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這寫的什麼東西!太平淡了!沒有衝突性,再改改!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反饋?哼哧哼哧勞神費力忙乎一整天,腦細胞都癱瘓了,客戶卻告你還得再改改,難道這就是文案逃脫不掉的魔咒嗎?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並不然,說不定真的是你寫的故事略乏味呢?自己回頭讀兩遍都覺得沒意思,別人又怎麼會買賬?這可是一個各種IP氾濫的年代,好的故事那麼多,沒人會願意花時間自找沒趣!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其實,無論寫說服性文案或故事性文案,這些都很簡單,利用廣受認可的SCQA模型就行了,喬布斯等大咖就善用這種方法。

一、SCQA模型是什麼

這個模型是《金字塔原理》中一個很有效的方法,SCQA模型中四個環節分別是Situation情景、Complication衝突、Question問題和Answer解答。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1.S情景或場景:

這個很好理解,碎片化時代有場景或情景的文案才能有很好的代入感,寫文案時先描述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場景或是大家都可能遇到過的情形,自然就不生硬接受度高。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比如說你想介紹一款無線耳機,那就可以先還原用有線耳機的一些不便,或是揭露一些使用有線耳機的尷尬事情,這就能夠很好的引發共鳴。

2.C衝突或矛盾:

天天看好萊塢大片的你一定知道,要想塑造一個英雄,就必須先有一個惡龍,不為別的,如果沒有大反派襯托英雄的形象就沒法立起來。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寫故事性文案與此類似,只有在場景中有衝突,才能讓故事直扣人心,才能甩掉平淡的差評,也才能夠順理成章引出你下面的內容。

3.Q問題或疑惑:

通過場景的帶入和衝突的凸顯,這時候你就需要把受眾的痛點直觀的拋出來,打破心理平衡讓TA懷疑人生,到底該怎麼辦呢?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這裡的關鍵是讓TA意識到自己確實有這個問題,你說到TA的痛處了,緊接著就好辦了。

4.A解答或答案:

這時候就是營銷結合點了,前面的一切費盡心思都是為了這裡產品的恰當出場,用你的賣點直接給出解決方案,讓別人信以為然就圓滿了。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完整的SCQA模型是一般的故事邏輯性框架,在此基礎上靈活應用,還有更多寫作思路和方法,這就是SCQA模型的變式。

二、SCQA模型變式知多少

沒有什麼套路是一成不變或萬能適用的,所以根據你的具體內容可以利用SCQA模型的變式寫出更多精彩的文案來。

1.ASCQ單刀直入式:

就是把具體的解決方案直接放在開頭,然後再詳細交代場景和矛盾,這種方法適用於乾貨類和報告型的文案,簡要給出答案能讓人有興趣深入瞭解。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2.CSAQ衝突倒置式:

把矛盾或衝突放在開頭一般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都是吃瓜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大嘛,有戲當然會搬著小板凳了。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3.QSCA懸疑引入式:

你也可以像偵探懸疑故事一樣,把問題直接先拋出來引發思考,然後再抽絲剝繭細細道來,同樣能夠避免枯燥和平淡。

為啥你寫的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講故事有方法你卻一無所知

可見,SCQA模型只是提供了一個表達或稱述的模型框架,按照四個基本結構內容靈活搭配使用,就能夠讓故事精彩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