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官宣:漲幅放緩10個月的房地產,5月又雙叒叕漲了!

每個月的統計局數據又發佈了,這次漲了!

統計局官宣:漲幅放緩10個月的房地產,5月又雙叒叕漲了!

2018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14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9037億元,增長14.2%,增速與1-4月份持平。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0.1%。

統計局官宣:漲幅放緩10個月的房地產,5月又雙叒叕漲了!

簡單的整理一下數據:

首先:房地產漲幅下調10個月的市場又反彈了。

2015年6月,本輪房地產市場首次出現銷售面積同比上漲3.9%(2015年5月為同比下調0.2%,銷售金額第一次同比上漲是20.5年5月的3.1%,6月上漲10%),代表了本輪樓市爆發的起點。

截止今天本輪樓市全面上漲已經超過36個月。從單月數據看。

統計局官宣:漲幅放緩10個月的房地產,5月又雙叒叕漲了!

商品房銷售面積在同比漲幅下調10個月(2017年7月開始)在5月又一次出現了反彈。

不僅僅是銷售情況,從資金面,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等全部相比4月份出現了反彈。

出現這一情況下的主要原因有幾點:

1:前值較低,2017年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額基本都是單月萬億以上,但2017年的5月全國房地產成交金額和麵積均屬於較低值,這使得2018年5月市場環比同比上漲均明顯較高,拉高了1-5月的市場均值。5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上漲環比達到了17.4%,同比達到了8%.

2:調控政策雖然嚴格,全國樓市調控政策密集發佈,疊加5月單月刷新歷史記錄的50次調控,2018年1-5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內容次數多達159次,同比2017年1-5月上漲了60%。5月全國12個典型房價上漲城市被約談。但最近幾個月全國密集發佈的各地人才政策,影響了市場需求。疊加上搖號政策刺激,部分城市出現了局部成交熱。

3:市場分化,從全國看,上漲依然是主流,雖然分化趨勢持續。一二線城市調控政策力度大,但上漲城市的數量依然較多。特別是中西部面積銷售上漲幅度均遠超過市場平均漲幅、成交金額上漲幅度同比高達26%以上。

4:全國看,商品房的銷售額上漲幅度與商品房銷售面積的漲幅差距在拉大,這證明了,房價上漲幅度在加快。

其次: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高位運行

2018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14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9037億元,增長14.2%,增速與1-4月份持平。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0.1%。

房屋新開工面積72190萬平方米,增長10.8%,增速提高3.5個百分點。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6010萬平方米,比4月末減少67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466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32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減少196萬平方米。

庫存持續下調

統計局官宣:漲幅放緩10個月的房地產,5月又雙叒叕漲了!

當前房地產去庫存任務初步完成,一、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庫存去化已十分充分,很多城市去化週期均在12個月以下。

2014年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5230萬平方米,當下庫存是連續庫存46個月新低。而且看趨勢,三四線庫存在繼續減少,在一二線進入補庫存後,三四線也開啟庫存短缺時代,當下除個別區域外,庫存基本進入平穩時代。

第三:從趨勢看,預計漲幅6月有望平穩,6月在2017年銷售面積接近2億平米、1.55萬億。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6月12日。房企拿地數據依然積極,僅統計招拍掛市場的權益拿地金額,27家房企拿地超過了百億,合計拿地金額高達6651億。

整體看,房企拿地依然積極,其中拿地超過200億的房企就多達12家。

整體看,累計公佈前5月銷售業績的企業合計32家,這32家銷售金額達到了19343億,同比上漲幅度高達33%。

合計有超過3家企業,5個月銷售就突破了2千億,碧桂園、萬科與恆大,房企銷售在2018年前5月依然刷新歷史記錄。

合計5家企業銷售額5個月就超過千億。

5月樓市在旺季的影響下,熱點城市成交量有所恢復環比出現了明顯的上行。房價平穩,雖然成交量有所恢復,但整體看,熱點城市並未出現三四線城市的價格上漲明顯現象。一二線城市房價基本平穩,這種情況下購房者中的剛需,在旺季市場選擇入市

在這種大趨勢下,大量的中型標杆房企積極搶地,特別是從500億衝刺1000億,1000億衝刺2000億的第二梯隊房企,成為了過去搶地的主流企業。

做大依然的當下房企的主流選擇。整體看,房企拼規模趨勢加劇

對資金的需求量也依然在明顯上漲。

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2003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比1-4月份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0201億元,下降2.8%;利用外資21億元,下降76.2%;自籌資金19473億元,增長8.1%;定金及預收款20122億元,增長12.7%;個人按揭貸款9250億元,下降3.6%。

銷售活躍支撐了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鍊。但信貸等收緊,對於房地產來說,將是影響未來走勢的最關鍵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