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巨降,老百姓不喜歡存錢了?央媽:都是房地產“惹的禍”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只要有餘錢基本都會存在銀行,雖然利率不高,但是穩定呀。可是央行最新數據顯示,4月居民存款大降1.32萬億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當前,存款流失越來越嚴重,各家銀行都各出奇招 ,採用各種辦法爭搶存款。 老百姓都不存錢了, 那錢都去了哪?

一、居民負債上升,買房吸走了大量資金 近兩年來,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表現,相信大家都有深切體會。 全國各地房價上漲此起彼伏。炒房、剛需購房、投資購房三方合力,快速推漲各地方的房價。買房對存款流失影響非常明顯。

數據是驚人的:2016年住戶部門貸款共增加6.33萬億元(新增短期貸款6494億元,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為5.7萬億元),當年中國居民新增存款為5.16萬億人民幣。 2017年居民貸款增加了7.1萬億(短期貸款增加1.8萬億!中長期貸款(房貸)5.3萬億元)。中國居民新增人民幣存款則下降到了4.6萬億元。


這意味著什麼呢? 2016-2017年中國居民存錢總金額小於借的錢總金額,負債在逐漸上升。換句話說,你今年辛苦存了20萬元,但是又借了24萬元。存錢減少,都變成貸款了,被居民們加槓桿買房了。這從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的,會導致存款的減少。

二、理財產品的出現分流了銀行存款 近些年,隨著各式理財產品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大大加速了投資理財產品對於銀行存款的分流。 以貨幣基金為例,得益於藉助餘額寶等各類“寶寶”式理財的推廣,2013年後迎來爆發式增長,使得其規模由不到1萬億元迅猛增長到2017年末的6.74萬億元,其中僅2017年當年就增長近2.5萬億元,而同年住戶存款增長只有4.6萬億元,分流效應顯著。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騰訊金融科技智庫共同發佈《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顯示,2017年年底,中國互聯網理財的規模為3.15萬億元,預計到2018年底則有望達到5.36萬億。報告還指出,如果按照5億多的互聯網理財人數計算,每個人花在投資理財上的錢將會是1萬元。


綜合來看,居民儲蓄降低是上述各項因素交織的結果。對此,我們所能做的是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學會平衡收益與風險,合理支配,謹慎投資。 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利率已漲至5.60%,再觀望下去,利率可能還會繼續上漲。加槓桿買房的還是要謹慎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