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丨快遞公司集體搶灘零售,真槍實彈還是錦上添花?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快遞企業做零售,近年來越來越多見。中國郵政、順豐、四通一達等眾多快遞公司,都開展了零售業務,甚至演變行業趨勢。從頭部企業的做法來看,線上,他們都在利用電商擴大銷售範圍;線下,大多會開設實體便利店,深入到社區,產品尤其以生鮮、快消、海外商品為主。模式更重者,建立供應鏈B2B平臺,深刻把握商品流通環節價值,通過合作、投資、入股的形式,自營和加盟並行,擴大企業的勢力範圍。

1、順豐:順豐優選門店捲土重來

順豐在2009年開始試水零售,藉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讓快遞員來推銷商品。快遞行業人員流動性大,用戶對其信任感不足,因此並沒有帶來多大銷量。2011年11月,順豐與100家7-11門店進行收發快遞的合作,同年,在深圳開出20家左右的零售門店“順豐連鎖便利店”。此後順豐的零售業務加速。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2012年開始運營生鮮電商“順豐優選”;2014年5月佈局線下便利店“嘿客”;2015年“嘿客”更名為“順豐家”;2016年9月順豐家更名與線上生鮮平臺統一的“順豐優選”。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順豐優選的線下特點:門店更像一個高端進口商品店,進口商品佔70%以上,其中400-500個SKU為食品和生鮮,其餘包括酒水飲料、餅乾糕點、休閒零食、冷凍冷藏,目前已開設數百家。

價格:由於商品結構以進口商品為主,價格為中高檔,瞄準的客群是中高端社區的主力消費人群。

管理模式:採用委託管理的方式。創業者需要交納30萬元的履約保證金,承擔房租和人員管理成本;順豐承擔加盟費、裝修費、進貨費、設備費,負責對人員進行培訓。違約金簽約一年起,合同期滿無違約可全額返還。

店主的收益來源,一是商品銷售分成收入;二是快遞寄取收入。另外引導用戶線上下單,業績與線上分成比例在15%-25%左右。順豐優選曾計劃在2018年要達到4500家線下店,2-3年內建立上萬家線下店。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同時,順豐還參與無人貨架領域的競爭。2017年11月“豐e足食”的無人貨架業務,主打熟人市場,裝置在辦公樓宇大廳、寫字間走廊等公共區域。順豐做無人貨架的優勢在於,順豐小哥會擔任每家店鋪的店長,及時補貨。不過,無人貨架行業現階段面臨洗牌,能否勝出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此外在今年6月8日,順豐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豐趣海淘,在重慶解放碑開設了佔地超過3000平米的“Wow哇噢”全球精選店,再次落地線下零售。

2、中通:投資小麥公社

中通的零售業務,主要以合作和投資的形式展開。中通曾在2015年投資小麥公社的首輪(後轉型小麥鋪),和其他股東共同投資1.25億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小麥公社的另一投資方紅杉也是中通的投資方。另外在2018年2月,中通商業與考拉便利達成戰略合作,正式入局無人貨架市場,成為順豐之後第二家佈局無人貨架的快遞公司。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中通以較輕的方式參與零售領域的佈局,不過中通在新零售領域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在今年的5月30日,阿里巴巴與菜鳥等以13.8億美元投資“入夥”中通。中通並沒有直接做零售業務,承擔的是阿里新零售物流佈局裡的基礎設施的作用。

3、韻達:跨境電商“優遞愛”更愛賣特產

韻達也屬於沒有直接做零售,而是以合作的方式開展業務,以快遞代收和寄快遞為切入口,發力最後100米。2014年8月,韻達戰略合作大連太陽系連鎖便利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1月,韻達與浙江十足便利店開啟合作,十足便利店的2000多門店,成為韻達的提貨點。除此之外,在2015年3月,韻達快遞與上海良友便利連鎖簽訂戰略協議,消費者可在良友便利店線上下單,韻達快遞員前往就近的便利店取貨完成配送。不過,這一系列消息在網上後續沒有披露,也不清楚後續的合作情況。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便利店門店面積小,覆蓋能力、收發容量有限,與便利店的利益分配、物品損壞賠償等問題都是合作模式的糾紛點。現在,用戶甚至可以選擇蜂巢、定時達、菜鳥驛站等更加靈活的收寄方式。如果僅是合作層面的關係,兩者的利益捆綁方式不穩定,後續沒有發聲也就在意料之中。

4、圓通:媽媽菁選,媽媽驛站圍獵社區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2016年,圓通為了增加配送站點的建立了媽媽驛站,承擔收發快遞的功能。目前根據官網最新數據已達到1.6萬家,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17年7月,上海普陀區的一家驛站升級為兼顧寄收快遞的實體便利店“

媽媽菁選”。門店面積約50-60平方米,店內的商品有600餘種,包含魚禽蛋肉、果蔬乳品、糧油米麵、零食飲料和個護家用品等品類。其中生鮮產品佔到25%,基本能覆蓋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生鮮產品與易果安鮮達合作,消費者可通過線上下單,便利店送貨上門。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5、百世:百世店加、百世鄰里便利店雙線並行

