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轉行做互聯網?這可能是最靠譜的三個建議

近幾年來,互聯網行業湧入了大批原屬於傳統行業的新人。

一方面是因為傳統行業正處於“失勢”地位,處於其中很容易看到自己職業生涯的天花板;另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行業“自由”、“開放”、“高薪”等標籤無時不刻不在吸引著人們。

包括,報名了我們的運營P1和產品P1的同學,也多是從其他行業想要轉行到互聯網工作的人。但在做了一系列的調查之後,我們發現這些想要轉行的同學,也存在一些共性的疑惑和困擾。典型如——

  • 臨床轉互聯網運營之後,每一天很茫然,都是在做最基礎的數據採集工作。不知道怎樣學習更多,也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如何學習。

  • 畢業季,迫切的想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但因為專業對不上,沒有經驗,各種海投,各種被拒,我還有救嗎?

  • 銀行轉行做產品經理,該如何獲得崗位機會呢?網投了很多簡歷,但很少有面試機會。更別提轉行成功了。

  • 如何快速從傳統行業轉行到互聯網?一眼就看到天花板的日子,實在是太煎熬了。

通常來講,出現這樣的疑惑的原因多是:

對於轉行來說,你需要從0到1完成跨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跳出舒適圈N次。也因此往往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困難後,心態上首先就崩了,漸漸的否定自己,最後的結果當然還是回到原來的一潭死水繼續掙扎。

另外就是,互聯網這個行業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門檻的。最基本的就是你得有經驗,這可以當作你進入這個行業的敲門磚。

也因此,我想要給想要轉行到互聯網的同學一些誠懇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一些疑惑,少走一些彎路。

建議一:你要找到自己的內心驅動力

先說建議一。在接觸了很多想要轉行的學弟學妹和各種同學後,我漸漸的發現阻礙他們轉行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內心驅動力的不足。

他們因各種原因不滿足現狀,想要去改變,想要轉行,但是大多數人通常都在研究了幾天後,因為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迷茫了一段時間,焦慮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

沒錯,從舒適區跳出來是很難的。就像那部電影《聞香識女人》裡的一句經典臺詞: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總是清楚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都清楚,但我從不走。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太他媽難了。”

我相信,想要尋求改變的人自然都知道到底什麼才是對的,但就是因為內心驅動力不足,就在困難的節點止步不前了。我們不能像電影中那麼灑脫,我們過的是人生。

你的內心驅動力,我並不能給你,只能靠你自己。但是你可以從下面三個維度去認真思考一下——

  • 你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 你為什麼想要?

  • 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

那我也以自身為例,簡單給你們一個參考。

我大學的專業是機械,在大三的時候就決定畢業之後不幹機械了,並決定以運營作為切入點進入互聯網。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在經歷了幾次下工廠實習後,漸漸發現這不是我所熱愛的,若讓我畢業後在這四四方方的工廠,天天面對一堆冷冰冰的機器和老師傅,真的會憋死的。

那在下了這個決定之後,我就報了一堆付費課程並在後續每天持續學習4小時以上,且在暑假的時候自己在學校旁邊租了一個房子學習,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機械專業的理工男通過努力來到了三節課成為了賣課小哥哥。

那也希望,還是新人的你可以在想清楚上面所說的三個維度後找到自己的內心驅動力,憑一股子不甘,找到自己的熱愛。

建議二:提升崗位認知,找到奉獻光和熱的抓手

一般來說,一個從0到1轉行的新人,最大的障礙就是對技能的認知度不夠。

典型如,你想要做活動運營,但之前一個活動也沒接觸過,更不知道它需要你具備文案撰寫、在線推廣、數據分析等等能力。結果,當然是啥也做不成,學都不知道去學啥。

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學,尚且不知道運營這個崗位還可以細分成:活動運營、新媒體運營、內容運營等等方向。

