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這是個國漫被唱衰的年代。

但你知道嗎?有這樣一部大型動漫,僅上線第一年就登錄央視12個頻道,後在各大網絡平臺熱播,點擊量超450億,陸續在1000多個地方電視頻道播出,覆蓋各中心城市的地鐵、公交,涵蓋29個機場、2550條航線、70%以上火車、10萬輛大巴,榮獲國內外專業獎項160餘項……

為人稱道的是,這還是一部公益動漫,它的創作者是一位歸國北漂80後姑娘,熱愛動漫的她也是宮崎駿的鐵粉。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姑娘名叫王羽瀟,從當初的動畫小白到最後“捅破大天”,創立公益動漫界龍頭品牌,她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走得堅定。

畢竟當年,動漫事業對於工科出身的她而言只有茫然。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她也曾選擇一份索然無味的工作,溫水煮青蛙的過日子,如果說這寡淡歲月裡還有一點熱情,那就是對動漫的憧憬。“如果我能成為一個動畫師,每天對著電腦去創造浪漫美好的世界,那該多好。”

一念起,星星之火也能燎原,一開始王羽瀟自學各種軟件,Flash、Pr,鑽研下來,她越發興致盎然,而為了更上一層樓,她果斷的辭掉工作,去北京參加動漫培訓。兩個月後,她的培訓結業作品在同期的閃客大賽中獲得第一名。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王羽瀟為動漫理想邁出了第一步,還算很不錯的開端,下一步,她將目光鎖定業內一家非常知名的公司。

兩輪嚴格面試之後,她被錄用了。而接下來就是更加緊張的生活節奏,身邊的同事大多是科班出身,王羽瀟要分秒必爭,才能彌補自己半路出家的不足。

她每天五點起床練習伯裡曼人體結構、迪士尼人物角色設計,晚上加班到十點才回家,以至於成為公司裡唯二的可以超額完成任務的員工之一,另一位是非常有經驗的動畫師。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難以想象,兩年前,王羽瀟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門外漢”。“剛開始聽他們說結構、形準、跑型、構圖這些詞,完全不能理解。別人說動畫跑型了,自己也看不出來。後來經過長期的練習,耳濡目染才慢慢有所體會。”

她像一塊海綿,不斷汲取養分,最終有了質的飛躍。同時也有了新的思考:怎樣實現從動漫製作到創作的轉變?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2009年,王羽瀟再次辭職,赴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攻讀“動畫與創意媒體”碩士學位,兩年深造,她獨立完成多支動畫,成為班上最好的學生,還兼職參與澳洲動畫導演的項目,牢牢抓緊每一次機會。

學成歸國之後,王羽瀟終於有了創業的底氣——坤鶴動畫誕生了。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說是創業,其實最初不過是一間狹小簡陋的辦公室,員工不足十人,但正是這支動漫小分隊,將創作視為天大的事情,最忙碌的時候,吃住都在辦公室,他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很多不眠之夜。

畢竟,2012年的中國,資本遠沒有像現在這樣青睞文創行業,

王羽瀟瞭解到,國家廣電總局出臺了《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規定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日公益廣告播出時長不得少於商業廣告時長的3%。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這給了王羽瀟很大啟發,坤鶴動畫定位在“以動漫為載體的公益廣告創作”。在定位精準,天時地利人和的前提下,《可可小愛》很快有了一戰成名的機會。

2012年,央視舉行了全球公益廣告大賽。憑藉新穎的形式和載體,《可可小愛》宣傳"淋浴節約水、低碳又環保"的公益廣告劇《大象洗澡》,從10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因為看重坤鶴動畫的實力和創意,央視又主動採購了多支可可小愛公益動漫劇,並陸續在12個頻道持續播出,《可可小愛》由此一炮而紅。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如此,王羽瀟更加堅定了信心,要把《可可小愛》打造成公益動漫領域的龍頭品牌。6年來,動漫主題涵蓋了公民道德、生態環保、人文關懷、文明禮儀、少兒品德、安全教育……已完成近400集的製作。

她是宮崎駿的草根粉,竟成為中國公益動漫第一人

沒有一擲千金,沒有大肆宣傳,《可可小愛》卻飛速取得了不俗成績。

之後,王羽瀟將帶領坤鶴動畫積極探索公益經濟之路。“做公益動漫是比較難盈利的,但未來我們想探尋更多可能。”從單槍匹馬到同好成群,從赤手空拳到披堅執銳,王羽瀟一路艱辛也一路清歌。而《可可小愛》裡深藏著她的靈魂,這也是作品的正能量與精神氣。

但願未來,她能夠創造出更多優秀作品,關於愛,關於善念,關於正義與美好,正如王羽瀟所說,這是她窮極一生的責任與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