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美轉戰創業板IPO 關聯方資金拆借頻繁引人注目

雖然貝斯美2017年淨利潤增長近九成,但經營性現金流仍為負值,其亦面臨募資項目前景不明朗和環保風險



貝斯美轉戰創業板IPO 關聯方資金拆借頻繁引人注目


又有一家農藥生產企業準備在資本市場上碰一下它的運氣。

自2015年以來,中國的農藥企業開啟了密集上市節奏,從當年的僅23家到如今,數量已整整翻了一倍有餘。就像只有配方獨特的農藥才能賣出好價,A股市場的慷慨當然有它的充分理由:比如體量小,上市企業數量偏少,一旦藉助資本力量可以迅速幫助農化行業升級競爭、加快整合,進而持續高速發展等等。

近日,紹興貝斯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貝斯美)向證監會提交了招股書,欲登陸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303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貝斯美是一家專注於環保型農藥醫藥中間體、農藥原藥及農藥製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其主要產品為農藥二甲戊靈的原藥、中間體、製劑,並在研發過程中形成以二甲戊靈為主導,以甲氧蟲酰肼、氟苯蟲酰胺、苯唑草酮為輔助獨有的“1+3”核心產品佈局。

不過錢幣總有兩面,該公司同樣面臨著盈利質量低、關聯方資金拆借頻繁、募資項目前景不明以及可能遭遇環保風險等問題。而最後一項,恰恰可能是證監會發審委當前的聚焦點。

2017年為業績分水嶺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7億元、3.38億元、4.3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27億元、0.41億元、0.77億元。其中,2017年的淨利潤較2016年增長89.93%,而2016年的淨利潤較上一年增長48.80%。

但奇怪的是,對於2017年淨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該公司卻未在招股書中予以披露。

報告期內,貝斯美的綜合毛利率保持在29.98%、31.73%及36.30%的水平。其中2015 年、2016 年綜合毛利率基本穩定,而2017 年則錄得較大幅度上升。招股書中稱,2017 年高毛利率的二甲戊靈原藥銷售比重上升,由上年的51.11%增長到58.76%;公司農藥中間體毛利率則由2016 年的23.54%上升到2017 年的33.93%,上浮10個百分點。

至於短期償債能力,貝斯美報告期內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52、1.25、2.66,而同業平均水平為3.63、3.92、4.49;速動比率分別為0.94、1.05、2.25,同業平均水平為2.67、3.19、3.71。雖然仍大幅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但2017年已有明顯改善。

這或歸功於貝斯美藉助新三板於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2.16億股權融資。隨著募集資金到位,該公司淨資產所佔比重大幅上升,資產負債率也得到一定幅度下降,從2016年的34.86%降至2017年的6.80%。

向關聯方資金拆借頻繁

2016年以前,貝斯美資金資產規模偏小,公司融資手段主要包括銀行貸款以及關聯方拆借。

2015年,在控股股東貝斯美投資、實控人陳峰及寧波千衍公司的擔保下,該公司獲得一筆7000萬元貸款。招股書顯示,寧波千衍本是貝斯美投資控股的一家子公司,持股比例為75%。在將此部分股權於2017年3月全部轉讓給自然人趙堅強和王德勇後,該公司與貝斯美已不存在關聯關係,寧波千衍的法定代表人亦從陳峰變更為趙堅強。

從公開信息可見,貝斯美多次向關聯方拆借資金。2015年之前,貝斯美已向寧波貝斯美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寧波貝斯美化工)拆入資金359萬元,向寧波謙源、淮安金地、淮安盛澤分別拆入139.05萬元、33.20萬元、15.42萬元資金。2015年,貝斯美繼續向寧波貝斯美化工拆入資金135.40萬元,向淮安盛澤拆借14萬元。

招股書顯示,貝斯美投資的股東顧崇儀,目前持有寧波謙源進出口有限公司90%股權並任該公司董事長。而陳峰之妻弟戴維波持有淮安金地90%股權。此外,其他幾家參與資金拆借的機構的股東,亦多與貝斯美存在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上述拆借資金行為,貝斯美僅披露了其與寧波貝斯美化工簽訂的《資金拆借協議》部分內容。貝斯美表示,“公司對正常經營資金往來以外行成的資金佔用計提資金佔用費,其中2015年按佔款時間及5.35%的年利率計提資金佔用利息為22.28萬元。上述款項已於2015年4月全部結清。”

除此之外,招股書並未提及對寧波謙源、淮安金地、淮安盛澤等資金拆借方支付利息的信息。

募資前景並不明朗

與淨利潤增長的勢頭不同,貝斯美的經營性現金流狀況比較複雜。

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7396.84 萬元、3100.96 萬元和-3282.67 萬元,而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的比值分別為-2.72、0.77、-0.43,且均小於1。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盈利質量並不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擬將上市後募集的3億資金用於加氫系列、二甲戊靈系列、甲氧蟲酰肼系列產品技改項目,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勢必引起發審委關注。

屢屢領到環保罰單

農化屬於重汙染行業,在目前環保政策持續高壓下,擬上市公司稍有差池即可能無功而返。報告期內,貝斯美曾多次收到環保處罰。

2015年1月14日,紹興市上虞區環境保護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該公司因綜合廢氣處理設施出口臭氣濃度超標被罰款1.25萬元。次年4月12日,其又收到紹興市上虞區環境保護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惡臭濃度未符合《惡臭汙染排放標準》,被罰款6.4萬元。同年7月5日,貝斯美又以同樣原因再度被罰款4萬元。

對此貝斯美做出的回應是,公司的三廢處理工藝、處理設施等均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目前,其已實施車間級、管理級環保日常檢查制度,以及公司級月度環保檢查制度。

但效果如何,還待進一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