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辦公室戀情,英特爾CEO被迫辭職!

據外媒報道,英特爾公司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已辭去CEO和董事之職,公司CFO羅伯特·斯萬(Robert Swan)出任臨時CEO,該任命即刻生效。

英特爾還稱,鑑於所有員工都尊重英特爾的價值觀,並遵守公司的行為準則,董事會已經接受了科再奇的辭職意願。

據英特爾的監管文件顯示,在自願離職的情況下,柯再奇將有權獲得3800萬美元的離職金。其中,有3100萬美元將以加速股票獎勵的形式支付,410萬美元以遞延酬勞的形式支付。

英特爾發言人拒絕透露這一政策是否適用於柯再奇的情況。

01

科再奇在英特爾36年

科再奇今年58歲,2013年5月出任英特爾CEO,同時當選為董事會成員。

他於1982年加入英特爾,負責過英特爾的封裝測試業務後來擔任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和COO。

2006年,他曾對英特爾工廠和供應鏈時時變革,提高運轉效率。

擔任CEO後,他主導了對Altera和Moblieye等多筆重要收購,並指揮了英特爾從一家PC公司向成為一家數據公司的轉型。

02

臨時CEO何許人也

而接任臨時CEO的Bob Swan來到英特爾僅有兩年時間,從2016年10月起擔任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他負責監管英特爾的全球金融組織,包括金融、會計和報告、稅務、財政部、內部審計和投資者關係,信息技術,以及公司的公司戰略辦公室。

在跳槽到英特爾之前,Swan在全球成長型股票投資公司General Atlantic任職,在那裡他擔任業務合作伙伴,與公司的全球投資組合公司緊密合作,共同實現增長目標。

03

新任CEO必須具備的條件

不過Swan的任職只是暫時的,英特爾正在竭力找尋公司下一個CEO。英特爾50年的歷史上一共僅有6位首席執行官。在硅谷,該公司以擁有嚴謹的繼任規劃而聞名,從內部選拔高管擔任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而英特爾的CEO需要平衡兩方面完全不同的工作:

1、確保全球範圍內規模十億美元的芯片生產網絡平穩運行,不發生任何問題。

2、擁有清晰的目標,專注於正確的產品,並帶領公司進入新市場(同時不會錯過下一件大事,避免重蹈移動設備市場的覆轍)。

找到能同時勝任這兩件事的人並非易事,這也是英特爾為什麼一直保持提拔CEO的傳統。

04

科再奇上任這幾年

其實在科再奇擔任英特爾CEO的這幾年,英特爾經歷不少的風浪。比如剛上任那會兒,有媒體就質疑:Krzanich到底是不是後PC時代的最適合的人員?計算市場從PC該如何向移動市場進化?

經過幾年“掙扎”,英特爾在2016年中旬正式宣佈停止對代號為Broxton(主要面向高端)和SoFIA(主要面向低端)兩款的“Atom”(凌動)系列處理器產品線的開發。簡言之就是放棄移動芯片市場。

還有就是老生常談的英特爾10nm跳票,其拖沓時間已達三年之久。每當一款新的處理器發佈,眾人們翹首以待地等待10nm到來,英特爾還是給用戶潑冷水,繼續跳票10nm工藝。

因辦公室戀情,英特爾CEO被迫辭職!

不過據業內人士表示,英特爾的工藝製程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前不久,TechInsight分析了Intel第一顆10nm處理器i3-8121U後發現,其晶體管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008億個。相比之下,三星10nm不過每平方毫米5510萬個,7nm才有1.008億個,而臺積電、GlobalFoundries 10/7nm甚至更低。這證實英特爾工藝確實先進,難怪一再難產。不過,難產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磨損了投資者的耐心。

05

科再奇主導的兩筆併購

其實在Krzanich任英特爾CEO期間,兩件大手筆收購不得不提:2015年6月1日,英特爾斥資167.5億美元收購Altera。Altera專門生產可配置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2017年,英特爾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

這兩筆收購到底是不是英特爾一招妙棋呢?從2017年財報來看,英特爾除了PC業務差過2016年同期以外,其餘部門營收都是跑贏了同期。像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物聯網部門和數據中心部門增長速率都超過20%。

擁有一流自動駕駛技術的Mobileye讓英特爾在汽車領域有了發力點,據悉,英特爾的車載計算產品已與Mobileye的系統芯片相結合,英特爾目前也已經處在了自動駕駛技術變革的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