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傳承|羌族水磨漆非遺傳承人:手藝傳不下去我就是罪人

早上五點半,天還沒亮,56歲的硃紅志就睡不著了。

起床,吃飯,餵過家裡的兩隻畫眉,硃紅志驅車前往自己北川古羌水磨漆有限公司的廠房。拿出一個胚胎掛盤,上好漆面,提起畫筆,不到十分鐘,盤上即出現一幅寫意山水畫。

羌族水磨漆是是北川羌族獨有的手藝,距今已有百餘年曆史,硃紅志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水磨漆藝的代表傳承人。2008年汶川地震,硃紅志工廠裡的手藝人全部遇難。

地震發生後,硃紅志改變了先前“傳男不傳女、傳藝傳八分”的觀念,開始廣招徒弟,“如果這門手藝傳不下去,我就是罪人。”

汶川十年傳承|羌族水磨漆非遺傳承人:手藝傳不下去我就是罪人

在羌族人眼裡,水磨漆傢俱是地位的象徵。圖/時間新聞範博韜

羌族之傷

3月26日,北川縣安昌鎮,56歲的硃紅志忙完廠房工作後,回到巴拿恰街上的古羌水磨漆器店內。店內擺滿了水磨漆的桌凳、花瓶、掛盤、香爐等,這些硃紅色的工藝品,將整個小店映得古色古香,太陽照射進來,表層的漆器光亮如鏡。

水磨漆藝是羌族特有的手藝,相傳已有幾千年歷史。羌族水磨漆器的製作,近有80道工序,打坯、背布、上灰、水磨、上漆、繪製、拋光,所有工序均由手工完成。

在羌族人眼裡,水磨漆傢俱是地位的象徵,“如果你家裡有一兩件這樣的產品,說明你家條件相當好。”

2008年5月12日,這門手藝在地震中遭受毀滅性打擊。

下午兩點過後,硃紅志從北川大酒店樓下的傢俱店出來,準備到工廠看看。他的工廠在當時的北川老城區,與傢俱店隔了一條通口河。正當他的司機發動汽車時,地面突然開始抖動,車窗外有人喊道:“朱老闆,人家都往前開車,你的車咋往後開呢?”

硃紅志和司機察覺到了異樣,但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還是開出了十幾米。很快,人們紛紛湧向街道,周圍的房屋開始垮塌,硃紅志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地震。他急忙跳下車,路邊的高壓線衝他倒過來,硃紅志跑開三四步,電線杆 “哐”地一聲砸到地面。

他想起妻子還在傢俱店,開始大喊她的名字。幸好,妻子也逃了出來,但工廠裡的弟弟和十多個工人全部遇難。

據不完全統計,北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12人遇難,105人受傷,還有數名失蹤。

此外,還有無數文物、民俗、音樂等珍貴資料被埋,截止2008年6月上旬,已公佈的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376項受損。

羌族文化也受到重創。

站在北川大酒店前,看到對岸的工廠淪為一片廢墟,而傢俱店的書籍資料也被埋,硃紅志的心頭一涼,心酸不已,“創了大半生的千萬家產,突然之間什麼都沒有了,我以後怎麼辦呢?”

第二天,救援人員到來,硃紅志和其他倖存者一起前往救災安置點。臨走前,他跑回家裡,希望能帶出家裡的部分漆藝資料。然而,他家所在樓房被地震劈開,與毗鄰的另一棟砸在一起,搖搖欲墜。

窗口,兩隻畫眉被鎖在籠子裡,驚慌失措地吱吱鳴叫,硃紅志小心翼翼爬進樓房,打開籠子,將它們放生,“我倖存了,我的鳥也該自由了。”

硃紅志想繼續往裡爬,剛剛摸到家裡的相冊盒子,屋頂的混凝石塊突然開始掉落,他不得不放棄嘗試,掉頭倉促逃離。

從頭再來

“蓋面漆畫是水磨漆藝的絕技,就是在剛剛上好漆面的胚胎上作畫,要在30分鐘內完成,否則畫不出水乳交融的感覺,而且每畫一筆都不能改。”聊起羌族的水磨漆,硃紅志總有說不完的話。

17歲時,硃紅志因興趣開始瞭解水磨漆。他還記得學徒第一年,因為剛剛接觸生漆,身體總是出現過敏,“胳膊水腫,流清水,越撓越腫”。家人勸他另學一門手藝,但他還是克服了這種不適,“真的很喜歡這種民族風的東西”。

羌族水磨漆的工序複雜,講究功夫,硃紅志倒是享受這份工作,他在短短一年內掌握水繪製所用顏料的提煉和煅燒技術。

同門弟子咂舌:“嘿,你是怎麼做到的?”硃紅志嘿嘿一笑,“你們沒用心,我用心鑽研了。”

