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當人工智能碰上教育,會發生什麼呢?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如同一股浪潮,席捲了各個領域,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則是人工智能進入教育界。

2017年5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人工智能技術學院。

2017年11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2018年3月,國務院發文《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建設。

2018年4月,工信部發布“新工科”名單,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專業成為“爆款”。

2018年5月,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首本人工智能教材進入高中生課堂。

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改變和衝擊無疑是巨大的,和高效率的計算機相比,教師們似乎沒有太大的優勢,也因此,許多人在擔心,未來教育中,教師們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嗎?

對此,教育學專家認為,人工智能的入駐將會更好的幫助教師開展授課,並且給出了以下四點理由。

智能批閱,讓教師更高效

批閱學生作業,一直是教師工作中較繁重的一塊。當人工智能引入教學中後,學生可以將問題輕鬆地上傳,並即時獲取相應的答案解析,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直接利用計算機自動評閱學生的答題結果,來定製自己的教學目標,將重點放在課程改進方面。

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目前,在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評估機構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已經引入AI技術,和人類一起擔任考試的判卷人。而國內,AI手寫文字識別、機器翻譯、作文自動評閱等技術已通過教育部鑑定,並即將應用於全國多個省市的高考、中考、學業水平的作文自動閱卷。

在AI技術的幫助下,教師的工作將會以腦力勞動為主,工作效率有極大的提升。

語音識別,讓標準更統一

在我國,英語教學一直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難。

對於語言學習而言,發音是否準確往往是衡量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之一。但由於我國教育資源分佈的不均勻,許多二三線城市的英語老師,口語並不標準,在考試中面臨著困境。

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語音識別技術的出現,將讓口語教學更加完善。通過AI口語教學,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教學,從而避免了客觀因素對成績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的公平性。

大數據分析,讓教學個性化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學的理想狀態,但是對於教師而言,同時面對幾十名學生時,很難對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做到良好的把握,但大數據分析技術將能改變這個局面。

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採集和分析,AI可以準確地對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況作出綜合判斷,從而定製出專項學習計劃,有針對性地彌補知識點短板。

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同時,AI可以利用人臉表情識別等技術,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變化,來判斷學生的上課狀態,並生成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報告,然後實時將學生的數據回傳給老師,讓老師以此為依據調整自己的授課策略,使得教學更加個性化。

結構化技術,讓學生更自主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完成測驗和作業往往是課堂和課後教學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一旦這個環節完成,這個教學階段過程就此結束,這種模式的不利之處在於,學生很難針對結果重新去改進學習過程。

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而現在,AI的數據結構化技術可以把當前收集的測驗、作業數據編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分析處理並結合當前階段的學習目標,去診斷學習的現狀,進行反饋、調整,一步一步地提高學習效果,從而最終形成一個螺旋式上升的環。

在AI的幫助下,學生也將會擁有更加自主的學習能力,使得教師能夠更好的溝通和開展工作。

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實際上,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們要做的不光是知識的授予,更重要的幫助學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情感,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這也正是機器無法代替人的。

因此,無論AI技術發展到什麼階段,教師都會是教學過程中最核心的存在,而AI技術將會成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讓教育發展到新的高度。

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專家給出的四點理由令人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