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備案延期 行業洗牌進行時

网贷备案延期 行业洗牌进行时

近期,官網顯示交易規模突破750億的網貸平臺唐小僧爆雷。據悉,曾漫天打廣告、贊助人氣網綜、自稱擁有“央企背景”的唐小僧,其辦公場所已被警方封鎖,而在經偵介入調查後,一旦立案成功,追繳資金將會按“銀行流水單”返還給投資人,但即便可以追繳,投資人也要面臨資金的大規模縮水。

事實上,進入2018年以來,網貸平臺的爆雷就一聲連著一聲,包括“上市背景”的錢滿倉、“國資控股”的萌芽金服、“國資系”小灰熊金服等紛紛發生風險事件,據網貸天眼數據,截止目前,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4233家,其中僅2018年就已有595家。而業內最為關注的網貸備案也再起波瀾,近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提及網貸備案時表示,“我們繼續進一步做工作,年內還不行,還得繼續加把力”,至此,原定延期至六月底的網貸備案,確認再一次延期。隨著監管的進一步收緊,網貸平臺或良性退出或清盤爆雷,在良幣驅逐劣幣的行業洗盤後,網貸行業又將如何發展?

網貸天眼合夥人、副總裁李光耀認為,互聯網金融工作專項整治工作啟動以來,互金大環境逐步趨嚴,同時也經歷了一個自我淘汰、自我淨化的過程。近期出現風險的平臺還是自身原因居多,且其共同特徵基本都是高返平臺,主要靠高額返現,吸引羊來維持平臺正常的經營發展。這些高額的返現利率差不多在30%到40%之間,甚至更高,這本身就是不符合正常運營的利率區間內,更類似於一種龐氏騙局,用新的資金補救舊的資金,總會有一天資金鍊斷裂。

關於清退,監管希望通過整治讓行業走入健康發展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政策,比如各地的雙降政策、清退政策,可以看出監管希望平臺不合規的存量要下降,合規的存量不能大規模增加,要整體可控。在這種情況下,平臺自身的發展就受到監管很大的約束,也加速了平臺在監管倒逼政策下的自我清退的過程,很多平臺可能會考慮現在的狀態,原來存量業務足夠,現在存量有一部分不合規,清退的難度又很大,就主動選擇清盤退出了。

而在平臺出現風險事件的同時,投資者在維權過程中的態度也發生了不正常的變化。

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肖颯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網貸投資人跟以前的反映出來的情況不一樣,以前可能更多比較著急去當地派出所或者經偵去報案,現在反而主動會幫平臺進行一個所謂的維穩的工作,主動引導說大家不要去報案,給平臺更多的時間,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

對於網貸平臺投資者維權方面,肖颯提醒投資者,首先要認清平臺的商業模式,是否存在資金池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可能,另外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法,起訴真正借款的企業,因為在多數案例中,真正跑路的主體反而是借款企業居多。而投資者在投資時簽署的大部分是民間借貸的三方合同,是可以直接起訴借款企業的。

風險集中爆發成備案延期原因之一?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公開方言時表示,網貸備案在今年年內還無法完成。對於備案一再延期的原因,李光耀認為,57號文來講原計劃是今年6月底安排驗收,實際上,早在3月份就有各種跡象透露出備案肯定要延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各地備案細則已經停止下放了,各省進行網貸備案工作的進度也不一樣。同時坊間也聽到一些聲音,反映出行業內普遍對現在政策的不確定性是有一個擔憂的。

肖颯強調網貸備案延期是監管充滿智慧的選擇,因為目前1700多家網貸平臺中有很多平臺實際上是不良平臺,經過此前的野蠻生長其實泡沫是比較明顯的。通過拉長備案週期,讓泡沫逐漸的擠破,這是一種比較智慧的手段。

“雷區”複雜 如何規避風險?

在近期爆發風險事件的平臺中,不乏打折“國資系”、“上市公司系”等旗號的網貸平臺,曾經作為投資者選擇平臺重要依據的平臺背景,似乎也不再能代表平臺的可靠程度。

李光耀指出,通過背景說明本身可靠這種理論是不科學的,但就平臺的背景而言,比如經常談到的國資系和上市系,實際上好一點的背景還是對平臺是有一定增信作用的,當然這也不能代表這個平臺一定不會出問題。

