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船民地名謠

益陽船民地名謠

益陽船民地名謠

益陽船民地名謠

益陽船民地名謠

地處洞庭湖畔的湖南益陽市,是湘中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被譽為“銀城”。從秦置益陽至今,建制兩千多年了。毛澤東曾讚美益陽說:“有山有水,風景不錯。”下面介紹兩首由船民自編的益陽地名謠。

益陽在解放前,曾有一首由船民自編的航程謠流傳著,它以從益陽開往漢口、南京的行船一路歌的形式,把其停靠的地名和風采用民謠語言生動地進行描寫,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趣歌。歌曰(上為地名):益陽開頭下劉公(灘 ),沙頭羊角青草坪;毛角(口)先生算八字(哨),姑嫂(村)二人問關公(廟);白馬(寺)頭上生蝨子(塞子廟),鈴子(臨資)一響到蘆陵;蘆陵潭上把船灣;青竹雲亭磊石山;磊石山上銅鐘響,逍遙快樂南津港;城陵磯,道陵磯,羅山下去是新堤;新堤有個五條街,十個妹子九個乖,又愛耍,又愛玩,鴨塘、茅埠、石頭關;嘉魚、牌州、金口驛,黃鶴樓中吹玉笛;黃鶴樓中鶴不存,一路順水下南京。

益陽市的南縣,素有洞庭魚米之鄉的稱號,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但建制才逾百餘年。由長江而來的藕池河東支——沱江,從南縣城旁劃過,由北向南。流徑50公里到淞澧尾閭的茅草街直入洞庭湖。過去船民有首民謠敘說南縣到茅草街沿途的地名曰:南縣開船往下流,船行三里石磯頭。石磯頭,水又陡,下面連著新剅口。新剅口,水悠悠,不覺來到魚尾洲,魚尾洲上滿洲沙,隔河相望九斤麻。九斤麻,毛雨稀,下面有個白馬溪。白馬溪,把路灣,調梢轉向神童港。神童港,往下走,大北洲來小北洲。大小北洲不掉航,順水行船白鶴堂。白鶴堂,鶴飛走,下面又到中魚口。中魚口,捉青魚,沙港市又對三仙湖。三仙湖,出壽星,往下不遠八百弓。八百弓,往下開,順風順水茅草街;茅草街,好地方,洞庭悠悠達三江。一船客人都送到,南縣名聲天下場。

以上兩首船民自編的地名歌謠,曾配成湖南地方花鼓戲曲調,由藝人們演唱,併成為益陽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保留曲目,至今仍深受當地人民群眾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