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影響一生的思維方式(上)

「讀書筆記」|影響一生的思維方式(上)

先看一個簡單的事實

2000年的優秀畢業生去了外企和四大,土鱉畢業生去了四環邊中關村的公司;

2005年好學生進入了風頭正勁的諾基亞,土鱉畢業生選擇了賣鞋賣襪子的阿里巴巴;

2015年的優秀畢業生都選擇去了BAT,誰是那群幸運的土鱉呢?

同樣是投入,到底是什麼東西決定了努力和回報的關係?造就了高手與普通人的差距?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思維方式。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

思維方式決定一個人的行動,行動決定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的確,同樣的投入,智力、努力程度都相若的兩個人如果採用的思維方式不同,在工作、學習中所做的選擇也不同,從而獲得的結果也會截然不同。

所以,思維方式在個人成長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甚至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讀書筆記」|影響一生的思維方式(上)

《窮查理寶典》這本書講述的是華爾街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幕後智囊查理·芒格先生在生活、學習與投資中的思維和決策方式,以及他在過去20年來的一些重要公開演講,包括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會上以及著名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

在這本書中,芒格先生多次提到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思維方式,即多元思維模型。這是芒格先生一生最重要的思維方式,也是伯克希爾公司一直保持非凡投資業績的關鍵所在。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芒格先生的智慧不僅更新了我對生活、工作、學習原有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更新了我整個人生的操作系統。

所以,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推薦大家閱讀。

在閱讀過程中,我把芒格先生認為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思維方式進行了梳理,並分為上下兩篇文章分別闡述。

在上篇文章裡,你將會詳細瞭解以下內容:

① 多元思維模型

② 逆向思維

③ 檢查清單

01

多元思維模型

• 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

芒格先生曾說:“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頭腦裡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你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思維模型就是一系列概念的組合,是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框架,是工具化的知識。

多元思維模型就是集合了眾多學科的知識,所形成的一個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

芒格先生也曾以他獨創的投資方法說明了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

當芒格先生開始評估一家公司之前,他不會僅對這家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膚淺的獨立評估,而是對所打算要投資的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及其所處的、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作出全面的分析。芒格先生把這種評估工具稱為“多元思維模型”。

• 為什麼要用多元思維模型

1. 狹窄視野會帶來鐵錘效應

「讀書筆記」|影響一生的思維方式(上)

“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笨辦法。”

芒格先生認為,如果一個人只擁有某一學科的知識,在看待問題時,就無法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更全面的解決方法。

2. 世界萬物是一個互相關聯的系統

約翰·繆爾在談到自然界萬物相互聯繫時,曾經說過:“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存在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不僅自然界的生態系統如此,我們身邊的系統也如此。大到宏觀的經濟系統,小到微觀的企業經營系統、個人生活系統,幾乎每個系統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所以,若要理解這樣的系統,就必須熟練地掌握來自不同學科的知識,形成多元思維模型。

3. 多元思維模型會產生關聯效應,帶來認知升級

芒格先生自己整理了100個思維模型,並認為這是他自己90多年人生中最重要的收穫。他還提到,這100種模型往往能夠帶來特別大的力量。當幾個模型聯合起來,你就能得到lollapalooza效應;這是兩種、三種或四種力量共同作用於同一個方向,而且你得到的通常不僅僅是幾種力量之和。

比如,如果把多元思維模型的關聯效應,運用在我們的學習思維上,則會對學習結果產生槓桿作用。比如當你同時運用複利模型、臨界點模型去解釋學習的曲線效應時,你就能明白,量變帶來質變,長期專注的高質量學習投入,會讓你獲得知識複利,進而在達到某一個臨界點時,就能突破認知瓶頸,從而帶來跨越式的個人成長。

• 如何搭建多元思維模型

1. 掌握跨領域知識,提煉重要思維模型

芒格先生在談到多元思維模型時,經常會講到廣譜分析法,也就是在對一個投資項目進行評價之前,他會試圖去發現與他的這個投資項目相關的宇宙,運用多元思維模型提供一個分析框架,從而把紛繁複雜的投資問題簡化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

這些思維模型通常包括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最典型的思維模型包括:工程學的冗餘備份模型,數學的複利模型,物理學和化學的直接臨界點、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以及心理學的認知誤判模型。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搭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呢?

