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假如A股重回2638點,會是又一次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嗎?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你在中國股市賺錢了嗎?

你賺錢了嗎?這幾年你賺錢了嗎?如果在這種市場上你沒有賺錢,還是趕緊退出把,因為你就是"韭菜",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花出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創業做實事,打工混職場,最起碼心安,錢賠了還可以賺,人生就一次,寸光寸金,不能耗費在這裡,要及時給自己的人生止損,賺不到錢,那來這裡的還有什麼意義。

你後悔了嗎?賠錢了也不要太后悔,記住這個教訓,硬錢都是勞動換來的,用創造財富的方式換取的財富才最真實。每個人最大的、最容易掌控的價值就是自己,既然股市裡找不到自我,那就早早離開吧,不要再用巴菲特的故事激勵自己,如果時代和市場不允許,再努力都枉費。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你有何收穫?賠錢了也不是一無所得,炒股更多的是錘鍊心境,把自己放進股市中,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是一場修行,沒有結局沒有答案,更沒有開悟得道,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算是功德圓滿,記住心路,記住教訓,向著新的方向,出發!

希望各位股友要看開市場,波幅起蕩是人生百態,什麼都會來,什麼都會走,體驗好人生,更要尊重好人生。中國股市的土壤與美國等其它大部分國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


為什麼那麼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

難道全部是受金錢的誘惑?不!潛意識地陶醉於人類“賭性”本能也是很多人滯留於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懼怕無聊、盲目自信、屢敗屢戰等“賭性”特徵是人性使然,而幾乎天天波動的“日間雜波”確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動”可以“贏利”的機會,於是,受制於本能的賭性,很多交易人只是將自己的精力和熱忱放在希望能夠迅速獲利的僥倖心理上,對真正冷靜地觀察市場,對如何建立能夠確保自己穩定贏利的投資風格、投資策略、投資心理反而關注不多,並往往頻繁地情緒性地交易而很難耐心地等待“進退有據”的入場和出場時機。難怪交易大師威廉姆斯說:“我對交易的藝術的興趣,遠遠超過對最近一兩筆交易本身的興趣”。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物莫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多年前,就已經把這句話貼在自己用於交易的電腦上!

在市場,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是諸如“能漲到哪裡去”或“能跌到哪裡去”此類的疑問,這些問題或許是不經意地提出的談資,或許是認真地求索的課題,卻常常在實實在在地強化著我們的一些思維,即:市場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如何預測或猜測的未來?現實生活中樂此不疲地探詢這類問題的人也如過江之鯽,我們就常常聽到有人為某次對市場正確的猜測而引以為豪。這是非常正常也非常可以理解的思維,為了探詢和猜測市場未來趨向的“奧秘”,自己也不時對市場的未來進行一些猜測,自己也曾研習過從“易經八卦、紫微斗數”到“混沌理論、神經網絡”、從“星相假說和週期假說”到“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乃至正統的“宏觀經濟預測”等各種各樣的千奇百怪的關於預測的知識。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當然,這些知識對猜測市場的走向多少都有幫助和教益,但作為一個職業炒手,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對這類問題的探詢上,職業炒手更應該做的工作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因為,且不去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就認為“日間雜波”是不可預測的),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等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而言,後一種思維方法會使我們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而從我自己的交易實踐來看,若根據前一種思路進行交易,投資成績可能起伏波動很大,而後一種思維方法所指導下的交易則能夠使我持續穩定地賺錢。

我常常告戒自己,一個職業炒手,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定要勇猛果斷,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小心,魯莽和膽怯都不應該是性格。

預測未來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預測市場是投資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場直覺和感受後,我們是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市場趨向的,但是,就我個人的市場經驗來看,要持續穩定地賺錢的話,還是要更多地講究“在不同的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重要得多的工作。正確的投資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確的思維方法卻應該基本一致。很多投資人,把太多的時間耗費在前者,對更本質的後者卻所思甚少!

