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為王的時代,交易所發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區塊鏈最為推崇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目前最大的應用是炒幣,交易所是最大的贏家。而區塊鏈最為推崇的去中心化,但是排名靠前卻都是中心化交易所。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上交易的大多數都是去中心化的代幣。

交易所就是個渠道商,現在區塊鏈圈子還處於渠道為王的時代,對於項目方來說,做好渠道管理是頭等大事,甚至有必要成立自己的“交易所部”(類似於傳統企業裡的渠道部),這些所也要分成 ABC 類進行分級維護。

渠道為王的時代,交易所發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據加密貨幣追蹤網站Coinmarketcap最近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15日,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已達11296家,當然這個數據也不一定可信,但卻反映了交易讓你瞠目結舌發展速度。

渠道為王的時代,交易所發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核心問題是交易體驗和資金安全

其實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交易所是不是用區塊鏈,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都不是核心,核心問題是交易體驗和資金安全性。

中心化的交易所在技術實現上是有傳統成熟解決方案的,即使面對海量大併發實時交易,依舊可以給用戶提供很好的服務體驗。其龐大的用戶量和交易量,也帶來了足夠的交易深度,提供了充分的流動性。再加上它可以根據運營策略來制定變化的手續費規則。所有交易實質都是IOU記賬,從技術上看交易成本非常低。所以市面上大部分都是中心化的交易所。

渠道為王的時代,交易所發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但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也會面臨包括內部運營風險、商業道德風險、資產盜用等嚴重影響用戶資產安全的風險。而且資產的第三方背書集中式託管,會招致巨大的黑客攻擊風險,相當考驗網站技術能力和緊急應對能力。樹大招風理論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奏效,2014年當時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被黑客盜走85萬個比特幣後直接宣佈破產(門頭溝事件);2014年3月,Poloniex被黑客攻擊,平臺存放的12.3%比特幣被盜;2016年8月香港的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inex由於網站出現安全漏洞,導致12萬枚比特幣被洗劫一空。

去中心化交易所

而去中心化交易的核心優勢之一是避免任何資產被託管,你對自己的資產擁有絕對的所有和控制權,因此資產被盜的可能極低(除非自己洩露的私鑰),這會極大降低用戶對交易所的信任成本。

所以基於資產安全還有未來發展考慮,也不斷有新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概念出來。目前比較主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包括0x、Kyber、Airswap,還有stex、Loopring、Etherdelta等。但是,出了Etherdelta目前有一定交易規模外,大多數都還處於早期開發階段,也就是說距離成熟的模式還需市場的探索。僅從目前用戶體驗來看,Etherdelta跟中心化交易所差距還很遠。

渠道為王的時代,交易所發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從目前看,還沒有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模式完善。

交易所群雄並起是好事兒,渠道是市場的血管,區塊鏈這個盤子有多大,交易所擔負著市場開拓的大任,只是現在交易所更青睞於“挾交易以令諸侯”,拼命的讓項目方發展社區、給自己帶流量,好處是大家都這麼做,等於是共享了流量,只是更加養肥了交易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