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奮進的共青團

——近年來共青團深化改革工作綜述

“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2015年7月6日,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包括共青團在內的群團改革動員令。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緊跟黨奮鬥了90多年的中國共青團重整行裝再出發,全面進入“改革時間”。近3年來,全團上下以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為根本方向,堅持刀刃向內,突出問題導向,勇於自我革命,銳意進取、真抓實幹,有序有力推動團的改革全面落地。一個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共青團正闊步走來。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讓改革成為全團共識和一致行動

黨中央正式印發《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後,團中央第一時間成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雙週會議機制和改革任務銷號制度,下發改革攻堅重點任務清單,逐項推動落實。截至目前,改革方案中確定的99條團中央本級改革舉措已基本落實到位,一批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措施、項目正在收到預期效果。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與此同時,通過分級分類大規模團幹部培訓、團屬新聞媒體陣地宣傳、強化對各地改革的統籌評估、逐級開展綜合督導等工作,面向全團持續傳遞改革信號,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了改革聯動的良好態勢。目前,各省、區、市共青團改革方案已全部出臺,地市、縣區一級共青團改革正在同步推進。

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從鐵道民航到機關企業,從大學校園到中學支部,“全團一盤棋,奮力抓改革”日益成為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一道靚麗的青春風景線。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正本清源:政治組織要有政治組織的樣子

“以前,最怕被問‘你們共青團到底是幹啥的’。說實話,不光別人弄不清楚,自己心裡也犯嘀咕。”重慶市銅梁區團幹部韓莉深有感觸地說,“要說這幾年改革的最大成效,我覺得首先是思想上的正本清源,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共青團是一個政治組織,為黨育人才是我們的主責主業。”韓莉的話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各級團幹部的共同心聲。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團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核心業務,組織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通過構建“導學、講學、研學、比學、踐學、督學”六位一體的學習體系,推動黨的理論主張在團員青年中入腦入心,充分彰顯團的政治功能。僅在北京,就有5.3萬餘個基層團組織動員近60萬名團員青年參與學習。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明晰政治定位、聚焦主責主業的共青團正在不斷煥發勃勃生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得到各地黨委高度重視,爭做“小青馬”在青年學子中蔚然成風;思想引領方式不斷創新、效果更為顯著,青年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不斷深化;中央團校改革穩步推進,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初具雛形……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團的代表性、廣泛性有效提升

去年年底,曾經的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當選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兼職),再次走進了公眾視野。打破年齡、學歷、身份、職級限制,建設專職、掛職、兼職幹部相結合,符合群團組織特點、充滿生機活力的團的領導機關幹部隊伍,是此次共青團改革的一大亮點。與“85後女孩”史逸蟬、奧運冠軍魏秋月等優秀青年代表一樣,蘇明娟的這次“職務變動”正是這一改革舉措的直接體現。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蘇明娟

改革至今,先後有85名掛職幹部和57名兼職幹部被選拔到團中央機關工作,他們當中,有的來自黨政機關、科研院所,有的來自企業學校、社會組織。正如團中央宣傳部掛職幹部宋超賀說的那樣:“我們為團中央帶來了青年的心聲和基層的實際,團中央教會了我們怎樣做好青年群眾工作,這是雙贏的制度設計。”

在團幹部來源日趨多元的同時,團的領導機構組成也發生著深刻而可喜的變化。據統計,截至目前,團中央和已換屆的省級團委全委會、常委會中基層一線代表比例已分別達到

50%25%左右。各級團的領導機構含“金”量、含“權”量不斷降低,青年味、基層味顯著提升。

到青年中去,成為廣大團幹部的自覺行動

“兩年多的時間,粗略算下來,我一共組織和參加了70多場活動,經常聯繫106個小夥伴,直接接觸青年超過1000人,前前後後跑了不下2000公里路程。”這是團中央辦公廳幹部劉釗在總結自己落實直接聯繫青年制度時算的一筆賬。從“坐在機關大樓裡”到“融在普通青年中”,這種變化正在各級團的領導機關幹部身上悄然發生著。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團中央、省級團委機關幹部制度化下沉基層團組織幫助工作,第一輪共1391名專職幹部到全國509個縣幫助工作4至6個月,其中國家級貧困縣257個。

——團中央機關全體在崗幹部每週有1天到基層團組織開展工作,共聯繫各類基層團組織600餘個

——各級團幹部通過新媒體等手段人均常態化聯繫幾十名普通青年,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經常性聽取意見建議。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各級團的領導機關幹部“當青年官”的思想明顯淡化,“做青年友”的自覺顯著增強,開展青年群眾工作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到基層去、和青年在一起,成為新時代團幹部的鮮明標籤。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青年之友界面

讓先進性成為每一名團員的身份證

“我們的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如果沒有團員意識和榮譽感,不追求先進性,就容易成為一盤散沙。”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語重心長地寄語廣大團員。

遵照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各級團組織堅持把加強團員先進性建設作為改革的重中之重,從嚴格團員發展抓起,突出政治標準,規範發展程序,據統計,2016年、2017年全國團員發展總量分別控制在627萬、500萬以內,有效改變了過去某些地方“全員入團”的現象。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上海市文來中學團總支書記徐樞清提供了這樣一組有趣的數據:改革前,一個班級主動遞交《入團申請書》的學生不到50%,現在雖然入團比例降低了,但主動申請入團的學生卻達到了80%。人數比例下去了,團員先進性光榮感卻上來了,這已成為改革中各地的一個普遍共識。

既要“優生”,更要“優育”。改革推進過程中,廣東以中學團校建設為增長點,圍繞團員意識教育等重點,探索創新工作載體,目前已在全省建成中學團校3145所,覆蓋率達70%。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名中學團委書記表示:“通過在團校的系統化學習,學生團員的精神面貌有了顯著提升。無論是理論素養還是日常言行,都對其他同學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

讓團旗在互聯網上高高飄揚

在改革中奋进的共青团

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部分話題閱讀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