硃紅志把自己家裡也裝飾得古色古香——所有傢俱都是清一色的水磨漆產品。閒暇時候,他就站在陽臺那兒,看著兩隻畫畫眉鳥鳴叫打鬥,抑或鋪開宣紙寫寫字兒,陪著女兒下下棋。1992年,硃紅志在北川老城區開設了一家傢俱公司,做起了水磨漆傢俱的一條龍生意。

很快,他的漆藝為北川人熟知,不少年輕人前來學藝。硃紅志收徒沿襲了老手藝人的習慣:傳男不傳女,傳男不傳女、傳藝傳八分。

“傳給女孩好像傳給了別人家,保留兩分是讓徒弟不忘本。”硃紅志解釋。

但地震迫使硃紅志暫時放棄了這個他熱愛的傳統職業。

“一想到我的手藝被擱置,我就在想,咋辦呢?”思考許久,硃紅志還是決定回國從頭再來。

2008年12月30日,硃紅志重新開始做起水磨漆手藝。由於資金不足,他只能暫時在一間出租房內加工生產。他還記得公司開張後製作的第一件工藝品,“那幅牌匾的雕花、上漆,都是我一筆一筆花了心思的。”

事實上,震後第二天,國家民委就在北京召開羌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工作會。6月1日,馮驥才聯合數十位專家向全國民間文化工作者發出《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倡議書》,呼籲專家學者前往北川,一起去調查、記錄、整理、呈現災區各民族的民間文化遺產。

2009年10月,硃紅志的水磨漆藝被列入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同被列入這項目錄的還有羌族多聲部民歌、羌笛演奏、羌族口弦等。2011年,四川省文化廳公佈,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市(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有128項,國家級非遺10項,省級非遺29項,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9人,省級則達到75人。

多番努力後,硃紅志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逐漸修成,水磨漆器的加工生產開始走上正軌。後來,硃紅志還有了自己的古羌水磨漆工藝傳習所,用以培訓和展示水磨漆藝。

汶川十年傳承|羌族水磨漆非遺傳承人:手藝傳不下去我就是罪人

硃紅志在上好漆的胚胎表面繪圖。圖/時間新聞 範博韜

傳男也傳女

“一想起過去的親友,想起曾經的家業,真的像在做夢。”硃紅志覺得,公司的發展可以重來,但水磨漆藝的恢復卻很難,畢竟,很多資料記載已經遺失,很多技術還需要重新摸索和研究。

地震之後,一本相冊,幾本寫實錄,和女兒參加比賽獲得的獎盃,成了硃紅志家中的唯一珍存。有關水磨漆的記載和材料,他只能重新手寫。

為了推廣羌族水磨漆,硃紅志開始參加全國非遺的展演和培訓。同時,他開始廣納弟女子,除了聞名而來者,他還向親朋好友打聽是否有子願意學習。

經歷了地震,硃紅志隱隱覺得,是該改變先前保守的傳道觀念了,這個手藝不屬於個人,而是羌民族的文化,“為什麼不分享?如果地震那一瞬間我被埋了,老師傅全部死了,現在還能看到這門手藝嗎?”

硃紅志覺得不能再誤人子弟,水磨漆藝需要後繼有人,需要代代相傳。他開始毫無保留地,甚至手把手教授徒弟,“只要願意學,想學啥我就講啥。”

步入50歲後,硃紅志開始失眠,每天早上四五點醒來,翻來覆去再難入睡,他只好起床,提前到廠房幹活。硃紅志覺得,這也許和他的焦慮有關,他一直擔心,自己找不到一個能夠勝任他的弟子。

其實,廠房裡的十多個徒弟已足夠優秀,他們精於打胚技術,只是很少有人掌握繪製。硃紅志總是催徒弟學得再快點,再認真點,好讓弟子早點代替自己,繼續傳承水磨漆藝。

“怎麼不著急呢,我都快要退休的人了!”

負責門店生意的妻子總是念叨,等他們60歲就退休,硃紅志也想過自己的退休生活,那時,他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將自己瞭解的水磨漆器技術儘可能補充完整,順便為自己寫一本回憶錄。

“最後還是越想越惱火。”硃紅志覺得,羌族水磨漆藝的傳承工作還沒有完成,他還不敢多想退休的事兒。

“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羌族水磨漆藝順利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它。”夕陽打過窗戶,硃紅志給畫眉投了幾顆食,窗外草木蔓發,新北川的春天正開始繁盛。

如有新聞線索,歡迎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