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名校之日,人生重生之時!

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曾發表過這樣一段演說:“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於自己的感受。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志於改變這個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鬥士的一生。”

考上名校之日,人生重生之時!

人脈、財富、教育等資源

據《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農村80%的留守兒童從沒參加過課外輔導,在西部貧困農村,63%的學生甚至沒有高中文憑。

中國校友網對全國各省級高考狀元開展調查,發現在2007-2016年間,全國共有約837名高考狀元。其中,近五成狀元父母是教師(35%)和工程師(12.6%),近兩成父母是公務員。

來自農村、經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佔比例在下降。

這種現象,就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狀元說的: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走很多捷徑。

狀元身份的背後,一定付出了汗水,但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支撐他的還有良好的教育環境。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在羅馬。

考上名校之日,人生重生之時!

你身邊人的優秀程度,會影響你

過去20年來,北大先後有500餘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上了研究生,當起大學老師。

每個學校都有保安,但為什麼這種成群結隊的考學行為,在名校發生的概率更大?媒體採訪“北大保安第一人張俊成”的報道里,或許就藏著答案。

張俊成說,有次站崗,看到一位老人騎車過來,快到門崗前,老人下車,推車走過。

經過門崗時,老人點頭跟他說:“你辛苦了”。

張俊成感到很受寵若驚,他問旁人,“這是誰?怎麼這麼尊重我們?”

別人告知,老人是北大校長。

在保安崗位上,張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說,“那個時候非常無知、愚昧”。

但他卻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熱心幫助,在教授們的建議下,他才開始重新讀書學習。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而在一片向上的氛圍中,周圍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會用相對嚴格的標準來審視自己,不斷自省,哪怕最後變不成最牛的,也可以優秀出眾。

考上名校之日,人生重生之時!

名校的光環,是一種優秀的傳遞

當別人無法深入接觸你時,你的頭銜,外表等外在表現,往往決定了他們對你的看法。

說到第一學歷,古人也非常重視。

滿清重臣左宗棠,舉人出身,終其一生沒也考中進士,這成了他永遠的痛,甚至讓他在宦海中飽受侮辱和曲折,後來他成了正一品,還不忘給自己弄一個榮譽進士的稱號。

到了現在,國內大公司招聘時,幾乎都會明確地寫明崗位的學歷要求,有些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學歷。

有人說這是“歧視”。

第一學歷不好有兩個重要隱患

1、過高地估計自己努力的價值和自身水平;

2、過低地估計科學研究的困難程度和世界的大小。

第一學歷不能決定人一輩子,文憑也證明不了人的能力,但一些機會,在某些時候只留給有這張紙的人。

考上名校之日,人生重生之時!

人脈的擴張,是能力與資源的擴張

好大學能帶給你接觸更廣泛圈子的機會,人脈的擴張,也是一個人能力與資源的擴張。

有次和一位在創業的學長聊天,他說他現在的團隊,基本是研究生時期的同學,並且導師覺得他的項目前景不錯,主動幫他做宣傳。

當年北大畢業的陸步軒,以賣豬肉為生,全國譁然。

別人只看到才子賣豬肉的不光鮮,但陸的校友陳生卻注意到:一個檔口,自己一天只能賣1.2頭豬,陸步軒卻能賣出12頭,簡直太牛逼了。

不光是創業上的資源,為什麼名校畢業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錯的工作?

除了本身能力問題,校友的作用也很明顯。

比如前輩在大型企業上班,那你進入他的圈子實習和求職的機會,一定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多。

考上名校之日,人生重生之時!

一張高校文憑,不能確保讓人站上頂峰,卻會讓大多數人免於跌落谷底。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

有句被說過無數遍的話: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讀書是一生的事,不是什麼時候要用到了,我們才去學什麼。

這世界就是,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運轉,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