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纂

曉夢、謝書秋、智己策略丨圖片來源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翻越一座座山

九曲十八彎

我們來到了

蕉城高山小鎮虎貝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這裡青山隱隱,綠水綿綿,古韻悠然

...

清明之風的村落建築保存良好

充滿了時光氣息

駐足凝望彷彿穿梭千年

人們最初的生活模樣

在這一屋一厝裡慢慢地被還原

......

它還是個文化氣息極其濃厚的小鎮

早在元朝就建有——仁豐書院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提到仁豐書院

你可能還有些陌生

但提到陳普

這位宋末元初的朱熹理學傳人

蕉城人定會知道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陳普(1244~1315年)字尚德

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

出生於石堂

授學於石堂

宋亡後,又隱居於石堂山

以著述自娛,志不仕元

因而世人稱陳普為石堂先生

他是朱熹之三傳弟子

是宋末元初聞名於世的

理學家、教育家、天文學家

仁豐書院就是他創辦的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仁豐書院的創建 / shuyuan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亡

陳普以宋遺民自居,誓不仕元

元朝廷曾多次聘他為福建教授

陳普都堅辭不就

銳意振興家鄉教育

在石堂山仁豐寺裡設館倡學,招徒課藝

四方學子聞其學識宗風

負笈從遊者每年達數百

他治學師承冀甫傳統

力倡朱熹正學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在教學上,陳普力倡理論聯繫實際

在其薰陶下,不少門人既精於理學奧義

又能深入社會實際

求取真知灼見

出其門者,如韓信同、楊琬、餘載等

皆為當時理學名士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陳普除了在石堂創辦仁豐書院

還到建陽、莆田主持書院

培養了許多人才

並研發修製出刻漏壺計時器

現陳列在北京歷史博物館中

陳普與朱熹 / chenpu

說到陳普與朱熹

就不得不提梅鶴花橋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朱熹和陳普的千古絕對

依然提於樑上耀眼醒目

花橋承載著歷史

穿行在石拱橋面上

宋代不規則的、明代方塊的、清代長條的

石頭上的歷史印記跡,清晰可辨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謝書秋 / 攝影

花橋如今已是寧德

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拱廊橋

橋南北走向,橫亙於村尾水口

銜接對峙兩峰,氣勢如虹

被譽為“寧陽第一橋”

花橋的四周

青山橫亙,炊煙裊裊

是乘涼、遮風擋雨的好去處

走進仁豐書院 / shuyuan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仁豐書院舊址為現陳懼齋祠

這裡原為仁豐寺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如今,古樸的仁豐書院

美名眾人皆知

誰家有孩子讀書

必來此祭拜

受先人好學問的薰陶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如果你是一個文藝青年

如果你也喜歡書香氣息

喜歡虎貝這座高山小鎮

有時間不妨到仁豐書院來走走

感受它的古老和韻味

「i·寧德」這個被虎貝私藏的書院!六一攜娃來打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