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版加密貨幣造富神話:他 8 萬韓元入場 收割了 280 億

今年 1 月,韓國 SBS 電視臺的“我想了解 TA”欄目介紹了一位二十多歲年輕人的故事,他的事例在韓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最初投資比特幣時他手裡只有 8 萬韓幣,約合人民幣 470。截止到 SBS 採訪他時,他已經持有價值 280 億韓元,人民幣約為 1 億 6500 萬的比特幣。就在接受採訪的 2 個小時內,收益增加了 30 億韓元(1765 萬人民幣)。二十多歲的青年 8 萬韓元的啟動資金,短時間內財富積累驚人的迅速。事件播出以後在青年人群中瞬間颳起了投資加密貨幣的旋風。

韓國版加密貨幣造富神話:他 8 萬韓元入場 收割了 280 億

湊巧的是在當天,韓國虛擬貨幣交所中比特幣的價格突破了 2660 萬韓元,比當的天國際市場價格還高出 900 萬韓元,刷新了歷史最高價。在韓國國內掀起的虛擬貨幣熱潮造就了被稱為"泡菜溢價"的泡沫。

加密貨幣的投資逐漸演變成了"投機",而政府遲遲才出臺了相關的管制措施。去年 12 月 28 日,韓國政府頒佈了以"虛擬貨幣交易實名制"為宗旨的限制規定。從今年開始採取了停止發放新虛擬賬戶等措施。 因此,虛擬貨幣市場的新進入者只能通過被確認的實名賬戶進行虛擬貨幣的交易。另外就新賬戶發行上,政府也只允許部分大型交易所發放新的帳戶,而中小型交易所的新賬戶發行實際上仍處於中斷狀態。

儘管監管政策不斷收緊,但虛擬貨幣的熱潮仍未消退。和最高點相比,雖然比特幣的價格下跌約三分之一,但是從比特幣和以太坊衍生出來的數千個虛擬貨幣仍然在熱火朝天的進行 ICO。

根據虛擬貨幣信息網站“Coinmarket”的數據,截至 2018 年 6 月 7 日,在世界市場上交易的虛擬貨幣共有 1645 個。據瞭解,除了這些數字貨幣和代幣以外,世界範圍內至少還有 4000 個虛擬貨幣正在交易或者準備交易。

由於沒有得到驗證的虛擬貨幣和交易所林立,業界開始努力展開自淨。韓國區塊鏈協會發布了“自律限制方案”。韓國政府正在考慮如何將虛擬貨幣納入制度範圍內,而協會則通過自律規制來保護投資者。 韓國區塊鏈協會相關人士表示:“自主限制規章制度的核心在於保護投資者。如果交易所自行遵守統一的自律限制方案,各交易所將不僅受到信於投資者,也將增加政府對業界的信任。”

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不應該捆綁的呼聲越來越高。韓國區塊鏈協會會長 Jeon Ha Jin 對此曾經表示:“ICO 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分枝。ICO 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之上產生的。全球目前已經有很多的企業通過 ICO 的方式募集鉅額資金。但問題是後續如何發展區塊鏈技術及相關的商業項目不明朗的企業也很多。”

業界相關人士表示:“虛擬貨幣是一個導火索。短期內,是虛擬貨幣拉動著區塊鏈產業。但事實上越過虛擬貨幣交易,構建支撐虛擬貨幣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多個商業領域的生態才是重中之重。”他還表示:“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是不可分割的關係。為了增強全球的競爭力,政府應該儘快將虛擬貨幣編入了制度健全的交易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