對於不擅長、不多接觸的領域,我們並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就行了,這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在我們擅長的領域,我們可以多去通過讀書、學習、實踐等方式,得出我們自己思考、總結的優質思維模型。

通過長期、專注的在擅長和不擅長領域進行思維模型的學習與積累,我們就能搭建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2. 舉一反三,熟練運用

對同一個思維模型進行舉一反三,也是思維模型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之一。

比如芒格先生在投資領域的運用的多元思維模型,同樣可以用來解釋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的許多事情。

以物理學和化學的直接臨界點模型為例:

直接臨界點具體是指一個微小動作或者事件會對最終結果產生很大影響的點。

用臨界點來解釋森林火災的發生:當氣溫達到一定程度時,只需要一根火柴整個森林就會燃起熊熊烈火,這根火柴就是直接臨界點。

用臨界點來分析歷史事件的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斐迪南大公之死導致了全世界進入戰爭狀態,它就是一個直接臨界點。

做到舉一反三並不難,需要我們在生活、學習、實踐中,經常思考、總結一件事情發生背後的共同性原理,並將這一原理在用於其他領域,而且要經常使用,從而讓它們變成你隨時能夠使用的本領。

02

逆向思維

• 什麼是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就是指思考任何問題,除了要從正面想,思考如何做好一件事、實現一個目標,還要從反面想,想一想自己可能在哪些關鍵點栽跟頭,栽過哪些跟頭,如何避免自己重複犯錯。

• 為什麼要用逆向思維

1. 更容易找到答案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從正面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然而,反過來思考一個問題,或許更容易幫我們找到答案。

芒格先生就是個逆向思考專家,他思考問題總是擅長從逆向開始:

當他在思考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時,首先會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當他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強做大,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而芒格先生最關心的卻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

雖然逆向思考並不能給我們所有的答案,但是通過這樣的逆向思考,卻能夠幫助我們在未知的領域少犯錯誤,向正確的方向更近一步。

2. 實現自我成長

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只要不掉進常見的坑、做到不重複犯錯誤,那就很厲害了。

「讀書筆記」|影響一生的思維方式(上)

用芒格的話說,他活了90多年,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收穫就是:

“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比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聰明一點點。每天踏踏實實做好你自己該做的幾件事情,每天有所收穫。這樣的話,只要不是下個月就死掉,你總歸會得到你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用逆向思維方式來做事,每天少犯錯,每天都能有收穫,我們就能比那些重複犯錯的人以更快的速度接近目標。

03

檢查清單

• 什麼是檢查清單

「讀書筆記」|影響一生的思維方式(上)

檢查清單就是我們常說的 Check List。當我們在面對一個複雜的項目時,可以事先將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關鍵事項、各階段的重要步驟抽象出來,濃縮成一張清單,然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用清單來逐項檢查、核對,從而幫助我們持續、正確的把事情做好。

• 為什麼要使用檢查清單

1. 大腦記憶的侷限性會帶來無能之錯

在一般情況下,大腦最多能夠同時記住7件事,超過了以後就很難記住全部的事。而在高壓的情況下,大腦能準確記住的事情會更少。由此就會導致我們明知道做事情的正確方式、重要步驟,卻沒把事情做對這樣的結果。

由於大腦記憶空間的侷限性,我們無法把所有的事情都準確地記住,因此,無論進行多麼細緻的專業分工、接受數量多麼巨大的培訓,一些關鍵的步驟還是會被忽略,一些錯誤還是無法避免。

