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農村“三變”改革,看我如何變!變!變!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2017年9月25日、12月15日,省、市農村“三變”改革推進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對農村“三變”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三變”改革大潮湧,肅州大地萬象新。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改革激活經濟振興鄉村。改革是“三農”發展的重要動力,是鄉村振興的法寶。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描畫了“三農”事業新徵程的宏偉藍圖。農村“三變”改革正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目的是實現資源資產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今年是試點探路階段,肅州區作為市上確定的試點,要在運營管理模式、土地規劃政策、兩權抵押、承接經營主體確定、保障農民權益和風險防控等方面積極探索、認真總結,為改革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聚力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副市長、肅州區委書記楊金泉說。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肅州區聚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建設農業現代化先行區的目標,以解決農民進入市場能力差、增收渠道窄、村集體經濟薄弱問題為重點,著眼激活農村沉睡資源、盤活集體存量資產、聚集農村分散資金、引導農民參與股份制經營等關鍵環節,將總寨鎮沙河村、銀達鎮六分村、泉湖鎮四壩村、西洞鎮西洞村、金佛寺鎮下四截村、鏵尖鎮小沙渠村等6個鄉鎮的6個村確定為試點先行開展工作。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區、鎮、村三級層層成立領導機構,靠實責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區級領導包鎮抓、鄉鎮書記包村抓、部門分工負責抓的良好格局,做到組織領導、思路目標、方法步驟、保障措施、工作責任“五到位”,確保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同時,通過層層動員、入戶宣講、媒介宣傳等多種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開展政策宣傳和輿論造勢。採取以會代訓、舉辦培訓班、外地考察學習等多種方式,著力提高區、鄉、村三級幹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此外,制定“三變”改革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和現場推進會議制度,定期現場督查調研,研究破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推進措施,確保改革工作有序穩步推進。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堅定信心決心推進改革。“三變”改革的動力在哪裡?怎麼改?怎麼變?肅州區抓住“股權”這一核心,積極探索建立多種利益連接機制,為農戶提供多條參與途徑和收入渠道,讓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在祁連山腳下,一條小雜糧深加工生產線正全力運轉,酒泉炬暉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冰川珍珠”牌富硒小米通過這條生產線銷往周邊縣市及南方各大城市。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農戶在自家流轉出的土地上繼續耕種,並以股東身份獲利,以此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酒泉炬暉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牛建春說。

黃澄澄的小米托起了肅州區金佛寺鎮下四截村的致富夢。該村發揮冷涼灌區小雜糧產業發展快的優勢,採取“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小雜糧產業,打造特色產業基地。圍繞小雜糧進行的“三變”改革正逐漸鼓起金佛寺鎮農民的腰包。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下四截村只是肅州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建立多種利益連接機制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區採取了“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聯合社+合作社+電商+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等4類經營合作模式,參與“三變”改革的企業、合作社共計9家、農戶485戶,形成了政府、村集體、企業、農民合作社和農戶多方發力推進改革的新局面。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與此同時,肅州區通過統籌整合資金、落實保險防控風險、清產核資明晰產權,進一步盤活了農村資源,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

因地制宜謀求創新發展。從戈壁灘變身“米糧川”,這是一個集智慧、科技於一身通過發展戈壁農業致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便是肅州區總寨鎮沙河村。2009年,沙河村在戈壁灘上打下了第一批50座溫室,從此走上了發展戈壁農業的特色之路。至目前,總寨戈壁農業產業園裡已建成溫室1100多座。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今年,在“三變”改革中,沙河村繼續發揮戈壁農業發展優勢,針對經營主體小的現狀,聯合園區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1家公司組建沙河戈壁特色農業專業聯合社,整合65戶農民、289座戈壁日光溫室入股經營,入股資產達2531萬元,走出了一條“抱團”發展的路子。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我們主要是立足傳統大蒜產業優勢,將全村9戶大蒜銷售大戶整合起來,成立泰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力量聯合發展,共同抵禦市場風險。”肅州區西洞鎮西洞村黨支部書記羅元榮說,目前,合作社吸納193戶農民、490畝土地發展大蒜產業,入股農戶、入股面積分別佔到農戶總數、種植面積的47.7%和45%。

西洞鎮西洞村耕地面積4360畝,全村栽植林果面積近3000畝,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000畝左右。該村通過“三變”改革,動員農戶通過土地、資金等形式入股經營主體,推動林果大蒜傳統產業穩中有進。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以招商引資為主渠道,引進規模大、實力強、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或合作社參與“三變”改革也是肅州區在改革過程中總結的經驗之一。肅州區銀達鎮六分村依託肅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優勢和溼地景區資源優勢,積極引進酒泉盛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利用熊蜂授粉技術優勢和銷售優勢,吸收農戶23座溫室入股發展設施蔬菜產業。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共創共享改革發展紅利。通過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強力推進農旅融合,引導農戶利用集體土地、日光溫室入股參與鄉村旅遊發展,提供停車休息、休閒娛樂、採摘就餐服務,肅州區泉湖鎮龍德盛農莊通過“三變”帶動82戶農戶260畝土地入股經營,52戶農民變為產業工人,預計年分紅210.6萬元以上。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鏵尖鎮小沙渠村26戶農民以100畝土地入股綠源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確定“保底分紅+收益分紅”的入股分紅形式,其中:保底分紅為每畝每年800元,收益分紅按保底分紅的5%二次分紅分配給農戶,預計總共分紅可達8.4萬元。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西洞鎮西洞村成立2個合作社,動員249戶農戶通過土地、資金等形式入股經營主體,預計今年農戶每畝地可增加收入500元。村集體以交易市場、辦公房等集體資源入股,可增加集體積累10.8萬元。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200畝土地入股經營,30戶農戶變更為股東,銀達鎮六分村農戶在確保棚均2萬元保底收入的同時,預計可從溢價紅利中獲得分紅3125元,比種植同類產品增收15.6%。 全區累計完成1529畝土地、320座日光溫室入股,預計全年村集體實現分紅30萬元,入股農戶分紅590萬元、戶均1.2萬元……一份份改革成績單交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手上,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通過‘三變’改革,更進一步打出我們的品牌,打開銷路,把我們的蔬菜銷售到全國各地。”肅州區總寨鎮沙河村黨支部書記羅奎說。

肃州农村“三变”改革,看我如何变!变!变!

匯聚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肅州區全力投入“三變”改革熱潮,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精心描繪了肅州農村發展的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