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看過這篇文章再做決定吧……

一)報志願是影響一生的大事

高考分陸續出來了,接下來是報志願的時候了。

某種意義上看,報志願的關鍵性不亞於高考。

高考,決定了考生能否考上大學、上什麼檔次的大學。

志願,關乎了考生上哪個大學,到哪個城市生活四年,念哪個專業,甚至可能決定考生未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

凡是影響深遠的大事,不能不慎重對待。

最近,我聽說了這麼幾件事兒:

其一、去年某考生家長掏了6000元人民幣購買了某公司“填報志願”的服務。最後,志願還是在班主任老師的幫助下填報的。

其二、本地某補習機構聯合某名牌大學“專家”“教授”“導師”開辦報志願有償培訓班。報名費用不菲。

其三、從路邊經過,看到學校附近的某機構打出招牌:專業諮詢志願填報。

其四、刷朋友圈,看到某網友填報志願的有償服務信息,標價是每小時諮詢費2000元。

看來不少“機靈人”基於信息不對稱,利用所謂的“專業技能”,想人為製造消費需求,收割點“焦慮稅”“智商稅”。

市場經濟,有償服務,倒也無可厚非。

但,標價是否合理,則另當別論。

畢竟,一是周瑜打黃蓋,姜太公釣魚,沒有人強迫家長來消費;二是也沒有物價部門來審核這種諮詢服務的收費標準是否合理。

頓時,覺得是寫篇“填報志願”的普及性、掃盲性文章的時候了。為考生分憂,為家長省錢,整合有價值的信息,就是本篇文章的目的。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二)平行志願填報“so easy”

信息技術普及以來,高考志願填報發生了三大變化:

其一、知分後報志願;

其二、平行志願投檔;

其三、招生數據公開。

於是,高考志願填報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簡單、公開、透明、便捷、準確。

一句話:自從實行“平行志願”以來,高考志願填報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簡單概括幾句:

志願填報精準度大幅度提升了;

脫檔、退檔現象大幅度減少了;

高分考生落榜現象基本消失了;

高分復讀生大幅度減少了;

名牌高校錄取分數線的“大年、小年”現象大大減輕了;

名牌高校投檔分之間的等級更加森嚴了;

北大清華的高分霸權更加鞏固了……

本文重點不是分析“平行志願”帶來的影響,而是旨在提供“平行志願”填報的最簡單流程和技巧。故以上影響不做解讀。

然而,現在考生的家長們大多是從“順序志願”“估分報志願”時代過來的,畢竟隔行如隔山,在極短的時間內(約兩週)要完全吃透“平行志願”的關鍵技巧和細節,可能未必能遊刃有餘。

網上也有不少關於填報志願的文章和資料,可筆者發現要麼零碎不全,要麼理論性政策性強,操作性技巧性差;要麼晦澀難懂,漏洞百出。

故,本文以下部分對需要填報志願的2018屆高三考生、考生家長可能會有一定參考價值。

願此文能平抑一下“志願填報市場”的“天價諮詢費”。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三)幾點說明。

其一、本文數據和案例主要以河南省為例,數據儘管來自於河南,但方法和技巧適用於採取“平行志願”填報方案的大部分省市。但不適用採用新高考方案的浙江、上海。

其二、本文數據部分來自於網絡,大多來自於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本文提到的數據,考生和家長基本也能通過網絡獲取,並無必要“購買”。部分數據筆者進行了簡單處理。

其三、本文提到的概念、方案、數據、原則如與讀者所在省份不同,可能是各省高考錄取方案有細微差別,請酌情結合省情甄別。

其四、本文重點以本科一批為例,本科二批錄取方案基本同本科一批。提前批不作為本文分析重點(提前批第一志願為順序志願,其餘志願為平行志願,提前批重點是第一志願要報好,其餘志願基本沒用。)。

其五、本文重點分析普通文科、普通理科,藝術、體育、軍事類院校不作為本文分析重點。

(四)必須掌握的一些概念、原則、流程:

1、錄取批次:

即高校錄取批次。一共分四批,依先後順序投檔。分別是提前批(所有藝術、體育院校和部分一本院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職高專。上一批次錄取完畢,才進入下一批次的投檔錄取。考生被上一批次錄取,即無法參與下一批次投檔。理論上每個考生當年只能被一所高校“錄取一次”。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2、平行志願:

