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大連,別稱濱城,舊名達里尼、青泥窪,是遼寧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位於遼寧省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大連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開發了大連,1899年開始稱大連。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對大連地區進行了侵擾。作為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大連在近代史上曾遭受兩次大的戰爭劫,淪為俄、日殖民地近半個世紀。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大連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東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稱,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後獲得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榮譽。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大連地名是“達裡因”的音轉。“達裡因”系俄語,是“遠處”之意。“達裡因”的由來是在大連淪為俄國租借地以後,根據沙皇尼古拉之令將此地命名為達裡因,同時作為自由貿易港開放。後音轉為大連。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一說,大連名稱,源於大連灣,始於近代。清光緒六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在關於大連灣軍港建設方案的奏摺申,就提到"大連灣"。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於1905年2月始稱大連。解放後,1949年4月1日,大連與旅順合稱為旅大市。198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大連市。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清末,今大連地區南部和北部分屬奉天省奉天府金州廳和復州,東北部屬興風道莊河廳。沙俄租借大連地區時期,今大連地區分屬旅順、金州、貔子窩市;旅順、金州、亮甲店、貔子窩及島嶼行政區和達里尼特別市。日本侵佔大連地區時期,大連地區屬大連市、旅順市役所和旅順、金州、普蘭店、貔子窩民政署。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全市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區面積2415平方公里。區內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個地形為北高南低,北寬南窄;地勢由中央軸部向東南和西北兩側的黃、渤海傾斜,面向黃海一側長而緩。長白山系千山山脈餘脈縱貫本區,絕大部分為山地及久經剝蝕而成的低緩丘陵,平原低地僅零星分佈在河流入海處及一些山間谷地;岩溶地形隨處可見,喀斯特地貌和海蝕地貌比較發育。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大連市位於北半球的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東北地區最溫暖的地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5℃,極端氣溫最高37.8℃,最低-19.13℃。年降水量550-950毫米,2013年日照總時數為2500-2800小時。其中8月最熱,平均氣溫24℃,日最高氣溫超過30℃的天數只有10至12天。

90年代的遼寧大連市:大連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不僅有豐富的中國近代人文歷史旅遊資源,還有許多風景奇秀的自然旅遊資源。金石灘、旅順、冰峪溝、星海灣、老虎灘極地海洋動物館、老虎灘四維影院、聖亞海洋世界、森林動物園、濱海路、女騎警、大型節慶活動、大連海鮮、大連紫檀閣、現代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