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美的格力對簿公堂

一“言”不合:美的格力对簿公堂

中國兩大白電巨頭再次對簿公堂。

業內認為,目前空調進入銷售旺季,兩大巨頭乘機“打架”。

緣起:一句廣告語惹的事

據瞭解,雙方對簿公堂,是因為美的公司認為格力公司的“有涼感 無風感”的廣告語,是美的公司從2015年就開始進行宣傳、推廣的,美的公司起訴稱,該廣告語是他們首創的,具有獨創性,經過大量的宣傳、推廣後,已經與美的某系列空調形成特定聯繫,起到識別不同於其他空調品牌標識的作用。

雙方庭審交鋒

焦點1: “有涼感 無風感”廣告詞究竟屬於誰?

美的公司訴稱,自2015年起,該公司耗費巨資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公開大力宣傳美的公司具備“有涼感 無風感”技術的舒適星系列空調。經過持續、大量宣傳、推廣,相關公眾或消費者看到該廣告語,容易將其與原告美的公司具備“有涼感 無風感”技術的舒適星系列空調聯繫。

格力公司則稱,空調“無風感”功效也非美的公司的首創,美的並無對此宣傳詞的獨享使用權。該宣傳詞作為使用體驗,已被國內外家電行業廣泛使用。從2005年6月10起至今,國內個人或單位均申請了空調具備“無風感”功效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國外也有同行業生產此類產品。

焦點2:為是否進行現場檢驗進行激烈辯論

美的公司當庭提出現場測試被告格力空調是否達到“有涼感 無風感”的技術,以便驗證是否構成虛假宣傳。

提議遭到格力公司拒絕。“法庭難道是實驗室嗎?”格力認為,法庭達不到測試空調條件,拒絕當庭測試。美的堅持當庭進行檢驗,美的認為雖然現場條件有限,但至少測試風速。對此,法官宣佈休庭十分鐘。隨後對美的提出庭審現場測試格力的空調產品,經合議庭評議,認為空調的技術參數測試應交由專業機構進行,不在現場測試。

焦點3:“有涼感 無風感”是由客觀參數還是主觀感受決定?

格力公司強調,無風感是一種通用感受,是人體的感覺,不需任何參數。美的公司則認為,無風感是客觀標準,並非主觀標準,是需要有參數的。

雙方律師說法

業內:空調銷售旺季巨頭競爭加劇

對於此次訴訟,雙方均未做具體評論。截至發稿時,格力公司總部沒有給予回覆,美的公司總部則暫時不對此發聲。

據悉,兩大巨頭一直以來競爭激烈,特別是在專利領域更是有多起訴訟。據媒體報道,格力和美的圍繞專利的互訴案累計高達12起,累計索賠金額達數億元。

業內表示,今年國內多地出現高溫天氣,目前空調已經進入銷售旺季,兩大巨頭競爭加劇,乘銷售旺季進行“打架”。

業績對比:各有所長

而格力電器在營收規模上明顯遜色於美的集團,數據顯示,2017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為1500.20億元,同比增長36.24%。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了33.26%達到400.25億元。這也意味著,僅從營業收入規模來看,2017年美的集團是格力電器的1.61倍,今年一季度為1.76倍。

不過,格力電器的盈利能力卻超越美的集團。數據顯示,2017年,格力電器雖然營業收入同美的集團有近千億元的差距,但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卻是美的集團同期的1.29倍,達到224.02億元,同比增幅為44.87%,是美的集團的2.54倍。另外,在淨資產收益率方面,美的集團波動較大,格力電器則較為穩定。2010年,美的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為39.46%,格力電器為36.74%,都是非常不錯的公司。此後,美的集團淨資產收益率一路走低到2017年25.63%,格力電器維持在37.51%的高位水平。

鏈接

昨日格力電器召開2017年股東大會

董明珠公佈格力產業規劃四個板塊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格力電器共有約43.52萬戶股東。“持有格力電器100股的小股東,今天都來了一百多位,可見格力電器受到的關注是空前絕後的。”董明珠表示。

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今年我想搞芯片,股票就跌。為什麼別人搞芯片股票就漲,格力搞芯片股票就跌,因為我們是真幹。”她還表示明年格力空調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回答芯片業務如何開展時,董明珠表示,“芯片已經研究三年了,已算小有成就,但在我看來還是皮毛。至於怎麼做芯片,現在還不能告訴你。但我們一定會做,堅定不移做下去。”

對於為何格力不分紅,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是為了讓格力更加強大。4月26日,格力電器公佈2017全年財報,總營收為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7%,淨利潤224.02億元,同比增長45%,創出歷史新高。然而格力電器2017年度沒有分紅計劃,這也是格力電器自2007年以來首次未分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