最重要的概念。以河南為例,本科一批考生可填報6個院校志願,這6個志願之間是“平行”關係。對於考生而言,這6個院校之間有順序先後,但都是“第一志願”;本科二批,考生可填報9個“平行”院校志願。一批、二批每個院校可填報5個專業,如果考生所有院校和所有專業都填滿,理論上考生在本科一批、二批可填報15個院校志願,每個院校5個專業,共計75個專業志願。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考生無須填報如此多的志願。

難點: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

按分投檔、遵循志願是平行志願的兩大投檔原則。

按分投檔按全省考生分數排隊,從高到低依次投檔。全省第一名先投檔,接著是第二名、第三名……第N名。理論上,全省第10000名的檔案是全省第10000個投出的。問題在於,幾十萬考生參加高考,存在大量考生總分並列的情況,比如總分600分的考生可能一共有300人,他們報的志願也可能很雷同,先投誰的檔?這種時候就先看語文,誰的語文分最高,先投誰的檔;如果有10名考生的總分相同,語文分在這300名考生中也同時並列第一,再看這10位考生的數學成績,誰的數學成績高先投誰的檔案;依次類推,接下來再看英語成績,最後看綜合成績。所以結論是:

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語文成績好的考生佔優勢,語文在高考錄取中的“分數含金量”最高。

總結:平行志願的第一原則是“分數優先”“保護高分”,避免高分考生落榜、脫檔。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遵循志願

投檔時按考生填寫的志願順序從前到後投檔。以本科一批為例,考生共可填報A、B、C、D、E、F六個志願。先投考生的A志願,A志願無法實現,再投B志願,B志願無法實現,就再投C志願,後邊依次類推直至F志願。如果F志願也無法投檔,則進入“徵集志願”或等待本科二批投檔。

舉例:河南文科考生小明高考成績位居全省第60名,他在第一批志願填滿了6個志願,依次是A志願-北京大學、B志願-清華大學、C志願-復旦大學、D志願-人民大學、E志願-浙江大學、F-志願南開大學。

(1)、輪到小明投檔時(他是全省第60位投出檔案的考生),先看小明A志願(北京大學),假設A志願(北京大學)當年在豫文科招生計劃為30人(2017年北大在豫本科一批招生計劃確實是30人),正常情況下,比小明成績靠前的59位同學會有不少於30人在A志願上同樣填報北京大學。如無意外,輪到小明投檔時,北京大學在豫招生計劃已完成。故小明A志願無法實現。

(2)、此時即再投小明的B志願清華大學,B志願清華大學一般在河南每年只安排2到4個文科志願,故正常情況下,小明的B志願也無法實現。

(3)、此時再投小明的C志願高校復旦大學,如C志願也無法實現,就接著看D志願人民大學。根據往年情況,復旦大學和人民大學在豫招生總計劃會超過50人,所以,如無意外,小明以全省第60的成績,他的C或D志願基本能保證(小明的排名數值60小於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的招生總計劃數)。

(4)、至於後邊的F、F兩志願,對於全省第60名的小明來說,僅僅就只是個保險箱而已。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難點:對於考生的錄取而言,是否被某所高校錄取,只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他本人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其二、他是否恰當的安排了自己六個志願的先後順序。

舉例:小華670分全省第60名,小強669分全省第61名。小華A志願為北京大學,B志願為人民大學;小強A志願為人民大學,B志願為浙江大學。投檔的順序是先投小華的檔(因為他的名次更靠前),小華A志願北京大學無法實現,B志願人民大學順利錄取。接下來再投小強的檔案,此時假如小華是人民大學在豫招生的最後一人,則小強的檔案無法投入人民大學,只能轉投他的B、C等志願。

突破關鍵點:儘管小強把人民大學放在了A志願,即第一順位上,小華把人民大學放在了B志願,即第二順位上,但因為小華總分比小強高1分,名次高1名,故人民大學的最後一個招生指標留個小華,而不是小強。

理解這個關鍵點,也就理解了“平行志願”和“順序志願”的根本區別所在:平行志願是按分數高低投檔,先排分,再看考生本人的志願順序,不看其他考生的志願順序;順序志願是各高校優先錄取把本高校填報在第一志願位置上的考生,即把第一志願報考本高校的考生檔案集中起來,再按分數從高到底投檔錄取。

