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掛和特效的堆砌背後,《巴霍巴利王2》有著實實在在的重量

在開掛和特效的堆砌背後,《巴霍巴利王2》有著實實在在的重量

《巴霍巴利王2:終結》是印度王室風情畫裡華麗繾綣的一筆。

在印度這個落後貧窮的國家,能拍出《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是讓人心生敬意的。

《巴霍巴利王2:終結》是一部喜劇。

它講了一個兒子小巴霍巴利為父親巴霍巴利報仇的故事,穿插著愛情線和親情線,該甜的地方甜,該虐的地方仍然有趣,電影整體的情緒是往上走的。

印度人用熱情給整部電影升溫,他們對色彩和音樂的運用堪稱一絕,可以給人帶來明快而熱血的快感,這種感覺就像是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開跑車,總之是提神醒腦。

在開掛和特效的堆砌背後,《巴霍巴利王2》有著實實在在的重量

這部影片被稱為印度史上最昂貴的電影。

它有著極絢爛的色彩,畫面的每一處都塗抹著染料,這些隨意潑染的色彩在語言表達之外,給人帶來迷幻神秘的視覺體驗。場面調度美的讓人難以相信,就像無數幅油畫疊加而成。

印度的音樂超越國界,過去英國文化入侵印度的時候都沒辦法把自認為優越的歐洲藝術強加給印度,反而被印度古典音樂給同化了,因為印度音樂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巴霍巴利王2:終結》裡,印度風情的音樂也正因為保持有印度本土音樂特色故而成為了影片最出彩的一部分,神秘、空靈,節奏明快,曲調舒服,為電影加分。

重要的是,影片從頭到尾都在開掛,是一部在故事真實性上不能讓人信服的電影。

中國有手撕鬼子、步槍打飛機、子彈拐彎、褲襠藏雷,印度有憤怒的小鳥式攻城法、印度飛毯火燒敵軍、公牛火陣、把三四個人像烤串一樣插在銀槍上。印度人的想象力是沒邊際的,任何不可能發生的事印度人都敢拍出來,拍空中飛船更是如魚得水。巴霍巴利英武不凡、驍勇善戰,動作戲用了慢鏡頭,拳拳到肉,腳腳穿心,既有殺傷力,還保持了巴霍巴利風度翩翩的氣質。近景、遠景,俯角、仰角,每一個鏡頭下的巴霍巴利都打的行雲流水,很唯美。

在開掛和特效的堆砌背後,《巴霍巴利王2》有著實實在在的重量

《巴霍巴利王2:終結》是一部藏著人生箴言和宗教信仰的電影。

巴霍巴利是印度的超級英雄,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堅持善良、正直,信守諾言、誠心待人,正是這樣偉大的巴霍巴利印證了我們的平凡。同時,他指導著印度人找到應有的生活態度和宗教態度:那就是善良。

電影開場時的衛國夫人和結束時巴霍巴利王夫人頭頂火盆走向溼婆神像,從容淡然地繞行三圈,最後用聖火燒死實施暴政的國王的畫面都非常振奮人心。儘管故事裡有一些老套橋段,但好在大多數觀眾對好電影的定義都很寬容,只要整體出色,有幾個場景讓人觸動,觀眾就會感到滿足。《巴霍巴利王2:終結》就是這樣瑕不掩瑜的存在。

在開掛和特效的堆砌背後,《巴霍巴利王2》有著實實在在的重量

電影折射了印度的社會矛盾,在男女觀念上有著獨特的況味。

在印度,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女人不能自由戀愛,處於絕對弱勢的絕望地位。在《巴霍巴利王2:終結》裡,公主義正嚴辭地表示,她是公主,她有權力決定自己嫁給誰,而巴霍巴利更是對老媽說他老婆才是對的,全心全意的寵著老婆。

有一場戲是巴霍巴利帶公主回他的故鄉,南印度摩喜施末底王國,公主正要上船,沒踩穩搭在船和河岸之間的木頭,巴霍巴利馬上跳下水把船拉近了,用胳膊搭成橋讓公主踏過去,他的胳膊既平穩又粗壯,公主坐在船上之後兩人回眸的一笑,酥極了。這一場戲裡,印度英雄都讓老婆踩在他肩上,無疑是給了女人至高的地位。

有幸能從《巴霍巴利王2:終結》接觸到印度王室,感受深藏於電影裡的印度文化,於我而言是非常滿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