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歲唐《開成石經》搬移提上日程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114石、65萬字,1181歲的國寶級文物唐《開成石經》,屹立西安碑林900多年了。為保護它,歷史上有過三次遷徙。日前,關於《開成石經》百米內搬移提上日程,引各方關注。

“體檢”開始

抗震問題突出

《開成石經》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第一展室,是較為完整的唐代儒經標準刻本,被譽為“古本之終,今本之祖”,堪稱中華文化的元典。114石,兩面刻,每石高216釐米,寬83至96釐米不等,厚20釐米。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等12部儒經及辨正經傳文字形體及音注的《五經文字》《九經字樣》。

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研究員馬宏林說,現在進行的是“抽檢”,把完整的、不同種損毀問題情況的典型石刻挑選出來進行檢測。給後面的大規模檢測方案做例證。目前X光、超聲波、內窺鏡等各種儀器都上了。

編號197的石刻摘掉了玻璃罩,馬宏林將一個內窺鏡伸入斷裂接口,石刻與後面的保護體中間居然還有很寬的一層懸空層。“裡面完全沒有粘連,就是石刻四個邊用水泥封住了。”碑林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張安興說,查到的民國整修記載,是用瓷土填充石刻縫隙,現在看來確實如此。超聲波檢測還顯示,有的石刻裡存在暗縫。現場在一個石刻的懸空裡找到了一張過去的參觀券。“因為上世紀80年代以後,《開成石經》才進行玻璃封護,這應該是之前遊客看見裂痕把票塞進去了。”這也說明裡面是空的,不符合現在的文物保護理念。

第一展室是磚木混合結構,主通道南北雙向常年對開,四季溫差較大,不利於文物保護。最讓人擔心的是抗震隔震級別不過關。張安興說,現在的展示佈局是民國時期整修後延續至今。“第一展室基本沒有隔震作用,只能說是加固,對小地震有用。”張安興說,最近10年裡周邊省份有四次大地震,陝西均有強烈震感;現在《開成石經》的密集型陳列方式,達不到有效抗震減震功能,一旦發生地震災害,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移到新位置

隔震效果將大不一樣

《開成石經》在明、清、民國時期都進行過整修,但時代條件所限,體量又大,只能一直這樣放著。隨著碑林北擴機遇的到來,它有望迎來再次搬移保護。

《開成石經》是遷移到碑林博物館的,歷史上三次遷移都是為了保護它、給它提供更好的存藏環境。一次因為戰事將它從城外搬到城內,兩次因為地勢低窪、雨水浸害。“這次搬移,也是沿襲這一歷史傳統。”張安興說,它是可以移動的文物,北擴後移到百米內的地方。為了在搬移過程中保護它,還要做很多前期工作。

搬移第一步的“體檢”正在進行,三維掃描為保留現狀數據、為修復做準備。方案出來後還要“治病”、強身健體,比如沒有粘接的地方要粘接,原來粘接方法不得當的就要改進。“這是第二步的本體保護修復。” 張安興介紹說,第三步要找專業機構做一個搬運的方案。根據《開成石經》的現狀和石質文物的特點進行。“比如搬的過程中給每個石刻做個模具,就像將它放進抽屜一樣,吊著走。”上述三點科學進行,全面瞭解每個石刻,修復好後進行保護性搬運,避免發生磨損。第四步是布展,將隔震、燈光、溫溼度等保護條件到位。

現在考慮兩層隔震構架。一層是建築本身隔震,在地震多髮帶的成都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等在建築下面都做了隔震,可以消耗掉80%的能量。張安興說,還要考慮在文物下面再做一層隔震,讓能量波再消耗,確保抗震高指數。

寬敞安全新環境

多媒體效果展示

隨著時代進步,博物館的功能也在與時俱進。不光要保護文物,還要研究文物、展示文物,讓觀眾看懂它。第一展室是民國時期蓋的,像一個庫房,密密麻麻的石刻排列著,普通觀眾大部分會穿堂而過,分不出主次也看不出所以然。這種展示現狀,也將會在新環境發生改變。