我見到過很多成功的投資人,他們儘管風格各異,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具備“每逢大事有靜氣”和“進退有據”的心理特質。或許,在資本市場成功,與在別的領域取得成功相比,有著不同的成功哲學。我們該形成自己什麼樣的投資哲學呢?交易的本質是什麼?作為一個交易者,你對交易的信念是什麼?

什麼是高手?

1、順勢而為。引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世間也本沒有高手,高手都是市場造就的,在順的市場做了正確的操作自然就成為了“高手”,也就是說不順應市場趨勢的人是要被市場淘汰或消滅的。這就是古語常說的時勢造英雄!

2、戒驕戒躁,保持謙卑。高手都不會過分驕傲,會時刻保持一份謙卑的心,會學會讚美他人,對他人的長處多做認可,這樣才能取其之長,補己之短。一個成熟的交易市場水平肯定是有高低之分的,要不怎會有人一直賺錢有人一直虧錢。三人行,必有我師。10個人炒股,水平高低就分10檔。不願意承認他人的人,大概率都是半桶水,各種裝。這其實是典型性格缺陷,平日肯定是比較軸,且自以為是的,這類人只會埋頭在自己的狹小圈子裡,不會願意去吸取他人之長,所以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問題。如今股市可謂是涵蓋了全方位的知識面,大家都在進步的同時你原地踏步就是在退步,所以唯有能不斷髮現市場,吸取各路炒股高手的長處,發揚自己的獨特優點才能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3、有自己的交易系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不要盲目羨慕他人,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捱打。在中國股市這個怪圈裡有些人不相信軟件,有些人不削於技術,有些人不跟進資訊只沉浸在自己的錯誤模式裡。而有些人瞎子摸像,什麼都在用,但無一精通。這些沒有自己模式的人註定是股市的失敗者,也是被市場淘汰的命。殺豬殺屁股,炒股,因人而異。我並非提倡大家買炒股軟件,也不是說唯技術是正道。而是想告訴大家現今科技網絡太發達,資訊為王的同時能結合技術適當引用上某些軟件指標是能事半功倍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超短線打板客每次操作漲停掃板買股票,收益很高,讓人很羨慕,但大部分效仿這種操作的虧得一塌糊塗,被主力打的滿地爪牙;而有的人選擇固定的幾隻股票長時間的滾動操作,收益雖不暴利,但資金卻是在穩步遞增。

4、拒絕豪賭,博傻。頂級高手都是經過實戰修煉而成的,高手有自己的炒股戰法。股市的不確定性一直都吸引著無數股民做著炒股暴富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但股市1勝2平7負的永恆定律告誡所有的股民們贏在股市裡並非易事。在確保不會大輸的情況下,去賭一下未嘗不可。成王敗寇式的去賭,註定被市場消滅。一次豪賭賭輸後就能消滅先前的所有成功----有人敬仰企業家褚時健,你可明白他背後無比艱辛路?有人很佩服企業家史玉柱能東山再起,當你全面瞭解了他之後,我相信你絕對不去賭了。各位莫粉請記住:股市裡,種瓜不可能得豆,不付出艱辛不刻苦學習修煉註定在股市裡難有大贏。希望大家能用平常之心炒股,刻苦之心學習,謙卑之心拜師,敬畏之心操作,樂觀之心生活。

5、善於學習,總結,與時俱進。通過學習新事物,新政策去挖掘市場最新的主題題材,尋找最牛股。對於職業交易者,一定是把股市溶於生活的,每天就算是在忙也會花時間看一次當日自己的交易,總結當日操作,整理當日錯誤。


投資是一場人性的博弈,面對著股票的投入,人們總會深思熟慮、理性決策,但實際情況真能如此嗎?

為什麼許多人常常發現自己手裡,好票拿不住,爛票一大把?

為什麼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本市場,人們總感覺患得患失,無所適從?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師們,在資本市場中會馬失前蹄?

