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修養,叫“開口慢半拍”


往期回顧:


"開口慢半拍",才是一個人的高配!

01

都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我發現人有的時候,遲鈍一點,反應慢一點,給萬事萬物留有餘地,或許很多事情的結果都會為之改變。

前陣子,小野給我講了她親生經歷的一件事,某次擠公交,不小心憋見旁邊女士的包包被背後的一個陌生男子拉開了,正欲偷拿她包裡的東西,她見狀立馬用手肘撞了兩下旁邊的女士,想偷偷側耳提示女士包包的事。

結果令小野想不到的是,未及她開口,女士已經開始破口大罵:眼瞎啊,旁邊有人沒瞧見?撞撞撞,撞倒了你賠得起嗎?撞到了還不道歉,素質被狗叼了?

氣氛一下子僵住,現場特別尷尬,小野開口說了句抱歉,心想算了別多管閒事,包包的事因此隻字未提。

後來,公車到站,小野下了車,發現陌生男子手裡揣著一個女士錢包,混在人潮裡也跟著走了下來,而公車啟動後,車上那位女士方才後知後覺發現包被打開,正急得團團轉……

小野後來說:那個女士當時若是能慢個半拍開口,扒手或許根本不會得逞,她也不會因此丟了錢包。畢竟我本來想做好事提醒她,不曾想被她罵的狗血淋頭,誰還願意多嘴多管閒事?

而小野的經歷,讓我頓時發覺,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並不少見,很多時候我們本想好心好意為對方做一件事,卻在行動之前,被對方的暴怒、責怪、無端揣測給逼退了回去,原本可以完滿的結局也因對方的曲解變得糟糕。

不禁覺得,"開口慢半拍"或許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正確的處世之道。

可能有人會反駁,"開口慢半拍"的人,不就是愚鈍嗎?

其實並非如此,"開口慢半拍"表面上看似乎愚鈍,實則是大智若愚,現實中這樣的人,往往會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一種修養,叫“開口慢半拍”

02

朋友陸小白最近就因此"開口慢半拍"收穫了一段美好姻緣。

小白說前段時間她去隔壁市出差,和客戶約好時間在附近咖啡廳約談,但那天因為交通堵塞,她到咖啡廳所在樓層時,已經到了約定時間,急忙忙跑去坐電梯,結果電梯前黑壓壓一群人。

好不容易人群都上了電梯,而她這邊所在的電梯也剛好還可以擠下一個人,結果小白正要踏進電梯時,眼前突然竄出來一男子,在她之前擠進了電梯。

她心裡雖然萬般怒火,幾萬頭羊駝奔騰而過,但終究還是忍下沒說,等下一班電梯。

好在她趕到約定地點,客戶也遲到了,但戲劇性的是,她剛坐下來,抬頭髮現,剛剛那個"搶電梯"的男子也正好坐下,就在她對面。

男子抬頭時,兩人面面相覷了一會,進而相視一笑,最後小白先開口說:哇,好巧,原來是你啊。

就這樣,小白不僅談成了生意,還促成了自己的美好姻緣。

因為後來的多次溝通和接觸,男子和小白告白了,原來的客戶竟成了男朋友。

至於這事這結果,小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開口慢半拍",竟然讓自己一舉兩得,事業愛情雙豐收,心裡不禁感慨,萬幸當時沒開口,還好反應慢半拍。

後來小白和我感嘆說:大概是"開口慢半拍"讓人有迴旋的餘地吧,所以自己也因此獲得了意外的驚喜。

想來確實是,"開口慢半拍"不僅給對方留有迴旋的餘地,其實也給了自己更多進退的可能。

而我想,能做到讓別人不尷尬,能壓住內心的怒火和衝動,慢半拍開口,不失為處理事情的最佳辦法,因為慢下來的那半拍,不僅體現了你的修為大度,終究也會給你帶來很多意外收穫。

有一種修養,叫“開口慢半拍”

03

都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生活中,也並非所有的人都心懷惡意,無禮之徒也不過是少數,事實上,很多人很多事情,都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般不堪,如果能夠慢半拍開口,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男子感情和事業兩不順,在街道中漫無目地行走,思緒漂游中,一不小心撞上了前方西裝革履提著公文包的陌生男子。

撞人的男子因為思緒不在線,有些不知所措,等他反應過來想開口道歉時,不料被撞的男子轉身一把就將他推倒在地,並開始對他各種言語攻擊,甚至用"撞人不懂道歉就是社會敗類"等言語侮辱。

撞人的男子最終不堪辱罵,被激怒後失去理智,掏出水果刀,起身直接捅向被撞男子心臟,緊接著一刀又一刀,刀刀致命。

後來撞人的男子在被審訊時回憶說:如果當時對方能夠給他一點時間道歉,或者慢點開口,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吧。

是啊,如果當時被撞的男子能夠"慢半拍"開口,等撞人的男子道歉,或許一切都不至於那麼悲涼和遺憾,或許他們的人生也都將為之改寫,只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人與人交往啊,有時真的是一念地獄,一念天堂,想必若是所有人都能"開口慢半拍",給他人思考和反省的空間,或許惡念都會消散,人間也會更美好。

因為給他人一個機會的同時,也避免自己因為草率而後悔。

所以啊,生而為人,我們都該多學會慢半拍開口,畢竟"開口慢半拍",才是一個人的高配,一個人最好的修為,最明智的處世之道!

有一種修養,叫“開口慢半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