“比如用現代技術在無反防爆玻璃上,對石經缺損部分內容進行還原展示,對石經中名言警句在玻璃上進行標示。”他介紹說,無反防爆玻璃比起現在用的玻璃罩,更能預防次生危害的滋生。現在第一展室用的防護玻璃為老式普通玻璃,防爆性、安全性差,而且反光率折射率高,不利於觀看和拍攝。對於市民和遊客而言,欣賞角度將更加便捷,方式更為互動。

九百年未動的《開成石經》面臨移徙,西安碑林稱會聽各方意見

擁有900多年曆史的西安碑林將開始規劃“北擴東進”的消息曾讓不少人為之欣喜,然而,2018年1月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文化項目簡報》中稱,西安碑林中唐代《開成石經》可能因此次擴建被移徙,由於遷移將會對石經造成損傷,“澎湃新聞·藝術評論” (www.thepaper.cn) 獲悉,近日相關文物專家聯名希望能在即將啟動的西安碑林北擴中,讓《開成石經》留在原地。

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西安碑林在915年前建立之時,主要為了保護《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為主的唐代文物,這也使碑林成為了現存最早的‘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黨委書記王明升今天在回應“澎湃新聞”時表示:“ 碑林的擴建工程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展示文物、傳承傳統文化。最終《開成石經》是否會搬還是需要聽取各方意見。”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開成石經》專展北面舊影

如今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起源於唐代,當時只是存放著《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在《西安碑林遷置時間新說》一文中考證:以這兩種大型石刻的移動過程作為標誌,來看待“碑林”的遷移過程的,那麼,它前後總共存放過四個地點,遷移了三次(有學者認為兩次),在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始遷至今址。

也就是說自宋徽宗開始,歷經朝代更迭、政治中心遷移,《開成石經》卻915年未曾搬動。近千年後,曾是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的西安,早已面目全非,能夠體現其空間位置且還一直帶有生命的標誌性遺存,或許只有《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了。在辛德勇等文博界專家看來,《開成石經》成為西安城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地理座標,也不應再搬動它了。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西安碑林

《開成石經》是城市記憶的載體,不宜也不應搬遷

據悉,《開成石經》始刻於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開成二年(837)完成。依次計有《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12種儒家經書,另有《五經文字》《九經字樣》附於《春秋左傳》之末。共刻114塊碑石,每石兩面刻,每碑上下分為8段,每段中每行刻10字,共刻經文650252字。碑石高約2.16米,面寬71-97釐米不等。下設方座,中插經碑。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學說成為中國主流思想。以後,歷代對儒家經典的傳播、研究、闡發都極為重視。為了避免儒家經書在流傳講授中產生訛誤,遂有國家刊刻儒經之舉。《開成石經》是中國歷史上7次刻經存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開成石經》完整保存了迄今所見儒經的最早版本、完善了儒家經典核心的內容框架、並經過幾代人研究校勘,是對儒家文獻以及中國漢字的極為嚴格而成功的一次標準化。對宋版有直接的重要影響。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石臺孝經

而宋代碑林建立以及以後歷代修葺都是圍繞《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的最初定位展開,換言之,《開成石經》的精心陳列奠定了今日西安碑林的核心格局。《開成石經》本體、陳設格局及其與附屬歷史建築的原境依存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西安碑林的最為核心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是西安碑林這個中國最重要的遺址類博物館的“遺址”標誌,是西安碑林930年來最重要的記憶載體。

鑑於此,曾經或正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工作的四位研究員,也是此方面的專家路遠、王其禕、陳根遠、楊兵聯署“反對移動《開成石經》意見書”,並送達西安碑林博物館及陝西省文物局。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西安碑林博物館工作的四位研究員提交的意見書

意見書中,四位專家就《開成石經》不搬提出了幾點意見和依據: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相關文物保護。搬動《開成石經》是破壞《開成石經》與附屬古建的依存關係,是對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形成歷史的不尊重。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二,《開成石經》碑石在搬遷移動中可能發生的損壞問題。