過去“順序志願”的模式下,志願叫: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這個順序是重要性排序。由於各高校都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往往第一志願就完成了招生計劃,故重要的是第一志願,基本上二、三志願沒啥用。一旦考生第一志願落空,如無調劑或徵集志願,高分考生基本就等於落榜。所以,順序志願情況下,高分考生落榜復讀的情況是正常現象。因此,過去考生報順序志願,第一志願和二、三志願之間,往往梯度非常大,大致相當於北京、鄭州、林州之間的落差,或者是飛機、汽車、三輪車之間的落差。

現在“平行志願”則完全不同了,志願叫:A、B、C、D、E,這幾個字母的意思是,他們之間是“並列”“平行”關係。各高校不是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報考自己的考生,而是優先錄取剩餘可“自由投檔”考生中分數最高的考生。對於高校而言,無法獲悉考生是將自己排在第幾順序上,只知道哪個考生的分數高,就優先錄取哪個考生。所以,現在考生報志願,志願之間的梯度可以大大減小,大致相當於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廈門之間的落差,或者是奧迪A8、A6L、A6之間落差。

重複難點:考生把某高校排在哪個位置,只對自己產生影響,無法對其他考生產生影響。除非兩名考生的總分完全相同,且語文、數學、外語、文綜四門的單科成績也完全相同!這種概率幾乎等於零!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有的文章將投檔過程比喻為進站上車,考生憑考分進站。招生辦就是個停車場,各高校相當於停車場上的大巴,大巴上的座位相當於高校的專業。全省第一名先進站,他可以選最好的大巴(上最好的大學),挑最好的位置(專業);全省第二名接著進站,如果他的A志願和全省第一名相同,那他可能就學不到和省第一名相同的專業了……。總之,名次越靠前,挑選的自由度越大,名次越靠後,挑選的自由度越低,或者上了想上的大巴(大學),或者即便上了車,也挑選不到好座位(專業)。這種比喻總體靠譜,但不完全科學。各高校招生的人數、專業數不同,所以開來的車型、座位數也不同,有的來的是跑車,只有倆座位(只招倆人),有的來的是一列超級大巴,能裝下幾百號人(招幾百人);有的大巴內部座位之間票價相同(沒有專業級差),有的大巴座位之間票價不同(有專業級差);有的大巴內部座位可移動(專業能調整),有的大巴座位是固定制(無法調專業)。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3、院校梯度和專業級差。

如前所述,“院校梯度”是指平行志願之間儘管是“平行”“並列”關係,但也應適當拉開梯度,但這個梯度比可以順序志願時代小很多

例如,小紅的成績是全省第1000名,那去年投檔最低分在800-1100名的高校,可以作為“衝一衝”的志願;去年投檔最低分在1100-1300名分的高校,可以作為“穩一穩”的志願;去年投檔最低分在1300-1500名左右的高校,可以作為“保一保”的志願。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專業級差”是指在某高校的5個專業之間,存在著減分錄取的安排。舉例:某考生小張填報的A志願高校的五個專業依次是金融、新聞學、經濟學、英語、法學。若該校金融專業只錄取1人,小張是入圍該校考生中的第4名,前三名中已有人在第一順序上填報了金融學專業,則金融學專業無法錄取小張,此時再投小張的新聞學專業,但要減掉小張原始分1-3分(各高校具體分差不同。)投檔,和那些把新聞學放在第一順序的考生競爭,如果競爭失敗,則再投小張的第三專業志願,即經濟學專業,但此時要再減去1-3分,和那些把經濟學專業放在第一順位的考生競爭。依次類推,直至最後一個專業志願。如此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考生扎堆填報“熱門”專業,導致所謂的“冷門”專業無人填報。故

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院校之間的梯度可以小一些,但每所院校內部,專業之間的級差要大一些,以防止被屢屢減分投檔。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4、“服從調劑”和“徵集志願”

已被高校提檔,卻填寫了“不服從調劑”,在分數較低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退檔。退檔的結果是錯過整個批次的投檔機會,將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轉入下一批次的投檔。

故,無特殊情況,建議服從調劑。尤其是分數較高的情況下,畢竟在現在的一本大學,先入學,再尋找機會轉專業,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徵集志願。有少量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同時同批次又有一些考生因種種原因未被任何高校錄取。此次這些高校通過招辦發佈徵集志願,未被任何高校錄取的同批次考生可通過網報系統完成徵集志願的填報。好處是避免進入下一批次的投檔;缺點是這些高校的水平在同批次中往往不太具備競爭力,但一般也比下一批次高校要強一些。

