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佛山市禪城區紫南村。

昨日,佛山市禪城區高規格召開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會,對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會議公佈了即將出臺的《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禪城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以及八大工程的行動方案,它們將構成禪城區鄉村振興“1+8”系列政策文件。 “1+8”系列政策文件是禪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性文件,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五大任務,結合禪城實際,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把實施長遠戰略與解決當前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在新的起點、新的高度上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意見》 明確指出,到2050年,禪城鄉村將得到全面振興,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以問題為導向走城鄉融合發展道路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佛山市禪城區羅南村。

煙雨朦朧,水鄉如畫,進入禪城區南莊鎮羅南村,如詩如畫的嶺南畫卷徐徐展開,碧玉般的羅南涌玉帶環繞,榕樹下垂釣的村民自得其樂,與青磚黛瓦的祠堂和村史館融為一體,贏得眾人嘖嘖稱讚。

移步至鄰近的紫南村,“仁善紫南”四字格外醒目,廣府家訓館、佛山好人館、紫南村史館耗資千萬建成,以文化為底色,繪就文化引領發展的紫南樣本。

從區黨委、區政府的領導班子成員,區人大、政協主要領導人,到全區各村的“兩委”幹部,悉數出席昨日的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會,先參觀學習先進村的建設經驗,再聽取全區鄉村振興工作部署。如此高規格的會議,傳遞出禪城舉全區之力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的強烈信號。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從中央到省、市都高度重視。就在5月31日的全市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魯毅指出,沒有鄉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市的現代化;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就沒有全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他要求,各區要抓好落實。

禪城自去年起,就係統籌備鄉村振興工作,區主要領導帶隊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通過座談會、論壇、基層走訪等形式摸清摸透禪城農村的現狀與問題。

相關數字顯示,禪城農村的富裕程度全市最高,全區54個村年集體收入超億元的過半,無論是村集體收入、分紅還是村集體資產都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與此同時,國家級生態村羅南村、全國文明村紫南村等一批先進村走在前面,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經驗。

這得益於禪城獨特的區位優勢。作為佛山的中心城區、珠三角的腹地,禪城城市化起步早、程度高,產業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禪城的農村大多位於城市中心區域,基本沒有農業生產,已非傳統意義的農村。

另一方面,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禪城農村凸顯,仍存在產業形態落後,村級工業園環保安全隱患突出,鄉村規劃建設管理不到位,人居生態環境亟須提升,鄉村治理體制機制不完善,農村基層黨建相對薄弱等問題。

為此,會議提出,要提高站位,正確定位,打造具有禪城特色的鄉村振興精品和亮點。以問題為導向,從現實最迫切、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抓起,推動具有禪城特色的鄉村振興,讓鄉村融入城市,走城鄉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道路,構建城市鄉村共生共榮新格局。

“未來,我們的農村應該是一種村民自豪、市民嚮往的‘奢侈品’。”禪城區委副書記區柱明表示,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未來禪城的農村應是一個生態自然、文明和諧、生活富裕,鄉土氣息深厚,留得住鄉愁、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以組織振興為保障、生態振興為重要抓手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佛山市禪城區龍津村。

即將公佈出臺的《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禪城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是禪城區鄉村振興戰略總綱領,提出六個方面共30項重點工作任務。

即將公佈的禪城區鄉村振興戰略八大工程行動方案,涉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鄉村規劃建設、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數字農村”建設、鄉村生態環境提升、鄉風文明建設、“三治”融合農村社會治理等方面。

會議指出,要以組織振興為根本性保障,以生態振興為重要抓手,統領帶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的落實。在推動農村振興的過程中,禪城將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推出一批創新性政策。

五大振興中,組織振興位列首位。基層黨組織建設是解決農村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牛鼻子。區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組織振興,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以黨組織為核心,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

組織振興重點解決基層黨組織領導實權問題。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禪城將在多個方面進行探索,包括落實農村黨組織“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領導保障權、管理監督權和經濟領導權”五項核心權力等。禪城還將改變村委會負責人兼任經濟組織負責人的做法,力爭3年內實現所有村村民小組黨支部單獨組建,改革現有的村“兩委”幹部薪酬制度。

生態振興方面,禪城將建設具有本村特色、各展所長的生態宜居美麗家園,重點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好鄉村汙染防治攻堅戰。為獎勵農村開展人居環境建設,禪城還將設立農村人居環境專項資金,持續加大投入扶持力度。

區柱明還強調,生態振興中要注意強化規劃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統籌推進禪城鄉村規劃全覆蓋,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和管理機制。

此外,禪城還推出“數字農村”建設工程這一“自選動作”,將運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實現更規範、更有效的鄉村治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不公開產生的矛盾。禪城將創新治理手段,轉變傳統治理模式,以農村集體經濟數字雲圖建設強化農村“三資”管理,以村居“一門通”拓展村務財務公開和民情民意收集渠道,並推動兩者與雲平臺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構建農村工作一張網一幅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聚焦人的問題,讓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佛山市禪城區紫南村文化長廊。

如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禪城提出強化“錢、地、人”等要素的供給。

在“錢”方面,區、鎮街、村三級將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農業農村傾斜。

在“地”方面,將優先保障鄉村振興規劃指標、用地指標,區鎮兩級每年安排不少於10%的新增用地指標,優先保障鄉村振興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用地需求。

“人”的問題,被視為關鍵所在。會議提出,要以實施“頭雁”工程為牽引,把選優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

農村要發展,首先需要好的帶頭人,在這方面,禪城已嚐到甜頭。十年間,紫南村從曾經的後進村、上訪村,蛻變為如今的先進村、“中國十佳小康村”,黨委書記潘柱升就將其成績歸結為:黨委政府幫助紫南搭建了好班子,好班子為找到了發展的好路子,帶領群眾過上了好日子。

站在新起點謀劃鄉村振興,無論是強調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組織振興,還是著力於強化人才支撐的人才振興,都有大量篇幅聚焦於“人”。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鄭洪深表示,禪城不僅要通過實施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選派優秀黨員幹部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等措施,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還要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定期擇優選派區級後備幹部到農村基層掛職,並培育農業農村實用人才,發動鄉賢服務鄉村,推動農業農村人才匯聚。

今後,“1+8”系列政策文件也將不斷完善。區鄉村振興八大行動工程的牽頭部門將進一步完善行動方案。區各相關職能部門將加緊對接市鄉村振興“X”個配套文件,做好貫徹執行。各鎮(街道)也將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和政策規範。區柱明強調,還要注意發揮農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責任,推動鄉村振興在每一個農村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禪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總體思路

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五大任務,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健全全區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力爭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在禪城取得豐碩成果。

目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形成,農村產業發展促進機制進一步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完成,鄉村文明風貌取得重要成果,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全面建立。

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重大成果,農村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用明顯。

到2027年,鄉村振興取得戰略性成果,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黨的執政基礎全面鞏固,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鄉村產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超過10萬元。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村治理現代化持續走在全市前列。

到2050年,鄉村得到全面振興,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鄉村振興“1+8”系列政策文件1個意見:

《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禪城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

8大工程: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工程

鄉村規劃建設提升工程

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

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工程“數字農村”建設工程鄉村生態環境提升工程鄉風文明建設工程“三治融合”農村社會治理工程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鄉村振興,禪城這麼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