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從翡翠熱到雞血石熱再到和田玉熱,而和田玉現在有的以克論價,精品每克高達數萬元,真正演繹成了"瘋狂的石頭"……

新疆和田玉,一種價格可以超過黃金幾十倍的玉石,怎麼能不讓人瘋狂?

繼田黃、翡翠熱之後,國內又掀起了一股範圍更廣的和田玉熱。新疆和田玉原料專場拍賣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地攤、玉石市場、古玩市場裡,和田玉的人氣幾乎蓋過了翡翠珠寶、瓷器書畫。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瘋狂的價格

"萬山之祖"崑崙山,在海拔5000米高的山岩上,長期風化的碎塊崩落在了山坡上,經雨水沖刷,有的又被帶入了河中。後來,人們在河床中採集到的玉石,就是今天創造了天價神話的和田籽料。

曾經有玉友抱怨: 在和田地區一家玉石店看到幾塊採自玉龍喀什河的玉石,這幾塊只有拇指大的玉石營業員開價12萬元,一塊15.8克的玉石要價12萬元,與市場上的黃金價格對比發現,是市場黃金每克價格的40倍以上。而20多年前,最好的和田白玉籽料的價格一公斤也只有幾百塊錢。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和田玉價格的暴漲,一方面是因為玉石本身的不可再生,另一方面,人為的倒賣,層層的加價,也是導致和田玉成為天價的一個主要原因。

從2003年到2007年4年時間,新疆和田玉的原料漲幅就達到了10倍,籽料的漲幅更高,10萬元一公斤的一級籽料,現在100萬元一公斤,一窩幾克的和田玉籽料叫價百萬元,也沒有人會覺得賣家是個瘋子。

而早在和田玉價格大幅上漲之前,國內明清玉器收藏早已蔚然成風,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年間的白玉雕十六羅漢山子,以956萬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中國和田玉成交的最高紀錄。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和田玉為什麼這麼熱

"和田白玉承載了中國太多的文化,包括物質和精神的,價格上漲也是理所應當的。"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專家沈崇輝說,2002年以來,國內的翡翠收藏投資先熱了起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珠寶玉石市場開始走向成熟,在翡翠熱的帶動下,和田玉市場也開始啟動了。

"翡翠主要產於緬甸,和田玉則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玉料,緬甸翡翠的價格已經很高了,中國的和田玉為什麼不能高?"多年來研究玉的沈崇輝語氣激昂,"價格上漲的速度快也是正常的,因為人們覺醒了,認識到了和田玉的價值,白玉雖然沒有翡翠的感官刺激更強,看上去只是白而已,但在品位高的愛玉者把玩下,會產生脫俗的靈氣。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光看皮不看肉

不論是在新疆和田,還是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的玉石市場,一些商家出售的玉石上也都裹著一層深淺不一的黃皮、紅皮、黑皮等。目前玉石市場上,和田山料和籽料的價格差最高可達十倍,而同樣的料,有皮的要比沒皮的要價高出近一倍。這層皮為何成了金字招牌呢?

一些玉石的皮子都是人為染上去的,為的就是使購買玉石的人相信是籽料。造假者手段高超,不但內行人連呼上當而不自知,有時連造假者自己也分辨不出來了。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那為什麼用皮來造假變成了一種趨勢,因為很多人走入了一個誤區:"非皮不買。"認為皮是籽料的代表,光看皮不看肉,不從玉質上去鑑別,實際上山料玉能夠磨角染色冒充。所以要科學地鑑賞和田籽料。

此外,有人認為和田玉越白越好,其實和田玉並非越白越好,俄羅斯白玉就比和田玉的白度高,但價錢卻比和田玉低很多。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來勢兇猛的和田玉熱,引起了收藏界以外人士的關注,他們提醒人們玉文化傳播力度貌似加大的背後,可能是地方政府對於GDP不遺餘力的追逐,是貧困地區脫貧的熱望,是逐漸富裕起來的國人對於自己財產保值增值的扭曲性認知。

受和田玉新玉價格猛漲的影響,老玉的收藏市場也起了變化,中國嘉德加大了明清玉器的拍賣力度,在去年秋拍中增設了玉器專場。玉器收藏界人士表示,"玉器一旦進入了買賣環節後,拼的是資金的承受能力、心理的承受能力,看你能不能扛住。"

‘瘋狂的石頭’背後,拼的是資金和心理承受……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有想了解的話題也可以給我私信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