(五)填報志願應做好的數據準備和操作順序。

填報志願,就是對比數據的遊戲,沒有掌握充分的數據,志願無法準確填報。知道自己高考分數後,具體還應該準備哪些數據呢?以下按報志願的順序來,逐一說明。

其一、弄清自己的全省排名。

報志願的前提是,是知道自己的全省排名。高考成績公佈的同時,各省招生辦(考試院)會對外發布全省高考分數一分一段表,通常在本省招生考試網的顯著位置都提供數據下載。如下表(2017年高考河南文科考生一分一段表部分數據截圖):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通過該表,很容易就能獲知自己的全省排名。同時,招辦下發的成績單上,一般也有考生的全省排名信息。

其二、圈定適合自己報考的高校範圍。

假設你的排名是全省第10000名,你需要圈定前兩年最低投檔分大致在全省10000名上下的高校,比如從9000名到14000名。為保險考慮,也可以圈定平均投檔分在9000-13000名的高校。這個數據在各省招辦(考試院)的官網上一般也提供下載。如下表(河南省2017年理科的部分數據截圖):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從這些投檔統計表中大致可以圈出自己可以填報的高校範圍。重要提醒:一定要用“投檔位次”來圈定高校,切莫用“投檔線差”來圈定高校,前者比較精準穩定,後者每年變化比較大。方法是:可以用上兩年的高校投檔分,比照當年的分數段表,推算出上兩年該高校的最低投檔位次。若考生今年的全省排名數值比這個位次小,基本上就能保證入圍該高校的投檔。舉例:武漢大學去年的投檔最低分,摺合去年的全省位次是第2000名,你今年的全省位次是第1800名,那你填報武漢大學被錄取,會是一個比較靠譜的大概率事件。

筆者曾進行過二次數據處理,將各高校在豫投檔分轉換為了當年的全省位次。這就是選報志願的最精準參考數據。如下圖(部分數據截圖):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上表最後三列分別是該高校在河南當年投檔最高分位次、投檔最低分位次、投檔平均分位次。按最高位次填報可任意挑選專業,按最低位次填報能被錄取就萬幸了,按平均位次填報基本可以保障專業。

注意:在合理位次範圍內,一定要儘可能多圈定一些高校。

其三、縮小包圍圈。

在上一步圈定高校範圍內繼續做減法。依據城市、高校排名、專業強弱、交通和經濟成本、個人生活等方面全面權衡。逐漸縮小包圍圈。

985的一般專業和211的優勢專業,視情況而定;

能上985,不上211,能上211,不上普通一本。這兩句話第一句未必靠譜,第二句則有些道理。

綜合性大學的一般專業與行業高校(如外語類、工科類)的強勢專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某些外省高校在當地是二本,在考生所在地卻混入一本批次招生;有的外省高校在當地是一本,在考生所在地卻低調地到二本批次混飯吃。前一類高校要警惕,後一類高校性價比可能比較高。

判斷專業強弱要多方考察,如專業排名,是否是國家、省重點學科;該專業是否有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同時到該校網站上查詢資料,或聯繫老鄉學長詳細諮詢就業率等情況。不可輕信高校招生辦宣傳人員的花言巧語。

高考成績放榜,還在花錢找“專家”報志願?一文為你掃盲!

當然,沒事兒要多翻翻那本報考大厚書。

其四、利用好網絡信息資源。

(六)填報志願是個低技巧的力氣活。

總結為幾句話吧:

提前批碰運氣,就高不就低;

一批重在A B, 穩妥中敢衝擊;

CD志願要保證,學校專業兼顧;

E\F萬不可大意,本批同意調劑。

萬一需要徵集,或許也能撿漏;

二批泥沙聚下,也能沙裡淘金;

9個高校任選,專業優先為宜;

要是高職高專,一定去大城市。

綜上所述,在知分報志願且平行志願的情況下,報志願既輕鬆又簡單。就是個略有技術含量的力氣活而已。

報志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大學能繼續學習。如果僅僅是把大學當成遊戲場、美容院,這樣的上大學,意義不大。

願此文對今年的考生有點滴幫助。

廣州青鹿教育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