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最大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9月底將完成一期主體框架施工

塔吊揮舞長臂吊運鋼管,鋼筋房裡火花四濺,泵車鼓足勁向地基噴射混凝土。6月19日15時,雨一停,喜德縣甘哈覺莫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的施工現場立即熱鬧起來。

這是涼山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規劃建設57棟住宅樓,計劃安置貧困戶1409戶7097人,基礎工程於今年5月初啟動,9月底將完成一期20棟樓主體框架施工。預計明年底,全部搬遷群眾可入住聚居點。搬遷後,原宅基地將退耕還林還草。

規劃圖顯示,該聚居點每棟樓為6層,2-6樓是住房,一樓是商鋪。為嚴守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的政策紅線,聚居點僅有75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5平方米3種戶型,可分別供3人、4人、5人的搬遷戶入住。

“入住群眾來自全縣52個貧困村。”甘哈覺莫村第一書記王友介紹,喜德縣2018年、2019年擬退出的貧困村中,3人以上的易地扶貧搬遷戶都將住進這裡。

米市鎮洛爾村貧困戶沙馬打葉是入住戶之一。他家老房子在距縣城50多公里的半山腰上,喝水只能通過水窖,一到雨季滿是泥沙,渾濁不堪;旱季,水量少得可憐。“聽說聚居點裡有自來水,娃娃還能上縣裡的小學。”沙馬打葉憧憬著未來的生活。

搬遷群眾生計如何保障?王友介紹,將通過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省外打工。涼山州與廣東佛山市在勞務輸出方面已有合作,搬遷群眾經技術培訓後可到佛山等地就業。今年暑假期間,喜德縣將利用民族中學、喜德中學等對貧困戶開展培訓,內容涉及漢語、電焊、廚藝等。

就近養豬。距甘哈覺莫聚居點不遠,是四川鐵騎力士集團的生豬代養點,豬仔、飼料、防疫全部由公司提供。有養殖技術的搬遷群眾可到代養點養豬,一頭可收益250元左右。

申請公益崗位。據估算,聚居點可提供保潔員、治安巡邏員等公益性崗位200多個。

此外,貧困群眾還將新增退耕還林、還草收入,並可以在聚居點的彝族風情一條街從事漆器、釀酒、彝繡等工作。

今年,涼山州計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17萬人。截至目前,住房主體已完工8667戶,涉及3.8萬餘人,完成投資14.1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