《開成石經》與移動幾件單體碑石難度完全不能相提並論,除了其114塊碑石要環環相扣,絕對對齊(因為其中有幾十塊碑石已經斷損為兩塊甚至更多,甚或有所殘缺),而且因為規模大,還要幾乎做到無縫對接,搬遷移動以及重新安放中,難免要對石經上的文字造成一定的損傷。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開成石經》在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遷至今址前遷移了三次(有學者認為兩次)留下的被損壞的痕跡

比如,明末斷為兩截的東漢名作《曹全碑》,在1956年搬遷到西安碑林的時候磕損了“老”“離”兩字。90年代中期,隋代《李和石棺》棺底在從東院向西院搬動的過程中斷為兩截。如果此次搬遷,石經上文字的磕損其損失無法挽回。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1956年,《曹全碑》在搬遷到碑林的時候磕損了“老”、“離”兩個字

第三,900多年前,《開成石經》搬遷、陳列是極為慎重、極為周詳的一個系統工程,今天看來,它的佈局依然十分嚴謹合理、參觀路線相當通達順暢。並無搬遷必要。而其他展室碑石密集,適當舒朗調整是有益的。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開成石經》專室西側南面,佈局相當嚴謹、合理。

第四,不搬《開成石經》依然可以把碑林北擴做好。

碑林有很多碑石墓誌過去因為陳列面積不夠,沒有辦法陳列。所以碑林北擴有充足的文物準備和許多主題可以填充。比如,碑林僅顏真卿、柳公權的碑就有10個,建立專門的碑帖藝術館、墓誌陳列館、中國書法源流館等方式組合和研究現有。如果搬遷《開成石經》,舊有的碑林區域文化內涵被破壞。如果不搬,未來新舊碑林可以相得益彰。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陳根遠對《開成石經》充滿了感情

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西安碑林在915年前建立之時,主要為了保護《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為主的唐代文物。這也使碑林成為了現存最早的‘博物館’。宋代以來,歷代對碑林的擴建修繕幾乎圍繞《開成石經》展開,其他石碑有所變化,《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沒有移動過,可以說是西安這座城市的‘定海神針’。《開成石經》不宜搬遷,也沒有必要搬遷。1961年,西安碑林被定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其內容包括碑石、碑石附屬古建,以及《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與附屬古建的依存關係。搬動《開成石經》是破壞開成石經及其附屬古建的依存關係,是對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形成歷史的不尊重。”

1181岁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

《開成石經》專室東北角,展室建築系1938年重建

《開成石經》是否會搬還需聽取各方意見

作為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專家提出“不搬”的建議,這不禁讓人想到了20世紀50年代,梁思成等人為保護北京城牆的大聲疾呼和據理力爭。而在2004年,永定門城樓重建竣工,對於北京城牆的保護,未來給了歷史答案。無獨有偶,1990年代初記錄著民國曆史日耳曼式建築濟南老火車站被拆,近年來附件的消息不絕於耳。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文濤在談到老火車站復建問題時也提出:“比如說我們一直比較糾結的老火車站的問題,建與不建,為何不讓市民參與呢?市民才是這個城市的主人。”據悉,民間投票有超過半數濟南人希望老站復建,並立碑警醒後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聯繫了西安碑林博物館黨委書記王明升,希望他對為何北擴需要移動《開成石經》、以及西安碑林博物館“北擴東進”規劃的進展情況給出回應。他認為,如果到過西安碑林博物館也許會感到,碑林像是一個各個朝代放文物的“庫房”,碑林的擴建工程是為了更好保護、展示文物、傳承傳統文化。最終《開成石經》是否會搬還需聽取各方意見。目前,浙大和其他保護單位的專家團隊在做《開成石經》的三維掃描工作,對所有碑石做全面檢查,看哪些碑石有裂縫,不同碑石的問題都有相應的保護方案。

西安碑林始建於宋哲宗元祐二年,經金、元、明、清、民國曆代的維修及增建,現收藏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誌4000餘件。

《開成石經》是否搬遷雖尚無定論,但這同時引發出一些思考。比如,博物館中,在一些決策上遇到分歧,哪些應該聽專家,哪些應該聽行政?或者是否在提出規劃之初,需要多方面調研、聽取專家公眾等的意見、做出討論後,給出最合適的方案實施?希望西安市文物部門與相關單位對作出遷移這一重要文物的決策慎之又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