以下是投資決策過程中常見的一些人性弱點,克服這些弱點,你就離成功投資獲利不遠了。

投資決策的5個人性弱點

1、損失厭惡: 人們總是喜歡確定的收益,討厭確定的損失。

假定你打開交易軟件,發現上週投資的某隻股票毫無徵兆的漲得非常好,盈利超過50%(持倉成本為16元/股,現在漲到了24元/股),您會如何操作?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獲利退出,落袋為安,部分老司機可能會選擇部分賣出,收回本金和部分利潤,留著剩下的一部分利潤在股票裡,再博一把。

在這裡,無論是全部賣出,落袋為安,還是部分賣出,收回本金,反應了人們在盈利情況下,對於風險(不確定性)的厭惡。

人們會一直保持風險厭惡嗎?不一定!

還是上面的例子,假定股價不是大漲,而是大跌了50%,(持倉成本為16元/每股,現在跌到8元/股),您會如何操作呢?

心理學家發現,大部人會選擇繼續持有,等待反彈。因為此刻賣出,意味著浮虧變為實虧,這是一般人不願意接受的,為了避免確定的損失,人們甚至變得更加願意承擔風險,持有股票,期待反彈。最後,盈利(賺1000元)帶來的快樂程度要小於同等額度虧損(虧1000元)帶來的痛苦。如此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散戶手裡的好票拿不住,爛票一大把。

2、代表性偏差:人們習慣於簡單根據過去的經驗對新信息定論。

如果你聽到某某分析師說“我認為股價下一步將會……,因為2011年的經濟指標和現在相似,當時股價……”,聽到這種話的時候,要小心了,這裡可能存在著“代表性偏差”。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在街頭隨機訪問一些路人,問他們“到底是心臟病危險還是中風危險”,得到的回答往往是這樣的,如果他們身邊有人不幸患上了心臟病,他們會說心臟病危險,而如果身邊有人中風,則更可能說中風危險。

其實,這個問題需要醫學家對大量的病例進行細緻地研究,才能得出結論,人們習慣於簡單地套用過去的經驗去預測未來。

回頭來看前面分析師的那句話,2011年至今,雖然經濟指標類似,但無論是產品規模、法律法規,還是監管態度、投資者的成熟度,我們的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僅因為一些指標的類似,就推出股價會有相似的走勢,這個結論的靠譜性是有待進一步考證的。

固然,從過去相似的事件中去總結歸納經驗,是經濟/金融學常用的研究方式,但結論的得出需要嚴格的論證、推導和檢驗。簡單地通過套模板得出的結論肯定是有待檢驗的。然而,你去翻翻券商分析師的研究報告,存在大量這樣的語句,受過專業訓練的分析師尚且如此,何況個人投資者乎?

3、控制錯覺:人們慣於相信自己能夠控制的結果,其實卻不一定。

假定你買了一張機打的彩票,我說2元轉讓給我吧,你可能毫不猶豫就轉讓給我了。但如果這張彩票不是機打的,而是你研究過往開獎情況,用心選的號碼呢?你仍然願意2元轉給我嗎?

理論上,兩張彩票中獎的概率是一樣的,精心挑選過的號碼會讓人有一種控制感,產生控制錯覺 ,使得在你的心目中,那張精心挑選過的彩票會有更高的中獎預期和估值。

4、懶:惰性是很多人虧損的重要原因。

人天生是存在惰性的,懶得關心時政大事,懶得去了解宏觀經濟,懶得去學習基礎知識,懶得去了解具體的投資產品,懶得去思考什麼收益與風險,甚至懶得讀完這篇文章。

而資本市場本身卻是瞬息萬變,天道酬勤的,每天發生的各種事件和信息,影響著各類投資產品的風險與收益,唯有多接觸、勤學習、常思考才能夠有機會抓住脈絡,跑贏市場。

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勤快,巴菲特每天用工作和休息時間的80%來閱讀(財務報表、報告、雜誌、報紙),彼得·林奇每年要訪問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閱讀700份年度報告,他們能贏是有原因的。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5、可得性偏差:人們更傾向於被容易獲得的信息所影響。

還記得那句“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XXX”的廣告詞嗎?簡單粗暴,有人正好在考慮過年帶些什麼禮品回家,腦袋裡飄出這個廣告詞,然後就買了。

人們更傾向於被容易獲得的信息所影響,這也是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廣告的原因。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手上有點閒錢想投資點股票,一時也不知道買什麼,腦袋裡冒出某隻股票或者基金,也不太熟,可能以前身邊朋友提過,或者電視裡有推薦過,看了看就投了。恭喜,中槍!


