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苜蓿草宿幸福根

盛夏時節,右玉縣威遠鎮常門鋪村西的千畝連片紫花苜蓿在藍天白雲下似綠波湧動,豐收在望。該村村民王華註冊中陵草業專業合作社的第三個年頭,流轉土地的常門鋪村和耿家溝村都摘掉貧困村的帽子。鄉親們感嘆:“多虧了王華!”

2014年,跑運輸多年的王華決定轉行種植牧草。他瞅中了常門鋪村和耿家溝村共有的2000多畝閒置河灣地,通過流轉的方式由自己經營。此地地性適宜種植宿根的優質飼草紫花苜蓿生長,但已有前車之鑑,前幾位種植經營者都以失敗告終。冒著極大的風險,王華通過借貸籌資400萬元,用於10年土地流轉金一次性支付、購置機械、整地等前期準備。等到2015年1月1日中陵草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時,資金總投入已達500多萬元。

种苜蓿草宿幸福根

本來衣食無憂的王華甘冒風險創業,圖的就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覺得,能讓養育自己的一方熱土儘快脫貧、走向富裕,才是最大的人生價值。他首先盤算著合作社的第一目標,就是讓流轉土地的鄉親們得足實惠。當紫花苜蓿長成的第一季,他就專門空出400畝免費供兩個村的村民們養殖用。誰家養了羊、買回牛、牽回驢,都可以隨時到他那裡拉牧草。有的人自己直接去地裡割,有的人乾脆到草棚裡取打包好的。過去,此地冬季高寒缺草,村民們不敢多養牲畜。自從王華免費供草的兩年多以來,兩村的養殖業成倍增長,養羊由原來的400多隻發展到現在的1000多隻,養牛由原來的空白髮展到現在的90多頭。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得到足額的土地流轉金外,鄉親們可以到王華的合作社打工,工資優厚,還不誤耕種自家的土地。光合作社給兩村鄉親帶來的直接或者間接利益,平均每年每人增收2000多元。過去,這兩個村都是貧困村,一個村的年人均收入2000多元,另一個村只有1900多元,都在貧困線下。據2017年年底統計,兩個村的年收入都過了4900元,一舉脫貧。而王華帶給人們的收入就佔了平均收入數的近一半。常門鋪村的高森每年在這裡打工兩個月,直接收入1.1萬元,加上土地流轉費6000元、售羔羊肉牛犢1.3萬元,合作社帶給他的直接、間接收入就達3萬元。連同其他收入,可達5萬元,一家五口邁入了小康光景。現在一個好勞力到合作社打工所得,是自家種地收入的7.5倍。過去長年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回到家鄉,到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合作社打工。相比之下,無論收入還是生活,都比在外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