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最近熱播的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這段時間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論。雖然是來自印度的電影,但是卻和中國當下的國情不謀而合,讓人不禁感嘆,家家都有難唸經,原來國家和國家之間也一樣。

“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印度電影《起跑線》講述的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費盡心思,千方百計地送孩子進名校的故事。片中男女主角拉吉和米塔夫妻便是如此。在妻子的百般要求下,他們搬去了學區房的富人區。儘管想融入上流社會,可他們是來自月光集市,而且說印地語而非英語的"土鱉",根本就無法融入。為了讓女兒進名校,他們是多方面嘗試,可以說是病急亂投醫,可是都無功而返。最後,他們被迫使用見不得光的招數,假裝窮人,甚至利用國家規則申請學位。

“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這部電影的名字也很通俗易懂,中國有句話叫“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指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家庭條件、以及先天和後天的給予等等。想來中國和印度的思想觀念都相當一致。

這句話想來80、90後是深有體會的,50、60 後的父母們因為從小物質短缺和中途學業的耽擱,將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放在了下一輩身上。深受其苦的 80、90 後這一代人,估計大多數都有過在課後甩下厚重的書包,又要去參加各種補習班和課外活動的經歷,甚至演變成了,你家孩子做三套卷子,我家孩子就要做五套這種功利性的攀比。

“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有教育專家認為,如果忽略孩子在某一階段的發展特徵,過早地過度開發孩子單方面的能力,如識字、學單詞、背誦大量古詩詞等,不但不會增強孩子的記憶能力,甚至還會因為讓孩子在過早的接受這種程式化的教育,從而對已有的知識失去新鮮感,對以後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如果真拿人生當一場奔向終點的賽跑,家長們迫切希望孩子能過早到達終點的期望可以理解,但是未免也有些本末倒置了。我們現在在做的,無非就是讓孩子死了命的用兩條腿向前跑,哪怕中途累了,也不準喝一口水。而真正受過教育的,聰明的家長則不會如此,他們會在開始賽跑之前,就給孩子準備一輛自行車,讓他們能用更輕鬆的姿態去到終點。

“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這個自行車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智慧。據我所知,很多家長在孕期,就會給孕媽媽和孩子補充惠優喜藻油軟膠囊(一款純藻油DHA營養保健品,這款產品採用的是美國進口Life’sDHA藻油原料,品質有保證,在市面上口碑很好,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這種有著豐富DHA的產品,能夠促進嬰兒智力和視力的發育,在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就已經讓寶寶擁有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智力。

“起跑線”重新定義,讓寶寶贏在胎兒期

我們的人生應該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跑。而能否堅持跑完全程,決定於身體素質,嬰兒階段的腦發育,等因素,而不是短時間的衝刺領先,用背過的幾句唐詩宋詞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之後精疲力竭,累到在半路上,被其他孩子遠遠超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