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子審美,瓷界網紅


審美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隨時代而變,與時俱進。之前醜的,今天很美;反之亦然。 比如瓷器上的鋦子,本來是瓷器上的補丁,過去唯恐避之不及,怕被外人看見。有一個生活上的細節:家庭主婦上菜時,遇到有鋦子的盤子,總會不自覺將有鋦釘的那面轉到裡面去......

如今,鋦子好像90後愛穿的牛仔褲上,故意搞出的破洞,成為時尚的標誌。有人總結為:殘缺美。 的確是很美,越看越美。

青花鳳穿花大碗,明嘉靖,高17.5cm,口徑34.3cm,足徑9cm 斂口,斜壁,高圈足。青花為飾,碗心繪山石鳳紋,一隻鳳鳥站在山石之上,周圍環繞4只小鳳。外口沿一週書“江西饒州府浮樑縣景德鎮信士何文獻同男朝武喜抬淨水碗壹付,祈保閤家清吉。大明嘉靖三拾八年三月日吉”,外壁繪4只飛舞於花叢中的形態各異的鳳凰。近足處施釉不到底,露出紅赭色胎體。嘉慶三十八年為1559年。


此碗紋飾繁密,青花淺淡,製作粗糙,為嘉靖時民窯青花器。根據銘文可知,淨水碗為佛前供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