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電器IPO:靠線上吸金,披露前遭行業巨頭起訴

斑馬消費 任建新

趕上電商發展紅利,創立12年的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小熊電器)依靠線上渠道,在過去的一年賣出超15億元的小家電。

小熊電器IPO:靠線上吸金,披露前遭行業巨頭起訴

在眾多電商品牌逐步走到線下的當下,小熊電器仍樂觀表示要繼續鞏固自身的渠道格局,重線上、輕線下銷售的模式是否可以持續?

小熊電器還有更大的“野心”,在擬募資的10.79億元中,有將近93%的募資用來擴充產能,意味著未來公司產能將翻倍,這對公司的渠道建設和產品研發將是極大的考驗。

9成收入依賴線上

每賣出一件小家電產品,小熊電器可能就要支出9至12元的銷售費用。

小熊電器招股書披露,2015年至2017年,其銷售量分別達到1046.08萬臺、1420.90萬臺和2024.30萬臺;同一時期,銷售費用則分別為1.04億元、1.45億元和2.47億元。

也就是說,每賣出一臺小家電,平均付出的銷售費用分別為9.92元/臺、10.23元/臺和12.20元/臺。

小熊電器IPO:靠線上吸金,披露前遭行業巨頭起訴

斑馬消費注意到,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增長主要是品牌宣傳費用增加,整體銷售費用佔比營收的比重從2015年的14.36%增至2017年度的15.04%。

比如,2016 年銷售費用較 2015 年度增加 4162.99 萬元,增幅為 40.12%,主因是品牌宣傳費增加1568.04萬元,這筆費用主要用在對影視劇與綜藝節目的廣告投放。

2017 年度,銷售費用較 2016 年度增長 10153.19 萬元,增幅為 69.83%,品牌宣傳費用增加5229.90萬元,涉及明星宣傳、戶外廣告及電商平臺廣告投放等。

作為一個電商品牌,小熊電器對線上渠道重度依賴。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線上銷售收入分別為6.33億元、9.56億元和15.04億元,分別佔比總營收的87.55%、91.24%和91.59%。

小熊電器IPO:靠線上吸金,披露前遭行業巨頭起訴

披露前成被告

在招股書正式披露前被告上了法庭,估計是小熊電器始料未及的。

事情是這樣的,小熊電器的電子壺(養生壺)器具中安裝了施特里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rix”)所產的控制器和連接器,Strix認為小熊電器侵犯其知識產權。

招股書顯示,2015年,小熊電器養生壺產品投入市場,當時的品類不多,銷售收入不高。但2017年養生壺就已為公司貢獻了7900萬毛利,是僅次於電燉盅(鍋)的大單品。

令小熊電器沒想到的是,養生壺中悄悄安裝的Strix所產的控制器和連接器,差點給公司惹出了大麻煩。

4月24日,雙方達成和解,小熊電器不僅承諾將在電子壺(養生壺)中繼續安裝和獨家採購Strix的控制器和連接器,還支付一筆不小的補償金。5月11日,也就是小熊電器招股書籤署當天,Strix才撤訴。

小熊電器IPO:靠線上吸金,披露前遭行業巨頭起訴

斑馬消費注意到,報告期內,小熊電器對研發投入比較吝嗇,2015至2017分別為992.40萬元、1653.33萬元和2507.68萬元,分別佔比當期營收1.37%、1.57%和1.52%。

同樣做小家電的九陽股份(002242.SZ)和蘇泊爾(002032.SZ)2017年研發投入佔比分別是3.68 %和2.71%。

小熊電器也意識到這一點,“不能及時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公司將可能面臨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