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署今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地方卻忽視這一點!

農業農村部近期下發通知,就全面開展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完成100萬名以上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目標。

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農業農村部要求各地農業部門積極爭取各級財政部門支持,加大培養力度,提升培育效果。可以說,無論是培育目標還是具體措施,力度是越來越大了。

農業農村部部署今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地方卻忽視這一點!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際上就是培育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

我國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村現代化直接相關。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勞動力進城打工、外出務工,誰來種地?地怎麼種?成了很現實的問題。農業發展肯定需要人,需要現代農民來推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是培育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解決我國現代農業所面臨的效益低、農產品質量不高、競爭力差等一系列問題。

農業農村部部署今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地方卻忽視這一點!

這次下發的通知中提出,今年將重點圍繞縣域主導和特色產業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圍繞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工需求,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提高名特優新品和高質量農產品生產水平;圍繞土地託管、農機作業、植保收穫等社會化服務,培育“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圍繞休閒觀光、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創業創新型職業農民”。

培訓扶持規劃十分詳盡,不過李國祥又補充一點,他認為,在重視培訓和扶持的同時,同樣不能忽視後期的檔案管理。

農業農村部部署今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地方卻忽視這一點!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應該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檔案的信息化管理。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上級有個培訓,當地隨便發個通知,讓農民來參加培訓。培訓效果怎麼樣?未來怎樣升級課程?這都沒有檔案管理,比較混亂。甚至有地方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拿到經費,就抓人頭、湊人數,把經費花掉,這樣的培訓效果當然會打折扣。所以加強檔案管理,有針對性地給農民培訓,有一套管理體系,這樣效果才會比較好。

我們實際調查中瞭解到,有一些搞現代農業的缺信息缺技術,卻很少有機會來參加培訓。要讓新型職業農民在現代農業發揮切實的作用,必須加強管理,才能讓培訓職業農民的資金髮揮真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