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讀書會舉辦“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集體讀書學習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是偉大的,我們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信念。

6月23日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幫助廣大黨員幹部、青年學生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由長安街讀書會聯合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會、團中央“青年之聲”學習者服務聯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辦,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中國青年網、“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承辦,共同在中央黨校發起了第二十五次長安街讀書會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集體讀書學習活動。本次活動圍繞《馬克思與世界》、《建設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兩本書,特邀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原中央黨校校委韓慶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教育部原黨組成員顧海良,原中央編譯局秘書長楊金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劉晨光作為活動嘉賓,從書本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共同講述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偉大魅力。讀書會由財政部陳宸主持。

长安街读书会举办“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体读书学习活动

韓慶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在談到黨員幹部尤其是青年黨員關於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如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韓慶祥指出,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要不斷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汲取智慧和滋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兩次集體學習的講話當中特別強調的,這一問題的實質是要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路徑就是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內容博大精深,需要學習的很多,但方法論尤為重要。哲學方法論是我們提高哲學素養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很重要的路徑,也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非常重要的原則。

關於“建設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韓慶祥指出其中有五個核心要點。一是建黨總思路,可概括為“打鐵還須自身硬”。必須把握好思路,要對錶、對路、對頻道。中國共產黨要建設現代化強國,必須化解矛盾、破解難題、應對挑戰、抵禦風險、克服危險,要做到這些,就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也必須具備良好的精神狀態,並以這個精神狀態推進社會革命。這本身就是堅硬的鐵,要把堅硬的鐵打好,打鐵主體必須自身硬,因為自身不硬,打鐵的錘都舉不起來,怎麼能把鐵給打好。自身硬,就是要改造好主觀世界,要勇於自我革命,要硬在精神、硬在能力、硬在作風、硬在純潔、硬在政治、硬在信念。這裡講的就是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係,是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關係,是客體和主體的關係,是打鐵和自身硬的關係,這裡面就有方法論。二是建黨總框架——“四個偉大”。黨的建設這一新的“偉大工程”,一定要放在實現“偉大夢想”、進行“偉大斗爭”和推進“偉大事業”的框架中理解和把握。三是從主體維度理解黨的建設,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十四個堅持”,第一個堅持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裡的“一切”指的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講的從第二個堅持到第十三個堅持,這都是黨領導一切的內容。“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有一個前提,黨必須把一切領導好,黨只有把一切領導好了,“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才能立得住。黨怎樣才能把一切領導好?黨自身要好,黨自身要好就必須全面從嚴治黨。四是從客體維度理解黨的建設,即抓好全面從嚴治黨。五是建黨的落腳點,即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最強大的政黨。習近平總書記用一句話來表達,“我們黨要搞好自身建設,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政黨”。這句話體現了總書記的政黨自信,只有政黨自信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真正立起來。

长安街读书会举办“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体读书学习活动

顧海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改變當代世界

在談到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義,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能夠改變世界時,顧海良指出:第一,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馬克思同時期批判資本主義的理論和思想家大多是從倫理上道德上來譴責資本主義,而不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因而認識不到資本主義的實質;第二,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為了改變人類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第三,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徵。馬克思本人也從來沒脫離實踐,包括他個人參加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等;第四,馬克思主義是開放、與時俱進的理論,馬克思從來不把自己的理論看作是理論終結的真理,而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的變化而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

在闡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一脈相承的關係時,顧海良指出,第一,二者都屬於同一個理論體系,具有同樣的理論目標。馬克思主義發展於19世紀,主要闡釋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把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即社會主義如何在與資本主義共存的條件下推進和完善發展社會主義。第二,二者理論要義是一脈相承的,都以人民群眾的實踐為根本,以解放全人類為政治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來看待和解決新時代中國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所以與馬克思主義有一脈相承的關係。顧海良特別強調,不但要看到二者一脈相承的關係,更要看到中特理論的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我們不能“躺在”馬克思身邊,而要“站在”馬克思身邊。我們不能當“啃老族”,馬克思說過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沒說過的好像就不能做,而應該“站在”馬克思身邊,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研究當代世界,改變當代世界,與時俱進。

长安街读书会举办“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体读书学习活动

楊金海: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與唯物史觀

在談到唯物史觀對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的影響時,楊金海指出,馬克思思想的科學性最主要體現在他發現了唯物史觀。在馬克思之前,人類對社會歷史規律的瞭解幾乎為零,更談不上自覺地改造社會。如果沒有唯物史觀,人類至今可能還在黑暗中摸索。唯物史觀的問世使得人們在社會歷史面前豁然開朗,不僅知道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未來發展的走向,而且懂得了如何自覺改造社會,使社會更好地為人類造福。唯物史觀帶給了人類智慧和光明,為人類指出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特別是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指出了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由於唯物史觀以及與之密切聯繫的剩餘價值學說的發現,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成為指導人類改變社會歷史的偉大思想指南。

在闡釋唯物史觀的發現過程時,楊金海指出,唯物史觀的發現主要是馬克思的功勞,但恩格斯也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也是當時工人運動領袖們長期探討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還是19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工業化條件下工人運動的產物。唯物史觀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更加熠熠生輝。

长安街读书会举办“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体读书学习活动

劉晨光:建設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在談到在我國建設一個具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領導有力、充滿活力的強大政黨對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思想方面具有的重大意義時,劉晨光指出,黨的建設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這個主題之中非常重要,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我們的黨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政黨,與馬克思主義本身的偉大密切相關。

劉晨光還強調,一個強大的政黨應該具有強大的政治引領力、民心感召力、組織動員力和自我革新力,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黨要緊緊地和人民結合在一起,以人民為基礎,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這是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強大政黨建設的學習研討,使廣大黨員幹部、青年學生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偉大,領會了“建設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的重要性及手段方法,明確了進入新時代我們仍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道路自信。共同以讀書會的形式學習馬克思主義對其傳播及與時俱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以書會友,黨建治學,相約長安街讀書會。(連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