黑馬形態斜下斗轉:

股價出現連續下跌,看似進入下降通道了。不過一個細微之處在於,股價下跌形態比較規則,下跌的幅度和節奏控制的很好。隨後股價突然發力,放量大角度上漲。不多做停留,給人一種預謀已經的感覺。在下跌階段很難識別,但是當見底放量大漲的時刻暴露了主力的意圖。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買入條件:

1.股價下跌角度要小,成交量要萎縮,形態規則;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2.見底上漲時,放量陽線要大,最好跳空;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3.最好這個股票所處的版塊中的股票集體也在漲,彼此呼應。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籌碼峰轉移

圖(136-1)中,昨天指數反彈衝過了10日均線,今天再次下跌,並跌破5日均線,現在指數是1604點,而5日均線是1605點,又處在了【五線之下】。昨天我們講【反彈就是反彈,彈不動了就走】,就像一個皮球從桌面掉到地上,反彈時不可能再彈到桌面上去,彈不動就走人。今天我們再用一種方法來解釋為什麼下跌?就是因為上檔套牢的人太多了,前面那個“6.24行情”套住了太多的人。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圖136-1

大家看(圖136-1)所示,圖中豎線指的是最大一天的成交量,橫線a是這一天收盤價的輻射線,而大量的人是套牢在b線一帶。a線還代表著巨量折射所形成的壓力,後面的反彈很難突破這個壓力。b籌碼峰所在區域,就是那麼多K線計算出來的中心成本區,這些籌碼被活活地套在這裡,苦苦地掙扎,想出來。因此,它們對昨天的反彈形成很大的壓力,使得反彈很難持續下去。這個壓力不僅表現在b線這裡,甚至還往下降5%,有人也願意拋,哪怕降10%也有人願意割肉,這些割肉盤就會把指數打下來。現在我們就清楚了,躲在b線附近的套牢盤太多,或者說由此形成的b籌碼峰高度太高,所以目前很難往上漲。

有同學又問,哪一天會漲呢?像這樣的話,不就永遠漲不上去了嗎?b線永遠不能衝過了嗎?不是的。目前的位置不能反彈上去,是因為上面的人還沒有割肉,怎麼辦呢?市場會做出調節的。市場調節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空間調節,一個是時間調節。只要有充分的時間下跌,時間長度達到了,成交量會越來越往下挪,下面的籌碼峰就會長大,因為上面的籌碼都轉移到下面來成交了。在下面重新形成籌碼堆積,可能在三角形一帶形成一個巨大的籌碼峰,伴隨著上面籌碼峰減小。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交量慢慢地下移,上檔的人到下邊來成交,割肉了,上面的籌碼峰就轉移到下面來了。

所以說,今天的新課題就是【籌碼峰轉移】,上面的籌碼峰轉移到下面來了。當下面的籌碼峰面積(高度)大大地超過上面籌碼峰的時候,就是低位吸籌完畢,低位換手充分,才可以醞釀一波行情。莊家做莊很簡單的,一定要在低價買進大量的籌碼,必然會造成低價區的籌碼峰擴大。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籌碼峰從上面轉移到下面來了,這樣才可能形成行情,這就叫做【籌碼峰轉移】。

剛才我們講了,【籌碼峰轉移】第一個前提:要有時間。要耐心地等待,等著上面的散戶被時間消磨掉意志,終於逃出來了,籌碼峰也就下來了。第二個前提:要有空間,必須要具備時間和空間兩個條件。如果股價只跌一點點,散戶是不會割肉出來的,你必須跌出一定的空間,才會造成恐慌。市場是不是這樣的?有人20元買進,15元不走,10元也不走,跌到5元開始考慮要走了,等到反彈到7元全部逃跑。也就是說,你要跌出一定的空間,然後再來一個反彈,送給他一個逃命機會,他就走人了。