因此,他們的最大障礙實際上是信息的不對稱,導致對技能的認知度不夠。他們往往不清楚想要去的這個崗位都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具備怎樣的基本能力。若能想清楚,這些能力哪些是自己具備的,哪些是自己不足的,然後針對性的進行訓練,那麼這個障礙自然就破除了。

舉例,我想要去做一個應聘一個新媒體運營,若已知這個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有三個:

1)內容撰寫,如能寫出能帶來轉化的文案

2)數據分析,如能整理近期的推文數據,並根據數據進行一些優化

3)做活動,如能做一些可落地的活動,促進用戶活躍

接著,就可以對自己進行評估:比如1)可以自信做到合格以上,而2)和3)仍有一些不足,那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專項訓練,至少將它們做到合格。

總結一下:儘可能的瞭解你想要去的這個崗位的基本信息(思維和能力等),然後對自己進行評估,將尚且不足的能力通過專項訓練補足。這樣的話,起碼在入職之初,你可以找到一些抓手,並可以憑此作為奉獻光和熱的發力點,為公司帶來價值,自己也會很有成就感。

建議三:針對想提升的能力,高效的進行大量練習

假設你現在已經找到自己的內心驅動力了,且認識到應該提升的能力有哪些了,還差最關鍵的一步,如何更有效的學習?

有效意味著有用,即學完之後可以真的能應用到工作中去。而不是留給自己幾本厚厚的筆記,看似學了很多,但毫無產出。

也因此,想給你一些思路:

2)嘗試著參與到一個能給你提供實踐機會的組織或團隊中,義務為其勞動,並獲得指導和反饋。

3)參與某個能夠給你提供大量真實實踐機會和高質量反饋的課程。

一般來說,上面的1)可能只適合極度自律或自我學習能力超強學習速度超快的人。而如果能夠找到2),可能會是非常好的選擇。至於3),則可能是更適合大多數人的選擇。而我當時是1)+3),才能從一個理工男來到三節課當賣課的小哥哥。

但其實,在3)的維度下,能夠滿足“大量真實實踐機會”和能夠提供“高質量反饋”的課程,其實挺少的。因此想推薦給你三節課的互聯網運營P1課程、互聯網產品P1課程。這兩門課程都是專為0-1歲的從業者而設計,基本有幾個特點——

1)所有課程內容都基於真實場景而展開

,我們不會光跟你講產品經理或運營是什麼,它要具備什麼能力等等這樣“百科式”的東西。

我們的課程更多會基於這樣的真實場景來展開:你今天作為一個新人,入職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產品或做運營,這時候,老闆最可能丟給你的工作任務可能會有哪些?比如可能會讓你去管幾個群,或者可能要讓你去幫做幾個競品調研,那麼接下來你該如何去完成好這些工作?

2)我們的課程會非常重視“訓練”,基本每花1小時聽課,至少需要花3-4小時來做訓練和作業,且所有作業都來自於很多互聯網公司內部的真實案例(如下圖);

想转行做互联网?这可能是最靠谱的三个建议
想转行做互联网?这可能是最靠谱的三个建议

3)我們的課程確保每一份作業都會得到助教一對一的批改、點評和指導。並且為了保證批改質量,我們的助教全部來自於往期課程的優秀學員。

我們的助教需要經過認證+培訓才能上崗進入班期內服務,確保每一個助教都是具備豐富實踐經驗+對於課程理解深刻的業內人士,能夠更有效指導用戶遇到的問題。

包括助教針對一份作業完成的批改質量也會有對應要求,例如——

想转行做互联网?这可能是最靠谱的三个建议

以上,供你參考。

最後,再次給所有想要順利轉行的同學們認真安利一下三節課的產品經理P1互聯網運營P1課程。其中互聯網運營P1課程即將在6月8日(後天)開課,產品經理P1則將在6月7日(明天)開課,所剩名額都已不多,欲報名請從速。

↑互聯網運營P1系列課程報名通道↑

↑產品經理P1系列課程報名通道↑

想转行做互联网?这可能是最靠谱的三个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