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民族文化,在富川瑤族自治縣,有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它就是鳥仔果條,沿傳著傳統的手工藝製作,是被瑤族人民要來招待客人,走親訪友的上等品。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喝油茶是瑤族人民的特有習俗之一。俗話說,客人一到油茶上灶,賓客來臨,朋友聚會邊喝邊拉家常。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深坡村是一個典型的宋代瑤漢聚居古村落。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在這裡,美好的一天是從一碗油茶開始的。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然而我們今天的說的主角並不是油茶,而是和油茶應運而生的瑤族人民的特色“茶送”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這種由瑤族語言演變而來的送茶點心叫鳥仔果條,果條色澤金黃,口感香脆。造型依照著瑤族人民的板鞋形狀製作,寓意著親友之間要多走動、多聯絡,是瑤族人民人與人之間的密切交往,和諧共處的精神領帶。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蔣佳富在村前經營著一家特色農家樂,專給各地來的遊客提供當地特色的美食。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鳥仔果條因為酥香,色澤好看,造型優美,成為遊客們的香餑餑。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鳥仔果條由板鞋形狀的果條鳳凰形狀的果條組成。

形似鳳凰的果條,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複雜的纏繞、疊加,才能變化出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鳥,在這村中,也只有老人們會做了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形似板鞋的果條由八段剪下的果條盤繞拼接而成,八段果條盤繞起來代表著八重山嶺,兩頭粘結起來形成的果頭寓意著瑤族的祖宗盤王帶領著瑤族先民翻山越嶺不斷遷徙的勤勞和艱辛。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下面跟著大寶,看看這酥香美味的果條怎麼做成吧!

原料:糯米、芝麻、油、紅糖

製作方法:

一、先把糯米用水泡一個晚上,晾乾水分,然後打成粉狀,過濾,備用。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二、猜粉做成小餈粑,這些餈粑放進滾水裡煮熟,撈出,再放進滾燙的紅糖水中,煮透。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三、把滾燙的餈粑和紅糖倒入糯米粉中,反覆猜揉成鬆軟的麵糰,軋成餅狀,用剪刀剪成一根根粗細一致的長條,盤成八根的板鞋果條和鳳凰鳥果條。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四、板鞋狀果條盤好後需要粘上一層密密的芝麻。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五、盤好的果條下鍋油炸至金黃色即可出鍋。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至今,瑤族人民還保留著過年家家戶戶做果條,走親訪友互送果條的傳統習俗。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瑤鄉特色小吃,也被越來越多的遊客所喜愛,成了富川暢銷的特色產品。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2018說幹就幹,幹就幹好!

一個被遺忘很多年的味道,它存活在大部分富川人小時候的記憶裡!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文章整合自:賀州味道Tas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