因此,要使籌碼峰從高位轉移到下面,需要兩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定的下跌時間;第二:要有一定的下跌空間。圖中的指數正處於反彈結束,下跌中繼,必須跌出時間、空間的過程裡。

下面我們演示一隻股票的籌碼峰是如何轉移的。

在這裡請首先注意一個“測量基準日”的問題,就是在測量籌碼分佈時,必須選擇一個相對低點或高點來測量當時的籌碼分佈狀況,這個點位的選擇一般以波段低點或高點為選取對象。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圖136-2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圖136-3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圖136-4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圖136-5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圖136-6

小結:經過上面的演示,我們知道,一隻股票一旦形成頭部下跌後,頂部會有大量的套牢盤,而要想發動新的行情,就要這些套牢盤到低位來割肉,想要套牢盤割肉,則必須下跌一定的空間,和持續一定的時間,否則散戶是不肯割肉的,莊家只有製造一次又一次的反彈後再度下跌並創新低的行情,來刺激散戶的神經,最後還來個加速趕底,讓散戶在最後的絕望中割肉離場,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籌碼從高位的散戶手中向低位的莊家口袋轉移的過程。

莊家會在下跌過程中想方設法讓散戶割肉,如果他發現散戶割肉的速度較慢或者散戶不願意割肉,那麼他會製造對籌碼峰的穿刺,看散戶是否割肉,一般情況下,被套散戶看到股價終於漲至自己的持股成本附近的話,都願意割肉的,但也有少數散戶頑固不化,那莊家就再來個掉頭向下猛地跳水,最終散戶沒有不投降的!其實我們後面要講解的【穿刺2+3】技術也有這層意思,就是莊家逼散戶出局的過程。

籌碼峰的轉移就是莊家運作股票的全過程,對於一個頭上還有籌碼峰沒有割肉下來、股價還在2-3區間創新低的股票,絕不是我們要關注的目標,必須得等到股價頭上的籌碼峰割肉完畢,底量超頂量,後量超前量,低位單峰密集、底部抬高了,我們就多留意,只要股價在2+3區間站穩後再度向上突破時,就是我們關注的區間了。

未來市場究竟如何?

各種反思、痛罵接踵而來,包括機構投資者都對擴容大張撻伐。對於A股市場的反思泥沙俱下,其中三個觀點很典型:A股大跌是因為擴容所致、證券市場不走牛是因為資金匱乏、散戶居多導致市場不理性。這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以此指導未來的改革、指導市場操作也是極其有害的。

A股市場的立足根基錯誤。中國推出證券市場是作為銀行間接融資的補充,終於有一個市場可以不回報、不分紅、不付息卻拿到源源不斷的資金。

A股市場從誠信、從回報而言,位居世界末流,從規模擴張而言,卻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股市擴容不是錯,沒有回報的擴容大錯特錯,相當於把民眾的財富通過合法的渠道轉移到上市公司手中,而這些公司以股價上升、分紅提升市盈率為由,變成市場鐵公雞,實際上是資產質量下降、利潤增長靠壟斷與經濟貨幣週期。中鋁等央企如此,多數民企同樣如此。

當上市銀行表示賺錢多到不好意思時,所謂有安全護城河的金融股卻跌勢不止,各家銀行展開再融資競賽,僅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中有14家公佈了再融資計劃,融資規模總計達5156.5億元,這還不算證券市場之外的債券融資。根據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假設未來5年GDP年均增速8%或9%,以歷史經驗,相應的貸款年均增速為15%或18%,則未來5年銀行業需新增一級資本22000億至29000億,年均4400億至5800億。把證券市場當作排洩口,當作救急的資金來源,最終的結果是讓A股市場與渤海一樣,成為死海,所有的汙水排洩於此,從事養殖者永遠得不到合理的賠償。

A股市場走低是因為資源被錯配到低效率企業、失信的高管手裡,他們憑藉控股權,任何時候都可以在證券市場點石成金。如果A股市場大部分企業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回報,擴容、融資都不是問題。

