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榕:極端行情背後的核心邏輯!

A股是典型的政策市,每一輪行情政策都如影隨形。研究監管思維的變化才能準確把握行情的運行脈絡。

而每一個政策週期基本要有這麼一個過程:後知後覺(發現問題),官僚主義(慢慢處理),矯枉過正(下重手處理過頭),物極必反(市場不堪忍受,政策修正)。

人性不變,邏輯永恆。現在有點可以確定的是監管層思維已經開始進入第四階段,只是其時間跨度和力度還需要觀察。

為什麼說2017年會有極端行情?

2017年1月8日寫過一篇文章《對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問》,講到2017年A股市場有很大的疑問。

什麼叫極端的行情呢?

當時我的理解是,上半年可能會出現極端的跌,下半年有可能出現極端的漲,這其實是拋開任何的其它的理由,只說了一件事。

所有的邏輯跟脈絡都是理解的政策市,最能體現政策市,作為政策的代表是監管層。我對監管層的思路做了一個很詳細的梳理,它認為2016年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它一定在2017年堅持。

我最擔心2017年監管會出現驕傲。你看它的總結,它認為在2016年它又做到了穩又做到進。其實我認為那是一個巧合,在後面很多的基礎已經不存在了。

所以1月13號我又寫了一篇文章《對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問(析疑版)》。

我整個列的東西里面,包括IPO,我用的霸王硬上弓,包括對資產重組的打壓,對一些增資擴股的限制,整個會破壞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

對一個政策市來說,你必須瞭解政策思維的脈絡,這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市場大家經常會發現,跌到很多的時候,很多用戶都在跟監管部門提大量的建議。

既然是政策市你必須關注監管層的思維究竟到了哪個階段,這是唯一能判斷股市後面走勢的一個方法。

因為只有監管層的思維達到某個階段,有些政策才可能會出來,否則政策是出不來的,或者能出來的都可能是落井下石的政策。

所以說市場會出現極端,甚至冰火兩重天。

可能上證指數跌幅不大,但其它的板塊會出現跌幅非常巨大的情況,這個殺傷力是非常大的,這種情況你不得不防。

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可以慢慢理解,有些只能說機會是跌出來的,有些其實是監管的思路發生變化。

我們不僅講過去,也講未來,其實大家未來一定要去看關於資金面的事情。

如果資金面上不能出現重大的變化,那整個市場是很難有大的變化。

現在的市場資金在發生什麼變化?

養老金在進來,股市一邊還在調整,它可能叫入不敷出。上半年國家隊其實在高拋低吸,這個時候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不會做了。可能會勉強達到一個平衡,但是IPO還在發。

其實我裡面講到一條可能還沒實現,限制大小非,限制大小非短期是一個好事,但是千萬不要拖的時間太長。

如果說未來可能要限制,那現在它就會加速跑,它不跑將來就會被限制了。所以這個事情要做馬上做,如果你要等,那可能它會先跑。

這個事情確實有一個雙刃劍的概念,我個人看法是這個政策應該會採用一定的方式出來。

還要去理解整個市場,包括6月份的加入MSCI,這個可能對市場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市場上跌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因為現在市場倡導價值投資,又往下跌,有些股票就會進入價值投資的人的視野。

這其實是最好的止跌方式,如何判斷這個之間的平衡是最難的。

如果大家只是簡單的想倡導救市,我認為這一點必要都沒有。

這個時候你唯一能想是不要報太大幻想,你要看到市場上正面的東西,否則將來市場真的有行情的時候,你又錯過一次大機會。

跌的過程中如何找到自己買的股票,看到市場的正向的變化,這個很重要。

因為市場跌的時候,會有一個物極必反的過程。

你會發現政策會做一定的修正,過去對企業併購、資產重組,對一些可能能夠支撐股價的把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行為,經過一些梳理之後,慢慢也會有一定的鬆動,這時它就對股價產生一定正向的支持作用。

所以我感覺這次的思維上的調整,包括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在不遠的時間之內慢慢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均衡,也許真的會出現我說的,上半年下極端,下半年說不定來個上極端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