以國資為例,這個國資往往可能是個假國資或偽國資,可能是一個縣級、區級的國資公司,也有可能是國資公司的子公司的子公司,通過參股的形式做一部分增信。那麼這個國資到底能給這個平臺有多少的幫助或者主體增信的作用,我相信肯定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上市公司也一樣,最近有一些跑路平臺和上市公司是有關聯,或者上市公司通過參股來入到平臺裡面,這還是看上市公司本身,如果上市公司本身就是ST或者*ST,連續跌停板,本身財務非常不好看,連主營業務都沒有,老想著併購一個東西、炒一個概念,把自己的ST拯救回來。這些上市公司所關聯的平臺,還是要小心一下,所以對一個背景來看,首先要強調不是有背景的平臺都安全,但是好的背景還是有一部分增信作用在裡面。

肖颯認為,任何的背景都不會為平臺投資者的損失買單。“我認為平臺背景對投資者而言可能影響不是很大,因為我不會主要考慮這個問題,不管是誰都不會為我們的損失去買單,都不會去剛性兌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看網貸平臺自身的經營能力到底怎麼樣。說實話,網貸平臺創始人很多是連續創業,也就是說他們在以前帶有各種各樣的光環,他們能拿到政府或者上市公司的政策也好,青睞也好,是有一些原因的,他把這些東西帶到現在的這個平臺創業來,別人就覺得他還是有這樣的能量的,所以產生了很多聯想,其實這些聯想都是不切實際的,而真實的情況下沒有上市公司或者國有的企業出來說,我全兜了,這種可能性很小的,所以我們不能有這樣的幻想。”

隨著網貸平臺風險事件的發生,“清盤雷”成為行業熱議的新詞彙,部分平臺打著“清盤”的旗號拖延兌付時間,出現投資人兌付困難的情況,最終以跑路收場。

對此肖颯表示,很多網貸平臺觸雷前的數據很正常,這是通過造假完成的,所謂的零逾期率、零壞賬率等與真實情況是有差距的,而所謂的清盤雷是偽裝不下去的時候,不得不說平臺正在為投資者追討資金,背後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拉長時間週期,給平臺自身一個將資金找回來的機會,投資者其實也心知肚明,他們願意給平臺負責人一些時間,所以各方在達成默契的基礎上,通過所謂的清盤,給各方一些時間來努力把事件後果消化到最小。對於投資人來講是很難拿到真實數據的,所以信息不對稱,是網貸投資者很吃虧的一個原因。

若平臺已發生觸雷或跑路,肖颯提醒投資者,追繳資金方面時間是很寶貴的,投資者應迅速去民事訴訟,因為刑事案件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才能處理掉,但民事訴訟可能三個月就處理掉了,這個時候網貸投資人直接起訴真實的用款企業和用款人,那些人通常還是有錢或有資產來抵押,起訴他們拿到相應的判決,直接去執行,還是存在拿到資金的可能性。如果等刑事案件,一年半兩年以後,這些人可能找都找不到了,或者就賴掉了,這個很麻煩,所以對於民事訴訟,目前普通郵資著用還非常少。

平臺融資為何逆勢而上?

與網貸平臺風險事件相對的是,近期,包括投之家、玖富集團、銀多網等在內的多家互聯網金融企業都獲得了新一輪的融資,有數據顯示,5月互聯網金融行業容發生33例融資,在備案尚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為何仍有投資機構對其如此青睞?

對此李光耀認為,網貸行業是良幣驅逐劣幣,不是行業有問題,好的標的資本還是會持續青睞。隨著監管政策倒逼,不良平臺在慢慢退出整個行業,好的標的就會被資本當成香餑餑一樣,在今年或明年做一些登錄資本市場的計劃,所以融資是正常的。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打著融資的旗號,實際是把現有平臺賣給了其他的資方接手,就是原來的經營方、原來的主體不再想經營這個平臺了,覺得現在行業合規成本高,監管加緊,不僅沒有賺到什麼錢,甚至還有風險,就會考慮把它賣掉,這個過程會以融資的旗號賣給另一家,所以投資者一定要把眼光擦亮,看一下這筆融資是真的還是這種所謂的賣,因為現在據我們來看,賣掉的平臺好多都出了問題。”

新的資方進來後,可能要發自己的資產,不再從事原來的資產了,這也是風險的來源,這個資產本身透明度怎麼樣,真實性怎麼樣,原有投資者是不瞭解的,他只是置於過去這個平臺信賴在持續投資,這個時候可以從投資標的物,甚至投資協議看出一些端倪來,所以當發生股權變更的時候,投資人一定要盯緊一下到底是什麼問題,不要一味覺得我這個平臺拿到融資了就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