就不教授!

比如,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幹嗎的?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統稱。很多人說土木工程是蓋房子的,其實不一定,土木工程可能蓋房子,也有可能修公路,還有可能建水電站、大壩等等。

其他工科專業也大多是這個道理。

我們再回到除了工科外的其他專業。對於其他專業,你首先要以城市為導向,其次考慮學校排名,最後考慮專業排名。

可以說學校的所在地,就是學生的第二故鄉。你在哪裡上學,就可能在哪裡就業,尤其是剛剛大學畢業找工作的大學生,非常可能會考慮留在上大學的城市。不同的地區,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和主要相關產業不相同,提供給畢業生的選擇也不相同。所以,地域的選擇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我比較推薦什麼樣的城市呢?主要看這幾點:

第一,城市人口是不是正增長。

人多就意味著各方面機會多。一個城市只有能夠吸引人才在當地就業、創業,這個城市才有發展的前景。所以,城市的人口增長曲線是報考之前應該看重的。

第二,城市的產業比重以及增速。

一個城市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例高,就意味著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第三,交通是否便利。

在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中,最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就是高鐵。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只要交通便利,學生上學也不遭罪,城市的經濟發展也可以得到相應的保證。

印象最深的就是京滬高鐵的開通對山東曲阜的改變。曲阜是孔子的故鄉,沒有通高鐵時我去講座,來回一趟非常麻煩,只能坐大巴。現在就很方便,北京到曲阜高鐵最快兩個多小時就到了。

選擇好城市後,儘可能在這個城市中選擇名校。

好的企業都願意要名校的同學,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考慮:第一,名校的同學更有自信。我建議大家有機會去那些名校看一看,你會發現,學生的精神面貌跟其他高校的人確實不一樣。第二,名校的同學通過考上名校,證明了他們有毅力和能力,或許會比其他人更能做好一件事。在工作的過程中,堅韌和自信是戰勝困難最重要的武器。

4

哪些專業在未來可能成為風口行業?


我做了十幾年大學教育,見過無數大學生,根據我的經驗和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我挑選出幾類個人很看好的產業,給大家做個介紹。

比如說,第三產業類。其中包括法學、新聞傳播學以及編導、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

我們在做城市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城市的第三產業比重。在未來,我國加大第三產業比重是肯定的,相關的專業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

再比如,人工智能類。其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機械工程、自動化。

2017年,一個叫作Alpha Go的機器人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2016年3月,Alpha Go與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展開一場人機大戰,並以4比1的總比分獲得勝利。2017年5月,在中國烏鎮的圍棋峰會上,Alpha Go與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進行較量,並以3比0取勝。

其實,人工智能的應用早已無處不在,工業機器人已經大量地在工廠、企業中使用,此外還有無人汽車等等。

怎樣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呢?答案就是成為人工智能的開發者。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大多數都是工科專業,所以在報考的時候,一般只招收理科生。

還有,基礎設施建設類。其中包括:力學、土木工程、建築學、風景園林和城市規劃、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等。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樑、通信、水利及城市給排水系統、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於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是所有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生活的共同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

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投資在逐年加大。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專業,未來的就業或許會相當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