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入股法拉第未來,但賈躍亭的時代還會回來嗎?

许家印入股法拉第未来,但贾跃亭的时代还会回来吗?

許家印買下了法拉第未來,但賈躍亭的時代還會回來嗎?

傳聞已久的恆大許家印接盤法拉第未來的事兒,今天終於塵埃落定。賈躍亭和 FF 重新回到了牌桌上,即使他們可能不會承認自己已經離場。

许家印入股法拉第未来,但贾跃亭的时代还会回来吗?

FF 官方說法:

經過美國政府近半年的審批後,總金額為 20 億美元的首輪融資於日前獲得了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批准。

同時,FF 宣佈公司創始人賈躍亭先生親自出任全球首席執行官(CEO),他將和現有管理團隊繼續負責 FF 的各項業務運營。FF 將採用 AB 股模式,賈躍亭作為創始人和 CEO 享有「 1 股 10 票」的權力,和多數董事會席位,努力確保 FF 創新使命與願景的實現。

另一方面,恆大健康今天也發佈公告,宣佈以 67.467 億港元(約 8.6 億美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 100%股份。

我們先來把這個投資的來龍去脈聊明白。

公告裡提到,這個時穎公司和 FF 的原股東在此前合資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叫做「Smart King Ltd.」。怎麼合資的呢?時穎出 20 億美元,佔股 45%,FF 原股東以 FF 集團所擁有的技術資產和業務入股,獲得 33%股權,剩下的 22%,用於股權激勵。

所以,恆大全資收購香港時穎,也就意味著獲得了 Smart King Ltd. 45%的股權,當然,也意味著在 FF 這個項目上得到 45%股權。

這次收購,也讓恆大健康成為 FF 的最大股東。

實際上,FF 口中所說的 20 億美元融資,是對應「時穎出資 20 億美元」來說的。

那麼時穎這 20 億美元是怎麼出的呢?實際上並沒有全拿出來。恆大健康的公告裡寫了這個事兒:

目標公司(指時穎)已根據其於 2017 年 11 月 30 日於 Faraday Future 原股東訂立的合併協議規定對合資公司投入了合共 8 億美元的投資資金。

根據合併協議,目標公司將於下列時點對合資公司進一步投入總額 12 億美元的投資金額:

(1) 於 2019 年 12 月 31 日或之前分期投資合共 600,000,000 美元;和

(2) 於 2020 年 12 月 31 日或之前分期投資合共 600,000,000 美元。

也就是說,去年年底,時穎先拿了 8 個億,後面還剩 12 個億,分兩個時間節點來給,第一筆在明年年底之前,第二筆在 2020 年底之前。

看到這兒你應該明白了。恆大這次出的 8.6 億美元,是為了給時穎之前出的那 8 個億買單(還略有溢價)。至於剩下的那 12 億美元,當然也得恆大這邊來出。

這樣一來,FF 的估值也能算出來了:20 億美元買到 45%股份,總估值大約 45 億美元。

但疑問是,恆大的 8.6 億和時穎的 8 億,到底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時穎是否和恆大或許家印有某種聯繫?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故事就變成了另一個樣子。不過,早在今年 4 月國內媒體曝出時穎是 FF 幕後新股東的時候,就有人做了類似的猜測,而根據新浪財經的報道,時穎的董事 Jackie Wah 曾經澄清,「時穎股東是香港隱富趙渡,時穎與恆大或許家印沒有任何直接、間接關係。」

不過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在媒體報道里,賈躍亭的 FF 開始和許家印扯上關係。

賈躍亭的時代回來了?

賈躍亭的時代?把時間撥回兩年之前,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這麼形容國內的新造車大潮,提出生態化反概念的賈躍亭風光一時無二,樂視超級汽車+FF 兩條腿走路,全球戰略佈局,非常恢弘大氣。

但是兩年之後的現在,再提起那個「賈躍亭的時代」,卻感覺十分遙遠。遠離大陸的賈躍亭,也逐漸遠離汽車圈的視野。

這次的恆大投資消息一出,確實也有很多網友把評論焦點放在賈躍亭身上,諸如「賈躍亭絕處逢生」、「同時搞定兩位地產大佬」等等。

依稀回到當初賈躍亭呼風喚雨的時候,但是賈躍亭的時代真的回來了嗎?

