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包頭有句老話叫“走包頭繞石柺”,意思是說走了彎路了,為什麼不說繞固陽或者繞東勝呢?其實這一句老話蘊含著包頭和石柺的緊密聯繫,特別是溝通著聯繫的蜿蜒崎嶇包石大道。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明末清初,山西、陝西、河北的農民走西口,陸陸續續來到包頭村務農,精明的山西人以物易物,用日用品換取牧民的羊皮皮毛等,開始了皮毛的交易,由於有得天獨厚的水陸交通要道的地理條件,到嘉慶道光年間,包頭已成為內地通向新疆、蒙古、俄羅斯等地的畜產、皮毛、糧食集散地。光緒年間,由於外國資本的進入,包頭逐步發展為西北皮毛集散重鎮。商貿活動的迅速發展,手工業和近代工業的先後興起,使包頭的人口迅速增加,過去依靠牛糞、鳥糞為燃料的包頭居民與往來客商,用煤量日益增多。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乾隆十四年,五當召一世活佛阿格旺曲日莫主持營建了五當召,五當召成為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最高佛教學府和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寺廟,成為各地信徒的祈福聖地。而石柺地區正位於北行去往五當召的必經之路上,伴隨著五當召的興盛,石柺地區商貿活動日漸頻繁。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道光十九年(1839年),山西代縣人孔兆明在石柺街也就是現在的舊石柺,投入白銀3000兩,開設德厚記蒙古行,以此為標誌,石柺地區漸漸發展成為旅蒙貿易的集散地。清雍正年間,當地居民掘煤燃火,揭開了石柺也就是大青山煤田開採的歷史。到光緒年間,土默特總管署在石柺地區設卡徵稅,石柺地區的煤炭開採初具規模。特別是1913年,辛亥革命先驅、時任山西陸軍第一師師長孔庚創辦的漠南礦業有限公司,在石柺地區開啟了內蒙古地區煤炭規模化開採的歷史,石柺煤炭名馳塞北,可是當時煤炭的外運就成了最大的問題。自清代中期起,來往於五當召途徑石柺的信徒、從事旅蒙貿易的商隊、運送石柺煤炭的駝隊大車,在包頭至石柺之間自然形成了一條大道,這就是包石大道。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翻閱檔案資料,包石大道起至東河區西門外,終點至石柺區,全長約27公里,途徑前營子、二道壩、開洲窯子、當鋪窯子等地,以駝馱、驢馱、牛車載運為主,線路大多沿自然形成的河槽蜿蜒而行,最險的地段是魏君壩,也就是位於現在石柺工業園區青山村,臨近後壩火車站的地方,季節性的河流東河——原名博沱河,也就是源於此。由此向西流經井子溝、雞毛窯子、開洲窯子而後穿市區過鐵路沿鄧家營子西側流入黃河,全長24公里。河道最寬處500米,最窄處60至70米,魏君壩正處於最窄處,壩頂與河床高度差達300多米,壩底在每年汛期,經常被洪水沖刷形成了陡坎,車輛無法正常通行。

「真誠讚賞,手留餘香」

打賞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收藏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送花1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砸蛋

回覆 舉報

我是新媒體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沙發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樓主| 發表於 前天 15:57 | 只看該作者

以漠南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煤炭企業在石柺建立煤礦,石柺地區煤炭產量不斷增加,僅漠南礦業有限公司的東關煤炭產量就達10萬噸以上,而隨著包頭商業的不斷繁榮,對煤炭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從石柺至包頭,從事煤炭運輸的駱駝,長年每天在300峰以上,最多的時候達到3000峰、畜力車上千輛,產煤旺季時,會成倍增加。由於石柺的煤品質好、熱量高,周邊地區也有需求,運抵包頭後,在轉運至歸綏、豐鎮、集寧、五原、臨河等地。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作為石柺地區唯一通往外界的道路,包石大道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特別是漠南礦業公司對其的依賴性更強了,因為漠南礦業有限公司的大股東都是地方官員和富商,其中有辛亥革命元老、公司創立人孔庚,有近代黃河後套主要開發者河套王——王銅春,他們或曾坐鎮包頭、或在地方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地方當局每年對包石大道進行不定期的維修。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1923年,平綏鐵路通至包頭,包頭成為直通京津的水旱碼頭和重要交通樞紐。1931年,包頭電燈麵粉公司和永茂元甘草公司創辦,包頭開始有了近代工業,包頭的交通運輸日臻發達,在城市周邊逐漸形成了以駱駝和水運為主,畜力大車為輔的道路網絡。民國十五年(1926年),包頭設縣,與孔庚同是出生晉軍的商震、傅作義先後在綏遠地區坐鎮,對包石大道重點路段,劉寶窯子、二道壩、石忽洞、魏君壩等地進行整修,特別是魏君壩一帶,每年都要進行整修,以保證煤炭的外運,但是因為每年汛期時,洪水的沖刷使河槽變化不定,魏君壩一帶坡度過大,車輛根本無法通過,仍然只能以駱駝、驢、騾馱運為主,運量大減。以漠南礦業有限公司為首的煤炭企業曾計劃修築輕便馬拉鐵路運送煤炭,但因為投資巨大而放棄了這個念頭。

1937年,日軍侵佔包頭,派人監督石柺地區的生產經營,以軍用名義低價徵購出產的煤炭。1939年,日本成立大青山礦碳股份有限公司包頭礦務所,強佔石柺地區全部煤窯和煤田,為加快煤炭搶掠的速度,從1939年至1941年,日軍修築了長約43公里的包石鐵路,而包石大道雖然被當時的偽蒙當局列為重點線路,卻始終沒有進行過大的整修,特別是在包石鐵路建成後,煤炭通過鐵路外運,包石大道便日漸衰敗了。1949年,九一九綏遠和平解放,經歷了多年戰亂的綏遠各地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的煤炭;10月,綏遠省政府決定,修築包石公路,線路基本沿日偽時期的包石鐵路路基修築,歷時一個月建成。石柺出產的煤炭大多由包石公路運出,原包石大道於是就成為沿線住戶出行的道路。

包石大道的百年記憶

2010年,包頭至石柺的一級公路開工建設。承載著石柺人上百年記憶的包石大道,將隨著歷史使命的結束,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漸漸的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但包石大道曾經與大青山煤田開採緊密相連的歷史卻不會淡去,伴隨著包頭市建設文化大市步伐的加快,建設文化石柺成為區委、區政府提升區域發展軟實力的重要戰略。包石大道的記憶,將會與百年的礦山記憶一起成為石柺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