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粵港澳大灣區、泛珠合作一週要聞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點擊上方“泛珠發佈” 可以訂閱哦!

本週泛珠區域有哪些重大新聞?區域合作有哪些進展?請隨泛珠君一同回顧,進入週報時間!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粵港澳大灣區要聞

1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在京舉行

2月3日,“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百餘位香港工商及專業服務界代表以及三百餘位國有企業的領導及高管人員參與,雙方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工作上進行直接對接,促進建立策略夥伴關係,為香港業界和國有企業在拓展“一帶一路”機遇上“牽線搭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出席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張德江指出,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5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政策溝通不斷深入,國際影響與日俱增;設施聯通不斷加強,陸海天網立體發展;貿易暢通不斷提升,合作紐帶日益鞏固;資金融通不斷擴展,多元投融資支撐體系加快建設;民心相通不斷深化,人文交流豐富多彩。成就有目共睹,前景鼓舞人心。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正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發展方面的意義和影響必將進一步彰顯。

張德江表示,支持港澳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重要決策。希望香港各界人士和內地有關機構、企業在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瞄準國家所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香港所長,合力提升優勢互補效應;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打造多元合作平臺;弘揚絲路精神,積極促進人文交流。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做主題發言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林鄭月娥3日在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一帶一路”論壇上發表演講(“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主席去年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的演講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全方位舉措、新歷史座標,香港將以“一國兩制”為根,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區位、先發、專業化服務和人文等優勢,在金融與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與航運、經貿交流與合作、民心相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對接合作與爭議解決服務等方面擔當重要角色,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發展作出新貢獻。特別行政區政府下一步將重點在建立和完善中央有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對接企業需求、推動項目和資源落實、促進民心相通等方面加強工作,引導香港社會各界和企業與國家同心、與香港同行。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作專題論壇開場主題發言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肖亞慶在發言中表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重大歷史機遇,將充分利用香港資本市場,與香港專業服務各方面加強對接,力爭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與香港各界加強合作。

肖亞慶指出,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進中央企業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和骨幹力量。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許多中央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利用香港平臺優勢,開拓海外市場。

2

粵港澳旅遊推廣機構把握大灣區機遇加強海內外推廣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廣東省旅遊局、香港旅遊發展局2日在澳門舉行粵港澳旅遊推廣機構第78次工作會議,以加強信息交流、深化區域合作和商討今年的聯合推廣項目。三方表示,將在現有旅遊合作機制下持續強化聯合推廣工作,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加強海內外推廣。

3

東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建設深化商改試驗基地

東莞市工商局方面表示,《意見》是近年來省工商局首次出臺支持地級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量級“政策包”,為東莞繼續先行先試、發揮商改排頭兵的示範引領作用注入了新動力。

4

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2017年經濟“成績單”出爐

在過去一年,珠三角城市的經濟數據有了哪些變化?各市取得了哪些發展成績?帶你一圖讀懂!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5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吞吐量數據出爐!世界級空港群初現雛形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近日,2017年粵港澳灣區各大機場吞吐量數據相繼出爐。粵港澳大灣區六大機場的總體旅客吞吐量20161.7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93.58萬噸;香港和廣州兩大國際樞紐機場表現依然突出,共同在灣區機場群中發揮牽頭作用;深圳機場在鞏固區域航空樞紐機場地位的同時,也在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澳門、珠海機場及惠州機場,在立足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分別為灣區西翼和東翼地區提供交通支撐,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統一、分工明確、共贏共利的世界級空港群已經初現雛形。

泛珠三角區域要聞

1

四川深化與泛珠三角合作 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省長尹力作政府工作報告

近日,四川省省長尹力在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要推動全面開放合作,在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等的同時,還要深化與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合作,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

香港福州社團聯會在港舉行成立慶典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香港福州社團聯會3日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成立慶典。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何靖等作為主禮嘉賓參與慶典,與在場逾2000位嘉賓、鄉親共襄盛舉。

香港福州社團聯會創會會長、首屆主席俞培俤致辭指出,長期以來,廣大居港榕籍鄉親弘揚愛國愛港愛鄉優良傳統,敦睦鄉誼,心繫桑梓,艱苦創業,勇於擔當,堅定踐行“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促進家鄉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公益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3

香港與內地新增多式聯運安排

中國民用航空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2月1日在北京簽署內地與香港間航空運輸安排備忘錄,新增多式聯運安排,讓雙方航空公司可以與海運及陸運承運人推出多式聯運代號共享服務,擴展內地和香港的運輸網絡。

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消息,雙方同意開放內地與香港間海空及陸空的多式聯運代號共享。雙方指定的航空公司可在香港和內地珠三角地區城市之間開展多式聯運代號共享合作。

