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可能你會錯過它。

在城南內秦淮河北岸的鬧市區,長樂路上有一條狹窄的小支巷叫牽牛巷。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一首《秋夕》講述了七夕節的美妙,那麼牽牛巷和羅曼蒂克有關係嗎?

風水巷

讓你失望了,牽牛巷的意思和牛郎織女沒有關係,而是實打實的“牽著牛”的意思。

相傳這個巷子裡原來有宋代的佳麗樓舊址,元代時成為集慶路總管府。而牽牛巷名字的來歷也很有意思,明朝初年,江寧縣衙設在這條巷子的北端,大堂像牛頭,門前有兩口水井像牛眼,照壁後的宮溝正中有一個石孔,像牛的鼻子,因此此巷被喻為“繩子牽牛”,因此名為牽牛巷,這個地名一直保留了下來。該巷屈曲欹斜,僅能容一人行走,俗稱“一人巷”。

「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 設在牽牛巷北端的江寧縣衙舊址

南京倒是確實還有三個“牛郎村”,可惜和羅曼蒂克也沒有關係。三個牛郎村分別在浦口和江寧,都是清朝至民國時期的古老村落,不過雖然名為牛郎,但實際上村名的來歷和牛郎本人沒什麼關係,多為別的字音傳來傳去傳成了牛郎。其中,第一個牛郎村,位於浦口區丁山林場,民國初年就沿用“牛郎村”這個名,因為當地有一個水塘名為“牛塘”,村因此得名,後來因為當地方言“塘”“郎”不分,“牛塘”因此訛傳為“牛郎”。

第二個牛郎村位於江寧區祿口街道陶東社區,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清朝嘉慶年間當地有個劉郎村,相傳劉氏先祖曾有一人做過侍郎官職,村因此名叫劉郎村。建國以後,“劉”漸漸訛傳為“牛”,後來就成了牛郎村。

第三個則位於浦口區頂山街道,也是一個清朝的古村落,因為夏氏最早定居在牛塘邊,村名叫夏牛塘。後來漸漸訛稱為“夏牛郎”村,到建國後簡化為牛郎村。

「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 清代南京老照片

南京歷史上幾次發大水,附近街巷淹及屋頂,倒塌房子無數,唯獨牽牛巷巍然屹立,始終淹不到它。其實,牽牛巷沒遭水淹的真正原因,只是它本身地勢就高。

我國古代官衙建築的特點,就是建在地勢高的地方。這樣做,倒不是為了防止水淹,而在於要顯示與一般民居不同:威嚴、莊重、高人一等。《炳燭裡談》曾記載道:“道光己酉年,金陵水災為數百年所未有,通城行船。東花園、王府巷等處,水逾屋脊者數尺,船行其間,為水中樹枝所掛,輒至覆溺,人謂之‘渡海’。所未淹者,惟江寧縣署(即今牽牛巷一帶)及銅作坊、新橋、花孟崗一帶,與西城冶山、清涼山、幹河沿、隨園諸高阜而已。

「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牽牛巷老宅

江寧縣衙

提起江寧,如今大部分南京人的反應是江寧區,老一點的人會想到江寧縣。而在古代,江寧也可能就是指南京。

“江寧”最早出現在西晉太康二年,當時,西晉政府將南京的一部分劃出來,設置江寧縣,根據南朝顧野王《輿地志》記載,南京靠近長江和秦淮河,“江寧”是“江外無事、安寧”的意思,南京的簡稱”寧“,也是來自“江寧”。

也有學者認為,“江寧”含有貶義,西晉統治者認為南京地處江南,是天高皇帝遠的蠻荒之地,他們不希望這裡再有與中原王朝對抗的政權,遂將設在南京地區的縣叫做“江寧”。

「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南朝顧野王《輿地志》

“江寧”最初是作為一個縣的面目出現的,隋唐時也有江寧縣,從五代開始,南京地區被劃分為江寧、上元兩個縣,直至清末辛亥革命(1911年),上元、江寧兩縣均在南京同城分治。

清代,兩縣以南京城中以內橋為界,內橋處立有分界牌坊。這座牌坊到清嘉慶年間才毀。《白下瑣言》的作者甘熙曾見過牌坊,並記在該書中。

內橋東北為上元縣,上元縣衙曾八次遷址,最後一次於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遷建在今白下路101號處。

「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清朝時期的江寧地圖

內橋西南為江寧縣,江寧縣衙也有過七次遷建,最後一次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遷建至牽牛巷。清代大詩人袁枚任江寧縣令時曾為縣衙題過一副楹聯:“獄豈得情寧早結;判防多誤每輕刑。”反映了這位風流才子亦有關心民瘼、宅心仁厚的一面。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打南京,兩縣縣衙均被戰火所毀;同治八年(1869年),同時重建,次年竣工。上元縣衙有房170多間,廊36間,以及其他附屬建築。江寧縣衙有房188間、廊38間以及典史衙、監獄等。

現在,牽牛巷原有的江寧縣署建築,以及“牛鼻”、“牛眼”等,均已蕩然無存。原江寧縣署所在地,已建起了江蘇省郵電學校。

「發現 南京」牽牛巷:牽出的故事一籮筐

∆江蘇省郵電學校內一角

糖坊廊61號的中國唯一“菱形”河房、莫愁路上的卞公祠、城南評事街一帶叫做南市樓的老地名……南京市民雷國俊多年來利用業餘時間,行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記錄了許多故事,被大家譽為“地名達人”。

他曾在牽牛巷找到炎帝庵的遺蹟。

當年炎帝庵40號的住戶,在修理門樓時,無意中將門頭方匾上的石灰碰掉,發現門頭方匾上露出了一塊清同治年間的磚雕匾額,上面有“炎帝庵”三個大字,這證明牽牛巷40號曾經與一座名叫“炎帝庵”的廟宇有關。

匾額是青石,上面刻有“同治四年”的字樣。南京人特別是城南的老人,對自己的祖宗非常尊敬,炎黃二帝更不用說,因此在街頭巷尾建立廟、庵倒也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