後一個錯誤認識緊隨前一個錯誤而來。因為沒有回報,因為資源錯配,導致A股市場下行往往與擴容聯袂而來,而上行則與貨幣擴張性政策一道翩然而至。

在如此強烈的刺激下,很多投資者有了巴甫洛夫反應,誤以為A股市場就是因為擴容,而上行的前提就是放鬆貨幣。因此,每到A股市場週期病發作之時,投資者呼籲的是放鬆貨幣,暫停新股發行,決策者回應民意,行政決定就是暫停新股發行。這樣做的結果是,A股市場制度上沒有任何改進,只是獲得了喘息之機,讓權貴的企業與個人可以預留下一輪饕餮大餐的胃口。

貨幣政策只是一輪牛市並不那麼重要的前提,大規模放鬆貨幣不可能迎來牛市。原因很簡單,通脹無牛市,滯脹更無牛市。看日經指數,現在仍在8000點的泥潭裡掙扎,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日本央行沒有量化寬鬆嗎?再看A股市場,M2佔GDP的總量位居世界第一,A股市場形成長期健康牛市了嗎?6124點是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的嗎?都不是,那是股改之後全流通尚未真正實行的空窗期,讓投資者得到了片刻的喘息機會。

因為股市下行,有人指責中國投資者不理性,散戶太多。這個理由更搞笑,是誰在以價值投資的名義做趨勢投資?是誰在賭博式地投資?是誰給創業板百倍市盈率?是機構,機構,還是機構。在出老千的賭場裡,不可能出現太理性的投資者,想作弊獲利的人總是越來越多。

看看華夏基金副總張xx發表的言論,其言辭激烈,表示“股票市場如此慘跌,百姓血淚斑斑,權貴盆滿缽滿。世界上絕對不存在持續踐踏二級市場投資人利益、一邊倒偏向籌資者利益的單邊資本市場!在這樣血淋淋的市場形勢下,還在那裡大幅擴容、高調空談所謂發行制度市場的人實在是不懂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市場已經糟糕到蝦米被吃完、大魚火併的程度。偷著樂的,是已經套現了數百億的高管們、投資家們,是獲得了上千萬業務收入的投行們。

十年前,A股是賭場;現在,A股仍然是賭場,而且是最可怕的老千遍地的賭場。不剷除老千生存土壤,沒有對等回報,藍海必成死海。

投資界再現“萬人坑”,災難或將重演,A股就是沒有規則的賭場!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的做

我做過短線,中線,長線,其實許多都是被動的,比如感覺短線收益高。抓住一個連續2。3天漲停板的股票。一年收益就超過巴菲特一年的30%。誘惑是相當的大,但如果判斷失誤,被套了,就自我安慰做長線,安慰自己長期持有,做"價值投資"結果就是長期被套,長期損失。

其實做短線也可以,只是一定要設置止損,比如跌破5%個點,不管任何理由,都必須賣,做到大賺小賠。但有幾個人能被套5%的時候會賣呢?許多人都捨不得,都會想著明天還會漲回去.結果.....

如果是做中線,那完全可以不在乎近期的漲跌波動。買點到了,買進,賣點到了,賣出,然後空倉,等待下一次機會。長線我是不做的。中國的企業大部分不適合長期持有,長期持有,結果就是長期痛苦,中國目前還出不了像吉利,可口可樂等世界級的企業。

我現在的思路很簡單,做中線波段,比如20%的收益吃到了,然後就空倉,躲避回調或者下跌的風險,等待下一次機會,再吃20%的利潤,

有時候,可能一年就2,3次這樣的機會。可是,要知道,巴菲特近50年的投資生涯,平均下來,也只是一年一次機會,每次29%的收益而已.我給自己定的每年2,3次目標,其實已經很高了。

打個比方,10萬元,如果我每年能做到3次20%的收益。只要10年,我就是億萬富豪了。這個顯然不太現實,要做到這點,買點要正確,空倉要正確。知道什麼時候買進,什麼時候賣出。而且千萬不能碰到地雷股票,所謂的地雷股票就是買了後,連續N個跌停,那樣前面的利潤就白完了,所以股票賺錢其實很難很難。

每次20%的收益,躲過每次下跌風險,然後第二個20%的收益,這就是成功,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的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