4

廣西賀州發展兩岸特色農業 確保供港農產品提質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賀州市市長林冠30日在南寧表示,賀州正在加快推進兩岸青年農業創新園區建設,發展兩岸特色農業產業,確保供港農產品提質上檔,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

林冠表示,下一步,賀州將實施農產品區域品牌戰略,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果籃子”和“肉籃子”基地,加快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加快農產品加工聚集區建設。不斷延伸生態農產品產業鏈,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和追溯體系,著力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產品附加值。

重大項目

1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運營準備工作簽署備忘錄

1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就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運營準備工作簽署備忘錄,雙方計劃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127對,其中短途列車114對,長途列車13對。

當天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禮賓府與鐵總總經理陸東福會面,並見證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與鐵總辦公廳主任韓江平簽署《關於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運營準備工作重點事項安排備忘錄》。

2

香港特區立法會首讀“一地兩檢”草案

1月31日,香港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正式開始本地立法工作,落實“一地兩檢”“三步走”程序的最後一步。

觀點言論

1

產官學人士:香港應主動和內地企業攜手“走出去” 共拓“一帶一路”商機。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3日在北京舉辦。多位與會產官學人士表示,香港可發揮服務業等優勢,創新合作模式,攜手內地企業“走出去”,共拓“一帶一路”商機。

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合作一周要闻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香港與內地企業要創新合作模式,應先做好平臺,幫助香港服務業和內地企業對接起來。香港的服務業要主動“走出去”,不能等內地企業來找,而要主動連接,讓香港高質量服務業起到槓桿作用。香港還可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放大服務業能力,同時幫助內地企業走上一個新臺階。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董事長劉起濤表示,香港與內地在硬實力、軟實力方面攜手空間還遠沒開發出來。他建議,通過成立共同的基金、公司、組織等,進一步把雙方做成“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的利益共同體。

香港資深大律師袁國強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不同,到這些地區投資,需要有豐富的資料庫。不同組織正在研究不同地區的法律情況,若有一個平臺進行交流,可供有興趣的投資者作參考。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主席馬時亨表示,港鐵公司“走出去”已有十多年,在北京、杭州和深圳也有地鐵的經營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港鐵加大了境外投資力度。“一帶一路”沿線對高鐵等建設的需求大,內地高鐵建設經驗多,香港企業和國有企業一起“走出去”可共創商機。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素來是國家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也是新時期國家新一輪開放政策的國際窗口之一,歡迎國有企業利用香港的優勢“走出去”,一起把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機遇,真正做到“把香港所長,貢獻給國家所需”。

“一帶一路”總商會主席林建嶽表示,該會未來將盤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華資分佈、產業分類和所面對的問題,藉以構建相關大數據庫;組建“共商共建共享”民間平臺,推動民間與政府的交流和合作;為華資開拓“一帶一路”商機提供智力支持。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指出,香港資本市場在“一帶一路”基建項目中可起四方面作用。

其一,香港是資本市場、融資中心、資產管理中心,亞投行可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發債。其二,香港有管理好軌道交通、空港海港等基礎設施的經驗,可以成為資訊、法律、管理服務中心。其三,仲裁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有信譽的仲裁地之一,一旦發生投資爭議,香港歷來是首選仲裁地之一。其四,人才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認為,作為世界範圍內開放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香港金融體系健全、監管法制完備、專業人才充足、金融基礎設施完善,在“一帶一路”資金融通、金融合作中完全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在促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加快金融服務對接,推進金融市場和基礎設施聯通,完善跨界金融交易,發展金融科技等領域可拓展合作機遇和發展空間。

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認為,“一帶一路”倡導的五通中,難度最大的是資金融通。他建議,加強金融機構的互助以拓寬融資來源,在債券資金市場等直接融資工具上多做文章,通過槓桿設計使投融資多元化巧妙地在香港落地。

2

楊偉雄:冀促進香港高校與內地研究機構深入合作

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1月30日在北京表示,一直以來,中科院與香港多所大學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創科局希望在這方面扮演積極角色,促進香港高校與內地研究機構的深入合作。

楊偉雄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戰略,實現了人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在香港與內地間的流通,這些都有利於香港的發展。

3

林偉中: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業 需紮紮實實打好基礎

大灣區應該立足於幾個目標,第一,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應該是長遠的,而不是追求某一個經濟指標突飛猛進的發展;第二,迴歸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第三是服務中國金融經濟與國際接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不可能沒有中國,中國也不可能沒有世界。怎麼去做好這三個功能應該是大灣區發展很重要的目標。

廣東無論在“走出去”還是“引進來”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粵港合作優勢,廣東金融業可積極利用粵港金融平臺的國際化產品和服務經驗,為本地服務。廣東省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城市,積極抓住這一戰略實施的重大契機,建立有利於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的總體金融制度安排。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