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體制內前,你必須要衡量清楚的幾個問題

進入體制內前,你必須要衡量清楚的幾個問題

1

中國幾千年來就存在著“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在很多家長看來,讓子女進入體制內就是最理想的工作。

我們父母那一輩的人,他們出生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經歷過在體制外謀生的艱辛與動盪,經歷過國企下崗潮,穩定對於他們這一代人而言有著一種特殊的含義。

再加上五六七八線城市這樣的小地方,好的就業機會本來就不多,大部分的工作機會都是屬於工資低、不穩定、重複性勞動的工作。

體制內的工作穩定、旱澇保收,工資收入雖然總體不高,但也處於當地中等偏上的水平,所以在父母和親戚朋友的影響下,很多人畢業以後會選擇進入體制內工作。

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父母的期待,親戚朋友的要求而選擇進入體制內,自己的命運需要自己來主宰。在選擇進入體制內之前,我們最應該想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體制內?

不然的話,當你通過競爭激烈的公務員考試殺出重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性格根本就不適合體制內,但是由於工作的穩定性又不得不繼續待在裡面,於是過得非常痛苦和壓抑。

進入體制內前,你必須要衡量清楚的幾個問題

2

在我看來,以下幾種人是比較適合進入體制內的,大家可以分析對照一下自己的情況。

對仕途有著比較濃厚興趣的人

1

在商言商,在官就得言官。在體制內,外界對我們的唯一評判標準就是你能不能當官,能當多大的官,當官的速度夠不夠快。

在體制內生存要想取得比較好的發展,你就得對仕途和權力保持一種渴望和濃厚的興趣。你最好不要當一名“佛系公務員”,如果你在體制內無慾無求,那麼你就永遠都摘不到掛在面前的官帽子。

家裡有一定關係和背景的人

2

朝中有人好做官,歷朝歷代都是這個道理。

體制內往往會有這樣的現象,父輩的權力、影響力和人脈會以某種方式世襲,有背景的人在仕途上順風順水,像坐火箭一樣蹭蹭蹭地往上升,迅速走上仕途的快車道,而沒有關係和背景的人靠熬年齡和資歷也未必排得上隊。所以,如果你有關係有背景,會有助於讓你走上仕途的快車道。

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的人

3

如果你想通過進入體制內工作,徹底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這種想法會非常危險。

權力容易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會導致絕對的腐敗。

體制內是一個需要積累的職業,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全單位可能你的工資最低,乾的活最多,活得會比較辛苦和清苦。

但是中年以後,你在體制內謀得一官半職,職務上去了,工齡上去了,買輛小車,擁有一兩套房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你在年輕時就想通過考入體制內實現暴富,徹底改變貧寒家庭命運的想法,就容易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

追求穩定,沒有太大野心的人

4

體制內雖然需要對仕途有濃厚興趣,但是如果你真的無慾無求,立志當一名佛系公務員,那也沒什麼問題。

體制內各種類型的人都有,有立志走仕途的爬蟲,也有隻想過安穩日子的混蟲。體制內的生活比較波瀾不驚,循規蹈矩,不求大富大貴,安安穩穩過個小康的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適合沒有太高的個人追求和沒有太大野心的人。

進入體制內前,你必須要衡量清楚的幾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