就比如,當年美國波音轟炸機 b17 在給美國軍方進行演示的時候,就是因為飛行員起飛的時候忘了解鎖方向舵,結果導致飛機墜毀,這次事故差點把波音公司搞破產。

不僅僅是像轟炸機事故這樣的事情,在工作生活中我們也會犯各種各樣的無能之錯。比如見面記錯了時間,律師用錯了法律條款等等。

所以,並不是我們無知,而是人類大腦記憶空間的侷限性,讓我們無法避免犯錯。

而清單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它能夠將大腦的記憶外包,用“外腦”來幫我們記憶,從而減輕大腦的負擔,讓大腦專注於做“決策、判斷”的工作,實現更高效的工作或學習。

芒格先生在他漫長的一生中,通過持續不斷地收集並研究關於各種各樣的人物、各行各業的企業以及政府管治、學術研究等各領域中的著名失敗案例,並把那些失敗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確決策前的檢查清單,使他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幾乎從不犯重大錯誤。這也是伯克希爾在50年來,一直保持優秀的業績的重要原因。

2. 記憶、經驗會讓大腦失靈

檢查清單是芒格先生在投資中非常推崇的一種方法,他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

“在投資中避免犯錯這個事情,沒有任何方法比檢查清單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經驗、思維慣性,會讓我們想當然的認為事情的處理方法,忽視了理性判斷,從而導致大腦麻痺大意、疏忽了重要步驟。

而使用有效的清單會提醒我們一些必要的步驟,讓操作者明白該幹什麼,進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這不僅是一種檢查方法,還是一種保障質量的做事原則和重要方法。

• 如何製作工作、生活中的檢查清單

我們先來看看芒格先生的投資檢查清單包含什麼:

當芒格先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投資評估(他稱之為“急診”)的時候,他會用他製作的投資檢查清單進行一輪篩選,也就是“扣動扳機之前”的檢查。檢查清單上的項目如下:

目前的價格和成交量是多少?交易行情如何?經營年報何時披露?是否存在其他敏感因素?是否存在隨時退出投資的策略?用來買股票的錢現在或將來有更好的用途嗎?手頭上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嗎?或者必須借貸?這筆資金的機會成本是多少?諸如此類。

這份清單包含了芒格先生在投資中最看重的評估指標,也是他認為重要的檢查事項。

而檢查清單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投資領域,也同樣適用於任何工作領域、日常生活,大到一個重要工程建造,小到早上一份備忘事項,都能幫助避免犯錯,實現高效學習和工作。因此,列檢查清單應該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

接下來,我以工程項目為例,來說明如何製作一份有效的檢查清單:

在面對一個複雜工程項目時,由於工序繁雜,專業性強,注意力很難集中,我們很容易忘掉很多重要步驟。這時候,如果我們能製作一份檢查清單,將需要關注的重要步驟都羅列在一張紙上,執行時在重要節點採用檢查清單來檢查自己是否遺漏了重要步驟、環節,就能極大避免不可控風險和在複雜問題中犯無能之錯。

什麼是有效的檢查清單?

首先,這張清單需要簡潔、高效,可操作。

簡潔是指,清單無需將各種注意事項、操作準則事無鉅細全部列出來,而是找到需要提醒我們的關鍵內容。高效是指,清單要以效果為導向,強調清單的效果。這一點是整個清單系統最關鍵和核心的地方。

其次,在清單中要設置關鍵、明確的檢查點。

簡單說就是在列清單的時候,提前安排某個節點或者某個情況下要使用指定的清單要點,當事情執行到這一節點時,就拿出清單來逐項核對,防止遺漏和犯錯。

最後,清單的內容要根據實際情況、實踐經驗不斷地迭代、更新。

只有持續改善,才能讓清單始終確保安全、正確和穩定,發揮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寫在最後

芒格先生認為,你若想在任何領域擁有競爭力,就必須熟練地掌握該領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歡這麼做,這是人類大腦的深層結構決定的。

世界本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系統,對事物就要用多學科、關聯的視角去看待、解決、學習與探究。

採用多元思維模型,能幫助我們進行全方位思考,綜合利用多領域知識解決問題、進行決策,同時利用逆向思維和檢查清單,避免犯錯,進而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

如果你能長期堅持這3點,必定會帶來認知能力的大幅提升,實現非線性式的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