百世主要以零售B2B平臺和便利店業務切入零售。2015年,百世旗下的百世店加,推出快消品B2B平臺。據官網介紹,目前為全國600萬零售終端供一站式進貨、配送、增值接入、經營指導等服務。2017年百世店加已入駐店鋪36.38萬家,相比2016年增長47%,2017年收入22.26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297%。2018年Q1季度百世店加的收入為5.45億元,百世店加會員店數量超37.5萬個,同比增長45.7%。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除了B2B平臺,百世也涉足便利店領域,2016年收購成都wowo連鎖便利店,同時推出百世鄰里項目,整合便利店資源。百世將B2B平臺與便利店業務深度結合,一方面通過門店收取加盟費、裝修費和保證金。另一方面通過門店的快遞運輸,促進B2B訂貨平臺的業務發展,貨物的流通還能賺取從倉到店的運費。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6、申通:攀果鮮+鉅商U客的基層創新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不過,據億歐瞭解,目前巨賢百味業務已進行業務拆分和升級,申通集團零售業務目前主要通過以快遞+助農模式的“城鄉優購”提供供應鏈服務;以“攀果鮮”為品牌開設線下實體店;以“鉅商u客”平臺發展線上渠道。申通攀枝花的執行總經理洪櫻向億歐介紹,線下“攀果鮮”實體店,從2015年開始試水,目前已開設3家,單店面積在50-100㎡,商品以生鮮+四川特產為主打,同時也銷售大米、食用油、木耳等生活必需品。不僅做C端的零售、外賣配送,還為周邊的餐飲、KTV、食堂提供水果、肉類、蔬菜、調料的批發配送。預計今年會開放同城15家左右店的加盟。同時線上平臺“鉅商u客”,定位不僅是一個零售平臺,還開設同城配送、直銷、二手、招聘等業務,已在全國30個城市的平臺商開放加盟。洪櫻透露,2018年申通快遞+電商的業務會充分融合發展。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7、中國郵政:農村電商“郵樂購”與便利店項目試水

2010年中國郵政和美國地平線投資集團簽約“中郵百全連鎖超市”項目,想要藉助郵政在鄉鎮的優勢網點開設超市,成為“農村版沃爾瑪”。不過4年後,開出的100家百全超市因經營不善悉數轉讓。2015年10月,中國郵政在四川雙流開設“與農便利店”;2016年,中國郵政與天虹旗下便利店合作,開設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都市管家”便利店,不過後續一直沒有在媒體發聲。2017年8月,中國郵政在昆明開設友鄰居便利店,使用了郵政風格的綠色字體,店頭左邊同時放了中國郵政電商業務“郵樂購”的LOGO。

盘点丨快递公司集体抢滩零售,真枪实弹还是锦上添花?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郵政與TOM集團2012年創辦的農村電商郵樂購,這是國內首家有國有資產入股的購物網站。其中中國郵政51%控股,負責提供銷售、物流、收款和倉儲服務;Tom集團佔股49%,提供技術、運營等資源。

為什麼快遞行業巨頭企業都開始佈局零售了呢?2013年,中國民營快遞業的增速達到了最高點,不過從2013年開始,增速開始下滑,2014年增速為52%,2015年增速為48%,2016年增速為51.7%,2017年增速下滑23個百分點,跌破30%,達到新低。一方面,快遞行業高度依賴電商行業。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目前網絡購物所產生的快件量佔中國快遞業務總量的60%以上,部分快遞公司網購件佔比甚至超過80%。然而,電商的增速零售也在放緩。馬雲稱未來將沒有“電子商務”,新零售會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的結果。電商對快遞公司的需求出現變化,快遞對電商過度依賴,限制了快遞行業發展。

另一方面,人員成本過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目前國內各類快遞公司已超過8000家。從2007年到2016年,國內快遞業平均單價從28.5元降到12.7元。中金公司的數據顯示,快遞行業毛利率已經從2007年的30%下滑到目前的5%。

快遞企業紛紛開始開闢新戰場。除了傳統快遞的業務,企業一方面將服務鏈條延伸至倉儲、快運等上下游,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另一方面各家都在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提升效率。其中,零售行業能製造包裹,產生新的供給增量。同時,線下門店本身是網點,做零售既節省房租,又能利用零售的利潤反哺網點,造成更大的規模效應;能更加精準的掌握用戶消費需求,掌握核心的數據,提供差異化服務。

快遞企業做零售,將進入全新的領域。先行者順豐嘿客,3年虧損16個億,如今也早已悄然轉型。從盤點的情況來看,各家企業的零售發展速度普遍不算太快,難度可想而知。對於這些已經上市的企業來說,做零售業務首先會考慮股東的權利和投資回報率。對於沒有上市的企業,主營業務的核心提升關鍵還是物流效率。目前,順豐、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商業業務都也不包含在上市資產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