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在北京寫的?北京後花園這片廢墟至今是謎,塔林被毀盜


這是北京後花園景區架在火焰山上的棧道。北京後花園景區位於駐蹕山下,金章宗曾遊此山,于山石上鐫刻“駐蹕”二字。附近有古剎上方寺、寶雲寺、掛兒底、妙峰庵(旮旯庵)、大雲寺、小云寺、石雲寺、車雲寺等古蹟或遺址。

石雲寺遺址上的古井。民間傳說《西遊記》只是吳承恩整理,真正寫作者是丘處機及其弟子們。我們知道丘處機的名字大概是從金庸先生所著的《神鵰俠侶》中瞭解的。

石雲寺遺址上的水槽。建國之前《西遊記》的作者在民間一直傳說是宋元間道人丘處機。而建國之後,所有出版的《西遊記》作者被正式署名為吳承恩。

石雲寺遺址上房基。駐蹕山又稱神嶺千峰,石雲寺也叫千峰觀。民間傳說這裡才是《西遊記》初創的真正搖籃之一。據說,神嶺千峰中的豬頭像又像是“唐僧推山”,這裡群峰疊起,挨肩而立,好似一個僧人手推高山,又像是豬和猴行者在說話,惟妙惟肖。

石雲寺遺址上的臺階。據傳,丘處機與弟子們根據“唐僧推山”,塑造出豬八戒作為唐僧的第二個門徒,並把唐僧的大門徒猴行者定為孫悟空、把探沙神定為唐僧的第三個門徒沙僧。

石雲寺遺址上的房山牆。當然,也有很多人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丘處機是寫過《西遊記》的,但不是有唐僧的那個《西遊記》,而是丘處機受成吉思汗之邀西行路上所寫的見聞錄。中國宗教歷史上有兩次行程最遠、影響最大的西遊活動。一是唐僧玄裝去印度取經;一是丘處機去阿富汗找成吉思汗的和平之旅。

從石雲寺遺址看,其規模不小。此外,更為撲朔迷離的是,石雲寺旁的山崖上,後人刻上了“照寶山”三字,傳說這是暗示此地為藏寶之地,歷代帝王、文人墨客以及尋寶者曾多次到此尋寶,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石雲寺遺址旁的石磨。相傳在北京後花園景區內古代埋有大量的金、銀和銅,數量是九缸十八窖,也就是寶藏共有十八處窖藏,每一處都有九缸之多,但由於所埋藏的地點無人知曉,所以至今沒有人找到。

石雲寺遺址旁的塔林遺址,高僧或道長仙逝後,其舍利子或骨灰放入塔內地宮。關於寶藏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忽必烈建元大都初期屯兵二十多萬於白虎澗,並將隨軍攜帶金銀銅幣等埋藏在西山神嶺千峰腳下;另一說是五代十國亂世之際,劉守光擁兵佔守燕城,自稱皇帝后,將搜刮來的金銀珠寶、散銀和銅錢,集中收藏在這裡。

塔林遺址中的塔大多被破壞,這座塔可以明顯看出塔中和塔基有盜洞,只是後來有人用殘磚隨意封住了。

這座塔基本被完全破壞,後人撿拾一些殘磚重新簡易地堆積了一下。

被破壞了的古靈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