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金鎖上的字“芳齡永繼”竟然暗指寶玉和黛玉終成眷屬

剛剛閒來無事,又刷了一集87版《紅樓夢》,看到一條評論,說的確實有道理,評論我會摘抄到下文中。紅樓夢有太多秘密,後人無法知曉。連張愛玲都說:“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

三恨紅樓夢未完。”可見她並不認同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

寶釵金鎖上的字“芳齡永繼”竟然暗指寶玉和黛玉終成眷屬

正因為紅樓夢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著,甚至近些年,還有人提出,紅樓夢作者根本不是曹雪芹。各種不確定原因,加上整部小說太多隱寫的地方,於是紅樓夢成書幾百年一來,一直爭議不斷,甚至現代有很多紅學研究機構,很多紅學研究專家,民間也很多紅學愛好者。每一個人,不管是專家,還是業餘愛好者,對於紅樓夢,都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我把這位網友的評論摘錄下來,給各位紅迷朋友們瞧瞧,大家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寶釵金鎖上的字“芳齡永繼”竟然暗指寶玉和黛玉終成眷屬

原來,寶釵金鎖上那塊玉寫的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指的是黛玉和寶玉最終成婚了。芳齡是指芳官和齡官。芳官演戲時像寶玉,而齡官有黛玉的影子,像黛玉。這八個字表面上是對寶釵的美好祝願,而實際上是講寶玉和黛玉最終成婚,不離不棄。可惜的是寶釵不明白這當中的隱意,一直把這塊玉當作自己的寶貝。

仔細回想一下,果然如此。齡官像黛玉是在寶釵15歲生日宴上,王熙鳳拉著齡官說的。她當時說:“這孩子扮上去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而史湘雲口直心快,直接大笑說:“活像林姐姐的模樣”。寶玉又怕黛玉多心,忙使眼色讓湘雲別說了。結果把黛玉和湘雲都得罪了,鬧了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寶釵金鎖上的字“芳齡永繼”竟然暗指寶玉和黛玉終成眷屬

而芳官像寶玉,可能很多人就沒注意到了。芳官和齡官一樣,都是大觀園裡唱戲的女孩子。後來宮裡老太妃薨了,官宦人家要守喪三年,三年不許唱戲。於是,唱戲的女孩子們都散了,有的出去了,有的不願意出去,就分給各屋裡做使喚丫頭。芳官就分到了怡紅院。

芳官雖是女孩子,還是個唱戲的,卻偏偏渾身充滿了男孩子氣概,打扮起來也很像男孩子。她敢於和她乾孃吵架,因為她乾孃剋扣她月錢,反倒給她剩東剩西的。她也敢和趙姨娘吵架,罵趙姨娘“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但她每一次吵架,都的確是受委屈了,並非她故意鬧事。

寶釵金鎖上的字“芳齡永繼”竟然暗指寶玉和黛玉終成眷屬

寶玉見她長的有男子漢氣概,性格又要強,於是常常讓她扮成男孩子的樣子,還給她取個名字叫“耶律雄奴”。不過,原著明確點明芳官像寶玉,是寶玉生日宴那晚。原文是這樣的:

於是先不上坐,且忙著卸妝寬衣。一時將正妝卸去,頭上只隨便挽著兒,身上皆是緊身襖兒。寶玉只穿著大紅綿紗小襖兒,下面綠綾彈墨夾褲,散著褲腳,繫著一條汗巾,靠著一個各色玫瑰芍藥花瓣裝的玉色夾紗新枕頭,和芳官兩個先搪拳。當時芳官滿口嚷熱,只穿著一件玉色紅青駝絨三色緞子拼的水田小夾襖,束著一條柳綠汗巾,底下是水紅灑花夾褲,也散著褲腿。頭上齊額編著一圈小辮,總歸至頂心,結一根粗辮,拖在腦後,右耳根內只塞著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得面如滿月猶白,眼似秋水還清。引得眾人笑說:"他兩個倒像一對雙生的弟兄。"
寶釵金鎖上的字“芳齡永繼”竟然暗指寶玉和黛玉終成眷屬

也就是說,齡官像黛玉,芳官像寶玉,這都是原著裡明說了的。那麼說“芳齡永繼”,暗指寶玉和黛玉有情人終成眷屬,也不是沒有可能啊,各位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