至少他人還沒回來……

仔細看 FF 的官方新聞,就能從字裡行間獨到賈躍亭對於造車這件事的執著——「FF 將採用 AB 股模式,賈躍亭作為創始人和 CEO 享有「 1 股 10 票」的權力,和多數董事會席位」。雖然已經變成給許家印「打工」,但是賈躍亭仍然在盡最大努力爭取對這家公司的控制,所謂的「1 股 10 票」,意思就是說,時穎持有每股股份配有 1 票投票權,而 FF 前股東(也就是賈躍亭)持有每股股份配有 10 票投票權。

還記得以前坊間曾經流傳的 FF 融資傳聞嗎?有一種說法是,FF 獲得新融資的前提是,賈躍亭必須交出公司控制權。

哦對了,順便說一句,這次 FF 官方宣佈融資新聞,也就證明了,之前一年多所流傳的種種 FF 融資小道消息甚至「疑似官宣」,其實都是煙霧彈。熟悉公關圈的同學,肯定對類似的玩法不陌生。

所以恆大入股、包括之前的時穎入局,對於如何處理賈躍亭控制權的問題,想必當事雙方也進行了不少的博弈和談判。

對於賈躍亭來說這應該還是不錯的結果,因為最終 FF 沒有遠離牌局,他也沒有遠離。但是對於賈躍亭來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機會了。

恆大為什麼投資 FF?

但是,還在牌局上,不等於能贏得牌局。對於 FF 來說,在其他新造車對手加速往前跑的時候,自己卻陷入困境,無異於浪費了時間。而時間對於電動車創業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已經被「教育」過了。

而 FF 損失的還不僅是時間。曾經引以為傲的豪華團隊已經走了不知多少人,外界的信任和口碑也已經被極大消耗。

许家印入股法拉第未来,但贾跃亭的时代还会回来吗?

我們承認 FF 在技術上確實不錯,也承認 FF91 確實是一款好產品,但是這不足以讓 FF 贏。

說到 FF91,再多說幾句。它是一款有設計、有技術的牛逼電動車,這其實不需要有多少質疑,就連李想都這麼認為。但我一直所持的觀點是,FF91 定位太過高端,並不是一款像 Model 3 那樣面向普羅大眾的電動車。它對於 FF 的幫助,更多是在品牌形象和後續融資上。但是在規模化效應層面很難說會有什麼促進作用,進一步來說,希望通過 FF91 來顯著改善 FF 的財務情況,是不現實的。

许家印入股法拉第未来,但贾跃亭的时代还会回来吗?

但即使在如此困局下,FF 這個品牌也是有價值的,而且重要的是,FF 其實並沒死啊。恆大以現階段 8 億多美元的價碼成為 FF 的大股東,這麼看就很超值,而且這對於許家印來說也不是什麼大錢,而且,8 億美元也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錢啊。

至於這個 40 多億美元的估值,取決於過去一年 FF 都幹了些什麼。這個估值能達到國內新造車頭部公司的水平嗎?圈內人自然心中有數。

而在恆大投資之後,FF 顯然已經不會只針對美國市場了,在國內造車賣車,是沒有懸念的,這樣就又形成了雙線作戰的態勢。值得注意的是,Smart King 全資持有「FF 美國」和「FF 香港」,而前一陣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廣州南沙研發生產基地」,也就是廣州睿馳,屬於 FF 香港全資持有。

也就是說,雖然過去 FF 以一家美國創業公司的形象示人,但是事實上它已經加入了國內的新造車團隊大軍。後續的玩法和產品,還是挺值得期待的。

看起來,許家印用不大的代價圓了一個造車夢,恆大終於進軍新能源車領域,並且一下子有了全球最頂尖的電動車技術(之一);賈躍亭總算拿到了救命錢,雖然不再是大股東,但至少還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至於這次投資是否是一個「騙局」?可能只有等到幾年之後再回頭來看了。

最後的最後,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賈總下週回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